有首歌唱道:这个年纪的我们,比起从前更容易感动……或许是吧,这个年纪的我们在回忆起儿时的点点滴滴应该都会感动的一塌糊涂吧。儿时的记忆是家门口的老黄狗,是挑着扁担卖豆腐花的老奶奶,是爬在院子里高大的芒果树上的小小身影,是学校田径小路上打闹奔跑的欢声笑语……然而在回忆起这些再平常不过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时却轻易让这个年纪的我们红了眼眶,暖了心窝。
虽说是这个年纪,但也不过是十六七岁罢了,在这花一般的年纪,本该是为了第二天就要上交的作业而挑灯夜战奋笔疾书,或许是为了自己喜爱的一件衣服而抱着父母撒娇,又或许是在难得的周末约三五好友一起逛逛街然后一起幼稚的望天长吼一声友谊长存……这些,应该才是十六七岁的真实写照吧。而我们,同样是十六七岁的年纪,却不得不早早踏入社会,不得不为家人撑起一片天,不得不进入每天浑浑噩噩如行尸走肉般的生活。而那些本该在十六七岁的我们身上发生的如花儿一般美好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又是多么的奢侈。呵呵,多么讽刺啊,那些本该属于我们的东西都被剥夺了。而那个无情的剥夺者就是战争。
零九年八月八日,那应该是个让无数果敢人民气愤又无可奈何的日子。那年那月的我,年纪尚小,心思单纯,想法懵懂,对战争的这个词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只记得当时,父母带着我们从人潮拥挤的边境国门到了南伞,就这样,一大家子人住进了临时租住的逼仄小房间里。在那里,没有睡在地板上慵懒的晒太阳的老黄狗,没有老奶奶卖冒着热气的豆腐花,也没有高大的芒果树,更没有欢声笑语。有的只是逼仄的房间,和卖菜小贩讨价还价买来的蔬菜,还有妈妈自己一省再省却还要给孩子们买的新衣服。回望过去,我们果敢的景象是过年过节餐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和震耳欲聋美仑美奂的烟花爆竹;是喜事人家清脆悦耳的弦子声和踩着欢快步伐脸上洋溢着柔和微笑的打歌少女;是大街小巷爬在地上打着陀螺的英俊男孩子和边上拿着棒棒糖欢呼的无忧女孩。而现在的果敢,大街上是随处可见的老缅,是出个门逛个街都战战兢兢的果敢人民,还有被所谓的宵禁而束缚的夜生活,是每当夜晚就很冷清的大街。而羽翼未丰的我们只能把心中的悲愤化作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 还十六七岁的我们,却被生活情势硬生生逼成了人间惆怅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