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七环一星 于 2015-10-5 01:07 PM 编辑
抛砖引玉——建议汉军从研究炮弹空炸装置起步发展军工 早年修习和研究历史,于战则必败败则投降的近代史怒侵肝胆,从此绝不能忍受“投降”二字。近日,果敢缅伪猖狂已极,四处散布传单,声言招降。于此等恶物败类,唯有从肉体上灭绝之,方可舒人胸怀。怒发冲冠之余,忍不住在武器装备上发表点谬见,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早在2013年10月《缅北民族武装建设“重装”轻步兵刍议》和2015年6月《汉军发展兵工重于扩大规模》两篇博文中,就论述了缅北抗战的原则之一是:造就火力上的以强击弱,并用火力上的以强击弱弥补兵力上的以寡击众。论证过程和论据从略。
目前缅北跨境民族的现状之特点是:代表人类正面价值的抗战者备受歧视穷困潦倒,精神层面泛善可陈的“难得和平”大受照顾富得流油。实现“造就火力上的以强击弱,并用火力上的以强击弱弥补兵力上的以寡击众”的原则,不得不充分考虑成本效果比。
数月来卧病在床,时时浏览网上兵器知识,查到以下资料:
1、空炸可大幅提高弹药的人员杀伤效果
二战统计资料证明,对付步兵,近炸引信炮弹较普通炮弹杀伤效果提高约7倍。而英军防御德国的V-1火箭,近炸引信炮弹的效果是普通炮弹的13-14倍。
这似乎意味着,以汉军为例,若为现已装备的迫击炮、火箭筒和榴弹发射器等供应安装空炸榴霰弹,那么无需增加炮的数量,便可将对缅军的人员杀伤力一举提高7倍以上。
2、69式火箭筒反人员空炸高爆榴弹杀伤效果相当于105-122mm重炮榴弹
80年代中期开始了为40火箭筒配钢珠杀伤弹的研制工作,并于1988年定型。该弹着地后通过反抛装置跳到1~1.5m高,弹在空中爆炸,其密集杀伤半径达20m,威力相当于105-122毫米榴弹炮。
这意味着,通过使用空炸炮弹,将可以让一直以来拖着几门105榴弹炮到处欺负人的缅军尝尝122mm榴弹的味道。我方杀伤威力的增强意味着敌方士气的下降。
3、反抛式空炸技术不是难题
近炸引信种类很多,技术难度有的大有的不大,但都存在一个成本高的问题。
69式火箭筒反人员空炸高爆榴弹依靠内置的反抛装置,实现着地后弹跳空炸。有资料显示,这种反抛装置的原理类似反步兵跳雷,难度不大,成本不高。
据网上信息了解,缅北抗战民族已经具备制造60-120mm迫击炮、82mm无后坐力炮和40mm榴弹发射器及其弹药的能力。
假设以上均为真,那么,抗战武装只需研制成功内置反抛装置,便可获得类似于69式火箭筒反人员空炸高爆榴弹的空炸炮弹。会做这种空炸炮弹就一定会造反步兵跳雷,这是一箭双雕。
缅北的抗战将至少经历战略防御和战略反攻阶段。在战略防御阶段,抗战武装的主要任务是在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中消灭敌人在野外行进和作战的人员。具备制造人员杀伤效果较普通炮弹强7倍以上的空炸炮弹的能力,对于战争的帮助应该会是很大的。可以想见,大量使用空炸炮弹以后,那种喂饱了毒品便如畜生般漫山遍野呼啸而来的缅军敢死队便成了待宰的猪羊,精神崩溃的将不再是开枪到手软的民族解放战士,而是在阵后待机的没有吃药的缅军和摇着扇子远远观战的军官。
汉军应该比其他各族更有条件做技术工作,似乎可以从研制空炸装置开始启动军工研究。随着缅军空军力量的增强,研制近炸引信的必要性也将很快浮现。
世界万物同理,因而人类可以一通百通。从空炸装置研制开始的技术研究工作一旦启动,便将不可遏制地向深度和广度上延伸,对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繁霜尽是心头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