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果敢资讯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亚细亚的孤儿愿金三角地区的民众生活安康幸福      彭少林2.9战争距现在已经三年多了,希望果敢同盟军早日实现理想!      亚细亚的孤儿願金三角無戰事      如来过段时间就是春节了,我在此提前祝福果敢人民新年快乐,愿缅北早日结束战争,祝愿缅北人民早日过上和谐、平静、安居乐业的生活。      铁甲宝宝新的一年祝同盟军万事如意,远离弱智和骗子!      齐天大圣祝果敢资讯网全体员工新年快乐      齐天大圣祝果敢同盟军全体官兵新年快乐!      果敢精英将士们,天冷了,注意保暖。祝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早日光复果敢,恢复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施政权利,还果敢百姓一个太平、安逸的生活。      果敢精英祝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全体同志身体健康,天冷了,你们要照顾好自己。祝你们在2018年拿得更好的战绩,愿早日光复果敢,还果敢百姓一个太平、安逸的生活。      野人胜利永远属于正义的一方      林枫祝愿:果敢资讯网的全体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感谢你们提供这个资源丰富的平台。      华敢怒寒流来临,注意保暖。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言语愿同盟军早日胜利,带领果敢百姓走入新的时代      缅北风马牛祝贺《果敢咨询网》现在影响力越来越大了,因此也成为了缅匪汉奸水军的眼中钉肉中刺,要时刻提高警惕。      AK7N33祝愿缅北地区早日结束战争 安居乐业      果敢那点事儿祝各民族大团结万岁,加强法治,依法处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小枫的使命你们还好吗?我尊敬的同盟军战士们,入冬了记得照顾好自己哦!      缅北山鹰希望同盟军日益强大,尽早将缅寇逐出果敢,实现汉人汉果。也希望缅伪水军谣棍能被依法惩治,还我网络清静。      奋战守孤城果敢加油!同盟军加油!      奋战守孤城果敢加油!同盟军加油!      中文注册坚持就是胜利!      任剑挥果敢加油!同盟军加油!      如来在中秋节来临之际,我谨以一个普通中国人的身份,向缅北果敢地区的普通百姓送去真心祝福;祝愿缅北地区早日结束战争,祝福缅北百姓早日当家做主,祝福你们身体健康,安居乐业、      野马还我果敢河山。      长风破浪还我果敢河山。      剑指外戚相信中军,各路英雄,正在行动中.好好配合就是.我圆了我的从军梦,我算是个军人了.给你们敬礼了      野子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齐天大圣祝缅北的各民族武装早日取得胜利      果敢资讯网心若在,梦就成!      果梦心若在,梦就在!相信我们果敢会有梦想实现的那一天!      能文能武战士们加油      彭少林湖南人民永远支持果敢同盟军!!!      凤凰山上无凤凰内地新学期开始了,不知果敢学制可与内地同步?希望果敢的学生们能在没有枪炮声的环境中多多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长身体,长知识,长见识。      华敢怒考完了,改放松下了 ,下学期加油。      务农我们会走过去的,一切的困难都会过去,我喜欢一个国外人写的词: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愿与风尘附感谢大家关注果敢,对果敢难民提供帮助!      夫子果敢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在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过程中将铸就不一样的历史新闻篇章。      夫子果敢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在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过程必将铸就不一样的历史新篇章。      凌靖相信民族革命会取得最终胜利,相信同盟军在建辉煌!      务农你们是汉族人民族也是华人、果敢人们的英雄,你们是果敢这个地区最伟大的革命主义部队。      务农我知道果敢民族一定不会被缅军集团所控制,还有那么几个在奋斗中,说明果敢民族总有一天会从世界跳出来。相信收复果敢不是一个梦,它将会成为果敢民族的信仰。      务农你们的努力不会白白浪费的,相信人在做天在看,缅甸大缅主义的实行实在是不复合他们的信仰。      果敢资讯网感谢大家的关注和对祝福台的使用,祝福台更新重装过后,又上线了!     
查看: 10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泰缅边境 山城探奇

[复制链接]

46

主题

332

帖子

11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9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5:49: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李选楼

     坐上吉普车,从金三角南下,沿着泰缅边境探奇,途中峰回路转,起伏颠簸。然而,随时都能看到意兴正浓的游人,迎向一月凉风里的灿烂樱花起舞。

    这里丛林处处,山野广袤,给人以荒无人烟的苍茫景象。尤其是在安康山区(Doi Ang Kang),一到夜里,真是冷得令人埋怨起旅店的素质,后悔少带了几件风衣。它往往为山区的隔日凌晨营造浓雾,为游人带来朦胧的景致。苗、掸、德昂、克伦、阿卡、拉祜、傈僳、瑶等少数民族,就住在山里。他们以务农为生,在有限的土地上耕植着蔬菜、谷物、瓜果,让人感觉环境的艰辛给他们带来的动力。

    我冒着严寒,在浓雾消散之前,走访了安康山头的拉祜族村庄。他们在严峻的环境里挑战自然,在山头以竹筒搭建起简陋的居所。他们开荒,在山坡上筑起层层的梯田,种植草莓,景色壮观,部分耕地还种植多元作物,改变了以往以生产罂粟为主的农村经济。在晨光里,有提着篓子上早市的农民,也有在屋前小庭院将新鲜草莓包装的农戶,每半公斤一包卖100泰铢(约4新元)。

    我到访一所小学时正是星期五,这一天,拉祜族学生都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举着亚细安各国的旗子,踩在樱花树下回家,学校将他们安排成组,分配在各旗下的学生,都得团结友爱,互相照顾。

    小孩天真活泼,看到游人总是友善地说“哈啰”。上学下课,都得走上四五公里的路,然而他们习以为常,显示了一种人类在自然界中对艰苦生存的处之泰然,强烈的适应性和毅力。

    夜丰颂是边界最有名的山城。它建于1831年,原本只是个大象放牧营,据说还是个流放被贬黜政府官员的荒村野地。直到1965年,通往清迈的曲折公路兴建之后,市中心便挤满了背包客、度假者,并以这里为中心,窥探四周少数民族村寨的神秘生活。


    夜丰颂佛塔处处,美轮美奂。空摩山(Doi Kong Mu)上两座建于19世纪中叶的空摩山寺,是为了纪念这座城市正式并入泰国而建,因此,也是夜丰颂的象征。从山顶,可欣赏夜丰颂的美景。每天落日之后,夜市就在山脚下的湖畔摆起来,游人在佛塔的倒影中,享受夜空下清新的空气,冰凉的温度。这时街坊禁止车辆穿行,游人安心购物,或在餐厅喝杯饮料,观赏现场表演的歌舞。

因战争而流离

    夜丰颂郊区,有两个因战争而流离的族群。往北可到达Ban Rak Thai,从泰文字面的直接翻译,村名就叫“爱泰村”。

    当吉普车在村口停下,我看到街头和餐馆的中文字体,心中一阵激奋,眼前的湖光山色,倒映在湖中的对岸民居,层次清晰,着实迷人。餐馆里售卖的猪蹄和馒头早餐,口味似云南料理,颇具特色,令人回味。

    村里居住了约200多户人家,其中约60戶是华人。当年国共战争的历史因素,失利的部分国民党残军从云南撤退到缅甸,最后落戶到泰北山区,建立了三个华人村,其中“爱泰村”是最知名的一个。可以感觉到人们在新土地上兴建家园和适应生活的不易。我和居民闲聊,他们毫不犹豫地和我讲起历史,我问了一杨姓人家,他告诉我当年祖辈缴械之后,为了向政府表示华人在此落地生根的决心而取把村子取名“爱泰村”。他们以种植谷物和茶叶为生,也有在餐馆打理业务的。

    沿湖游览,有晒着肉干腊肠的人家,清闲的居民在湖岸闲谈,也有长者在屋檐抽水烟,供游人拍照,不禁想起云南十八怪之一的“竹筒当烟袋”。

长颈族第二故乡

    要在夜丰颂探奇,游人还可到拜河漂流。自然环境里的鸟类,在河上逐食,引来摄影者的兴趣。然而,到了克伦族的山庄惠普庆(Huay Pu Keng),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情景。贫困的村庄住了202个村民。克伦族本是一支居住在缅甸深山密林里的少数民族,以耕种自给自足,族里的女人长久以来都保留着在颈项套上铜环的传统,因此被外界称为“长颈族”。

    为了避开內战和寻求更安定的居住环境,1988及1989年,一群为数二三人的长颈族,翻山越岭的来到泰北落戶,从此,夜丰颂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

    长颈族女性从5岁的骨骼发育期开始在颈项套上铜环。根据记录,最多的一人套上了24个铜环,重达4.5公斤。直到将颈脊骨拉得畸形,长长而微微向前倾的颈项,就像鸟类,走起路来像凤凰腾飞。虽套上铜环,但脖子的长度并没多大变化,而是铜环的重量把肩膀压低了,脖子才显长。

    长颈族套铜环,还有其风俗和族史为依据。他们相信人类的祖先是凤凰,因此追求传说中的美丽幸福。也有认为家庭的财富展示在女人所套的铜环;或是男人出去打仗,妇女为了自卫,颈套铜环,才不让敌人捉走。向我讲解的导游还笑嘻嘻地告诉我:套环是女人的象征,套上它不影响我在家的简单工作,更何况它美丽。

    套上铜环的颈项非常脆弱,因此她们一生中,都难以把铜环取下。她们虽然懂得以草药来清洗颈部,但是倘若在天气炎热或严寒的时节,颈项就首当其冲,受热挨冷了。

    她们有独具魅力的旅游价值,因此,虽是非法移民,却得以在泰国立足。她们完全以售卖纺织品和雕刻记念品维生,靠旅游业生活。

    惠普庆村庄依山傍河,与外界仅以舟楫沟通。民居就沿着山坡上的泥路分左右而建。妇女和小孩在屋檐下,操着原始的纺机织布,以及雕刻以长颈妇为主题的木雕。她们将产品就地摆卖,并不倦地向访客引介,仿佛自己的产品是人间最佳的艺术品。村內屋宇是为木质结构,屋顶以“龙脑香料”的大圆叶铺就,在村里还可看到用烫斗熨直树叶的原始工业。居民在小巷晒着的辣椒,显示他们对辣食的偏好。村内有托儿所,也设有小学。神教、天主教、基督教堂俱备。可喜的是,自由之风也吹进了这个隐秘的村庄,打破了千古不败的传统。今天,克伦族妇女对是否要套上铜环,都有自由的选择。另一名导游,一家母女四人,都选择不戴铜环。

    这是否显示长颈的风俗,已渐没落?我特地要求两导游合照一张。这虽然是一点成绩,但是要改变大多数人对审美,以及旅游价值的观念,还得靠一段时期的教育。就如我在安康参观的小学,数年强制性教育,农民以耕植草莓替代了种植罂粟的农耕方式,生活已有进步。虽然需要颇漫长的时间,那是走向科学,值得投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show

打赏列表共打赏了0次

cry
还木有人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1607

帖子

5248

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5248
沙发
发表于 2016-5-8 18:08:05 | 只看该作者
看起来像梯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果敢资讯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2-26 05:38 , Processed in 0.305903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