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戏台上的那些“冤案” [打印本页]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5-28 02:32
标题: 戏台上的那些“冤案”
冤案五:隋唐演义、说唐、薛仁贵、红鬃烈马、薛丁山东征……等等,太多了!


受害者:苏定方(苏烈)


苏烈,字定方,以字行。苏烈先生在九泉之下痛哭流涕:老子TM这么牛逼的名将,灭三国,皆擒其主而归。中国历史上有比老子更牛的么?!有么?!这么多段子黑老子,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啊啊啊啊!!!!!
这是我特别特别不理解的一件事。苏定方是唐初名将,他一生的战绩,比卫青、霍去病都牛。中国历史上,你真找不到比他的战果更辉煌的人了。苏定方先后灭西突厥,平灭葱岭、平灭高句丽、平灭百济。
然后,到了和唐初有关的所有小说、演义、话本、戏曲、电视剧、电影、等等。在任何一个故事里,苏定方先生和他的儿子们,都是最大的大坏蛋!戏台上永远是大白脸,电影、电视剧里永远是最坏的大BOSS,故事里的结局一定是死的非常惨。
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5-28 02:32
冤案四:杨家将


受害者:潘美(潘仁美)


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家喻户晓的结果,就是故事里的大坏蛋潘仁美也“家喻户晓”。这个真的是千古奇冤……
潘美历史上确有其人。潘美是宋朝的开国功臣,陈桥兵变以后,回到首都宣示宋太祖谕旨的人就是潘美。潘美为宋朝统一中原地区履历功勋,先后辅佐宋太祖平灭了南汉和南唐两个割据政权。而且潘美宅心仁厚,在平灭南汉和南唐的战争中,并没有大肆杀戮。这一点和率部平灭后蜀(孟昶政权,就是花蕊夫人的前老公——“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倪”)的王全斌进入成都之后纵兵劫掠大肆烧杀形成了鲜明对比。王全斌对成都的暴虐,后来直接成了王小波、李顺起义的民间仇恨源头。王小波起义能够在短短十天内聚集十万义军,不能不说是王全斌造的孽。王全斌的暴行足以反衬潘美是一个更称职的高级将领。
赵光义(宋太宗,因为我实在不待见这个孙子,所以不愿意用庙号称呼他)北伐辽朝。潘美是西路军主帅。这是潘美军事生涯中惟一的污点。当中路、东路已经全面溃败的消息传来后,潘美果断退兵返回代州。 赵光义下诏把北方百姓迁徙到内地,命令潘美所部掩护。而当时辽朝萧太后(承天后)率领精锐的皮室军攻陷寰州。潘美在监军王侁干扰下,未能做出正确的局势判断,在交河附近兵败,导致杨业被俘后殉国。
但是,潘美不是故意的好吧……虽然潘美的战术决策出现错误,在杨业部被围后又误判形势没有及时救援。但是,身为统兵主帅,潘美仍然是赵光义北伐的三路军队中相对而言遭受损失最小的一支。
而潘美在战后对杨业的死非常愧疚,仅仅几个月之后,就病死在大宋朝的北疆前线。而杨家人也并不恨潘美,本来也恨不着潘美么。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谁能保证将领永远不犯错?
小说里你给人家描写成一大汉奸,合适么?!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5-28 02:33
冤案三:桃花扇


受害者:杨文骢


杨文骢在著名的昆曲曲目《桃花扇》里,就是一个给皇上(弘光帝)拉皮条的佞臣。
在真实的历史上,杨文骢也一直被东林党的正人君子们骂成狗。东林党人当然绝大多数,是正人君子。在朝政黑暗的天启朝,东林党人从来不乏铁骨铮铮的诤臣,敢于同权势滔天的阉党斗争。到了崇祯帝殉难之后,在国家危亡的关头,东林党人当然也不乏舍身取义的烈士,为大明朝抛头洒血。这不用质疑。现在网上一群无知粪青,就因为区区一个钱谦益就把东林党抹黑的一塌糊涂,甚至于去美化阉党,简直荒谬至极。
杨文骢为什么招人恨(或者说招东林党恨)呢?因为东林党最恨两种人,一、阉党;二、贪墨。而杨文骢先生,先是因为贪墨被罢官,后来为了起复又投靠了阉党出身的阮大铖……
娶了大美女柳如是(秦淮八艳之一)的那位“正人君子”钱谦益,一代“大儒”,当然是瞧不起杨文骢这种“小人”喽。
杨文骢纳妾李贞丽(秦淮八艳之一),李贞丽是《桃花扇》女主角李香君(秦淮八艳之一)的养母(鸨儿娘)。因此,《桃花扇》里将杨文骢抹黑的一塌糊涂。
在真实的历史上,就在建奴围攻南京,南京城破前几天,南京的一群粪青,还放火烧了杨文骢的家(和五四运动有一拼)。
但是,真的到了南京城破,柳如是用手指秦淮河,让钱谦益以身殉国。结果,钱谦益先生说了那句令人不齿的“名言”——水太冷。
而杨文骢带着军队抵抗到最后,阖家三十余口共赴国难,为大明朝尽了忠节。李贞丽也殉了自己的丈夫杨文骢。
但是,我还是要说,虽然东林党出了钱谦益这种败类。但东林党人也抵抗到了最后。
当年弹劾杨文骢贪墨,导致杨文骢被罢官的是御史詹兆恒。詹兆恒在国家危亡关头,也毁家纾难,散尽家财起兵反清,追随隆武帝,兵败之后壮烈殉国。
而把杨文骢骂成狗的孙临,也是东林党人。孙临纳妾葛嫩娘(也是秦淮八艳之一)。孙临在南京城破之后,和杨文骢捐弃前嫌共赴国难。杨文骢率部驻守仙霞岭,孙临率部守卫仙霞岭侧的浦城。城破之后也杀身殉国。葛嫩娘为清军所俘,咬断舌头将血啐在清兵将领脸上,壮烈殉节。
所以,人啊,不到最后关头,谁也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疾风知劲草,板荡显忠臣。
可惜,直到今天,在昆曲舞台上,杨文骢还是一个皮条客形象。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5-28 02:33
冤案二:包青天


受害者:庞太师(庞籍)


庞籍历史上确有其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进士,历任黄州司理参军、开封府判官、殿中侍御史、刑部员外郎、缘边经略招讨使(请注意这个职务!)、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枢密使,官终史馆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修国史,第二宰相)。封颍国公。宋仁宗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三月薨,追赠司空,谥庄敏。
文官谥号里有“庄”这个字是很难得的,这说明文武全才。兵甲亟作谥曰庄。叡圉克服谥曰庄。胜敌志强谥曰庄。
而庞籍就是真正出将入相,文武全才的国之干城!
就是在庞籍担任招讨使,主持对西夏的讨伐中,宋廷屡有斩获,使得西夏主元昊被迫屈服,向宋廷称臣。而且,赫赫威名的狄青,就是被庞籍慧眼识人,从一堆罪犯中提拔并且重用的!
庞籍的好友名单里包括范仲淹、韩琦等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那位!
庞籍的学生除了狄青,还有司马光……
这样一位国之干城,电视剧你丫把人家说成一个大坏蛋,合适么?!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5-28 02:34
冤案一:孟姜女哭长城



受害者:秦始皇


孟姜女,不姓孟,姓姜。孟是老大的意思,古人用“孟仲季”来排号,比如刘邦,叫“刘季”,意思就是刘老三。而孟姜女的意思,就是姜家大丫头。孟姜女的老公,叫“杞梁”。后来讹传,变成了“范喜良”这么富有乡土气息的名字。杞梁是齐国大夫,于公元前550年,追随齐庄公讨伐莒国,阵亡。
这件事与秦国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而且,这时候秦国在位的国君并不是秦始皇,而是秦景公。秦景公是谁呢?他是用商鞅变法的那位秦孝公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爹。而秦孝公是秦始皇的爷爷的爷爷的爹……也就是说,秦始皇是秦景公的孙子的孙子的孙子的孙子的孙子的孙子的……我已经数乱了……总之,杞梁先生死后三百多年,秦始皇童鞋刚刚生出来。
因此,很明显,秦始皇童鞋不应该对杞梁先生的死负责。秦长城更是和杞梁先生的死没有任何关系。姜家大丫头就算能把城墙哭塌了,也不会跑到秦长城去哭,更不会咒骂秦始皇——那个三百年后才出生的婴儿。
作者: 不抵抗将军    时间: 2016-5-29 14:41
小说家乱写一通罢了,不顾历史事实。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5-29 14:44
不抵抗将军 发表于 2016-5-29 02:41 PM
小说家乱写一通罢了,不顾历史事实。

小说害死人啊。比如现在网上骂袁崇焕的 ,也是看了个小说就把小说当历史
作者: 不抵抗将军    时间: 2016-5-29 14:47
鹤喻 发表于 2016-5-29 02:44 PM
小说害死人啊。比如现在网上骂袁崇焕的 ,也是看了个小说就把小说当历史

没哪部小说骂袁崇焕呀,大家都知道袁崇焕是忠臣呀。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5-29 14:48
不抵抗将军 发表于 2016-5-29 02:47 PM
没哪部小说骂袁崇焕呀,大家都知道袁崇焕是忠臣呀。

一些穿越小说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29 21:43
鹤喻 发表于 2016-5-29 02:48 PM
一些穿越小说

那纯粹是杂种,这样乱写。袁崇焕在我心中,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可惜遇上了崇祯这个愚蠢的皇帝。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5-29 21:48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5-29 09:43 PM
那纯粹是杂种,这样乱写。袁崇焕在我心中,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可惜遇上了崇祯这个愚蠢的皇帝。

所以我很看不起哪些骂袁崇焕的人 ,什么 都不懂还骂人积极得很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29 22:00
鹤喻 发表于 2016-5-29 09:48 PM
所以我很看不起哪些骂袁崇焕的人 ,什么 都不懂还骂人积极得很

是的,他们屁都不懂,只知道瞎起哄。这样的愚人非常多!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5-30 01:39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5-29 10:00 PM
是的,他们屁都不懂,只知道瞎起哄。这样的愚人非常多!

最重要的是 ,这些人不会思考
作者: 凌靖    时间: 2016-5-30 03:39
小说真是害死的,明明没有那回事,却把它写得栩栩如生的。完全不符合历史。
作者: 不抵抗将军    时间: 2016-5-30 09:46
拂尘 发表于 2016-5-30 03:39 AM
小说真是害死的,明明没有那回事,却把它写得栩栩如生的。完全不符合历史。

有些小说的作者根本不顾最基本的事实,胡编乱造弄得面目全非。
作者: cao2001516    时间: 2016-5-30 09:47
突厥 一直都没有被灭。如果 被灭了。怎么唐灭亡了。突厥还建立了 沙陀三王朝”,意指建立后唐的李存勖、建立后晋的石敬瑭、建立后汉的刘知远都是沙陀族人。

赵匡胤祖籍河北清苑县(宋称保州),祖宗几代在河北藩镇任官。自汉晋以降,河北地区就是杂胡流寓之地,作为历史上的边疆地区,直到明代洪武大移民这一状况才发生改变。

藩镇首领长期是粟特、沙陀等外国人。粟特人绝大部分在六胡州叛乱之后而逐渐融入沙陀,最初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于沙陀之中,此后这一部落逐渐沙陀化演变为一地方行政机构,最终与沙陀人融为一体。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30 11:05
鹤喻 发表于 2016-5-30 01:39 AM
最重要的是 ,这些人不会思考

你不觉得吗?中国人就是一群没有多少思考能力的人,容易被鼓动。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5-30 15:51
cao2001516 发表于 2016-5-30 09:47 AM
突厥 一直都没有被灭。如果 被灭了。怎么唐灭亡了。突厥还建立了 沙陀三王朝”,意指建立后唐的李存勖、建 ...

突厥没亡,哪来的沙陀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5-30 15:51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5-30 11:05 AM
你不觉得吗?中国人就是一群没有多少思考能力的人,容易被鼓动。

还好,思考的人还是很多,比如你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30 16:00
鹤喻 发表于 2016-5-30 03:51 PM
还好,思考的人还是很多,比如你

如果光只剩下思考,最终将一事无成,知行必须合一。
作者: cao2001516    时间: 2016-5-31 10:53
鹤喻 发表于 2016-5-30 03:51 PM
突厥没亡,哪来的沙陀

你怎么还不懂呢,突厥是统称。 沙陀是里面的一个部落。

这就好比 ,你姓张, 姓朱的 建立的王朝,关你屁事。

但不能否认,你属于,张氏家族, 他属于 朱氏家族。

如果没有最基本, 最起码的 思考分析能力, 认识几个字,记住几个不知道怎么推理出来的结果。往往于事无补。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5-31 12:27
cao2001516 发表于 2016-5-31 10:53 AM
你怎么还不懂呢,突厥是统称。 沙陀是里面的一个部落。

这就好比 ,你姓张, 姓朱的 建立的王朝,关你 ...

你也看清楚,别人说的是突厥国,不是泛突厥民族,

另外,沙陀是被突厥统治过的一个部落,后来在唐的统治下,他们已经是唐帝国的一部分,
和突厥就没什么 关系
作者: 凌靖    时间: 2016-6-1 01:04
不抵抗将军 发表于 2016-5-30 09:46 AM
有些小说的作者根本不顾最基本的事实,胡编乱造弄得面目全非。

是啊!
作者: cao2001516    时间: 2016-6-1 08:57
拂尘 发表于 2016-6-1 01:04 AM
是啊!

史学界的共识,为何不去查资料,看百度一下呢,连世博园里都有 对突厥人(人土耳其人的祖先),阙特勤碑文摆着的,靠一点教科书洗脑,可现在连教科书都在改了。还在这里意淫不觉得乏味么?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6-1 10:37
cao2001516 发表于 2016-6-1 08:57 AM
史学界的共识,为何不去查资料,看百度一下呢,连世博园里都有 对突厥人(人土耳其人的祖先),阙特勤碑 ...

是么,史学界的共识是什么 ???可以科普一下么??突厥没灭国土耳其从哪冒出来的
作者: cao2001516    时间: 2016-6-1 13:12
鹤喻 发表于 2016-6-1 10:37 AM
是么,史学界的共识是什么 ???可以科普一下么??突厥没灭国土耳其从哪冒出来的

你搞错了。唐朝政权灭亡了。 突厥政权还在,并且 由突厥部落建立了 后唐 后晋 后汉  和 后周。怎么能说突厥政权灭亡了呢?

为啥在这个道理上讲不通呢? 因为  你以为 唐政权灭亡,不代表  “汉族人”灭亡。

但是我要说 是谁建立的政权。是突厥人建立的政权。既然是他们建立的政权。你只能说 阿史那突厥政权 流亡到西域去了。而李存勖突厥政权继续建立。那么 你能说 阿史那突厥政权亡国了么?不能。因为 他还在,只能说他的领地 被 后唐  回鹘 拥有而已。

所以 语文没学好,理解力就会出现偏差 ,描述不到位,就需要把潜台词就讲出来。交流起来就非常吃力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6-1 13:40
cao2001516 发表于 2016-6-1 01:12 PM
你搞错了。唐朝政权灭亡了。 突厥政权还在,并且 由突厥部落建立了 后唐 后晋 后汉  和 后周。怎么能说突 ...

拜托 ,先看点书在说话好不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s://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