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缅甸政局观察(六月份下篇) [打印本页]

作者: 果敢资讯网    时间: 2016-6-30 17:13
标题: 缅甸政局观察(六月份下篇)
缅甸政局观察(六月份下篇)

观察员:王子瑜


    政府代表团与“三族”会晤终于“破冰”
    6月17日以丁妙温博士为首的筹办“21世纪彬龙会议”代表团一行,在勐拉分别会见二、四特区政府代表,邀请并征询了二、四特区参与“内比都政治框架协商会议”和“21世纪彬龙会议”的意愿。会后,传出多个会谈版本,令局外人真伪莫辨。人们都企图通过会谈中透露的只言片语来为缅甸政局把脉,但消息的多样性反而让人坠入云里雾里。

    18日上午,政府代表团与“三族”(果敢、德昂、若开)武装组织代表的会晤消息和会谈内容均没有对外公布,可见,政府和军方在对待“三族”的态度上仍然没有达成共识。从代表团的组成人员比率来看,新政府在处理和对待民地武的事务上非常重视军方的态度和意见。毕竟武装冲突的真正“当事人”是军方,执政党深知,一切绕开军方的停火谈判都是空谈。

    此次会晤对民盟、军方和“三族”而言,堪称“破冰之行”,虽无实质性结果(事实上这样级别的初次仓促会晤,也不可能会有什么结果),但有些事情,并不需要实际行动,态度本身就是最大的内容和行动。

  “理念”既是处理问题的方针,也是引发动荡的根源

   6月中旬,新政府表态:计划与果敢、德昂、若开和那嘎等民族组织会谈。

    那嘎民族组织因人口和组织实力弱小而被前政府列为“不承认、不接触、任其自生自灭”的民族武装组织,这支生活在缅甸西北部与印度接壤地带山区的民族人口约12万,名义上也有那嘎民族自治区,但因有多个支系而形成数个号称为“为争取那嘎民族权益而奋斗”的组织。——同一个民族,却产生了多个民族“代表”,这种现象在缅甸众多民族组织中几乎是每个民族都有的“典型惯例”。换言之,每个民族都存在内部分裂情况。6月22日就传出若开军和若开解放军在缅孟边境产生摩擦的消息。

    现政府与前政府态度上最大不同就是对待平等的态度。前政府在处理民族问题上存有“分别心”,他们把民族组织按实力和潜在威胁进行分级。诸如:人口较多的是一个级别,武装实力较强的是一个级别;没有武装的是一个级别,武装实力和人员单薄的又是一个级别,潜在威胁巨大的又是一个级别……。就像他们在颁发国民身份时划分等级那样,有些级别的基本权力被其明令排除在外。前政府“分别心”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剥夺某些组织的政治对话参与权”、“拒绝停火协议签约权”,这一做法存在很大程度上的“歧视”倾向。罔顾弱小组织就像罔顾贫困人口或农村人口的基本权利与正当诉求一样非正义,其严重性相当于种族歧视或性别歧视。缅军这种霸权的理念就像一块巨大的绊脚石,给缅甸的民族和解进程设下了难以逾越的路障。

    有些概念是需要培植的,需要反复用语言去浇灌它,直到它变成人们的意识并催生出实际行动。“21世纪彬龙会议”显然已经成功地被昂山素季培植起来了。使得“彬龙会议”这个词与“民族平等、团结、全国和平”捆绑在了一起。但是,比培植对某个执政党有利的概念更为重要的是,培植人民群众对“公民”、“人权”、“法制”、“政府”等关乎国民权利的概念。

    今年,缅甸教育部在教材和科目设置中要求全国新增关于“人权法、公民权利”等内容。此一举措反证了军人政府过去的“愚民政策”从教材就已入手,将缅甸少年儿童成长真正公民的机率彻底扼杀。一个独裁政权的可恨之处正在于此——利益集团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牺牲整个国家人民的基本权利,以及防碍青少年的心智成长,为其辖下的一代又一代愚民铺就通往奴隶之路。

   “罗兴亚”一词成了悬在缅甸执政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6月21日昂山素季接见了联合国人权特使杨利希女士,“罗兴亚”这个烫手山芋再度被扔到昂山素季手中。杜素季建议对方别使用“无助于解决若开邦问题的词语”。但国际人权组织却一再呼吁“不要对罗兴亚族加以区分”。另一方面,若开邦民族党发声明:反对政府把居住在若开邦的孟加拉的穆斯林称为“若开邦的穆斯林”。因为政府对这一族群的称谓,容易让人理解为“政府已经把孟加拉非法移民视为若开邦的当地人。”

    对昂山素季和执政党而言“罗兴亚”是一个“烫手山芋”,但对整个国家来却相当于一颗“定时炸弹”,这一族群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之前,随时都有可能引爆缅甸宗教和民族冲突。6月下底,联合国人权大使还未结束缅甸的访问,若开邦就传出了佛教徒再次向穆斯林居民区施暴的消息。

    权利被侵害时的不同反应,反映了什么?

    缅甸建设部邀请中国驻缅大使馆帮忙,联合20多个政府部门开设首个公务员汉语培训班。什么是“强势”这恐怕就是强势吧。纵然缅甸官员内心深处大多有反华情绪,但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下,却也不得不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汉语。与此“汉语热”显成鲜明对比的是6月20日掸邦景东等多个城市的傣文地名标识被抹去,这意味着此举侵害了少数民族使用自己文字的权利。号称民选的新政府竟然能干出这种妨碍民族和谐的事来,不知是执行者擅自主张胡作非为,还是执政党政策水平太低?抑或是大缅主义思潮中毒太深,习惯了唯我独尊??政府的这一行为已经引起傣族政党和傣族武装组织的强烈不满,相比之下,所谓的果敢民族自治区积极自主配合在公共标识和大会字幕中尽量少用或不用汉文的行为,表明当地领导集体对民族权利意识淡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该集团曲意逢迎的丑态——主动让出原本就属于自己的权利,只会让欺压他们的人更加鄙视和肆无忌惮地蹂躏他们。看来“被奴役者往往就是独裁者的帮凶”这句话,绝非危言耸听。

    被昂山重新定义的“彬龙精神”或将导致“21世纪彬龙会议”流产

    6月28日昂山素季在内比都与签署NCA停火协议的8家民族组织会谈时提出“应建立不可退出联邦条款的新彬龙精神”,这种相当于霸王条款的“联邦精神”或将引发更多拒绝参与21世纪彬龙会议的呼声。那嘎民族组织此前早已经明确表态“不参加21世纪彬龙会议。”

    “民族自决”向来是各少数民族组织进行革命的法理基础,如今“不可退出联邦”相当于“从联邦法上剥夺各民族的自决权”,试问这样的条款哪个民族组织会同意呀?这位缅甸民盟粉丝口中的“妈妈素”不是缅甸“民主标杆吗?怎么这次说起话来比其军人出身的“父王”昂山将军还要霸道呢?

  “民族和解”这场大戏,军方与民盟各按各的剧本来演

   6月份,眼看着形势向着执政党有利的方向发展,于是军方就在南佤、孟邦、克伦邦等民族武装控制区弄出点事来,以同样的理由要求上述三个武装撤出缅军指定的控制区,这种强人所难的要求明摆着是挑事来了。于是,实力较弱的孟邦斋马劳镇区的一个据点遭到缅军突袭。而处于对峙月余的果敢,也于6月26日再次有炮弹自缅军阵营中飞出。看来,缅军导演的新戏已经开演了,只是局外人尚无从得知这剧本到底是这么写的。

   近期缅军频频施压的大多为靠近泰国边境的缅甸民族武装,这让人不得不联想到之前缅三军总司令敏昂莱与泰国军方的会晤;近日缅泰两国公布成立“联合堪界委员会”对有争议地段进行重新划界;以及WNO佤民族组织的副主席塔马哈在泰国以贩毒罪被捕的消息,或许缅泰两国已秘密达成了某种协议。随着“21世纪彬龙会议”筹备工作的推进,一场新的战争风暴隐隐然盘旋于缅甸上空并步步逼近。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6-30 17:47
一场新的战争风暴隐隐然盘旋于缅甸上空并步步逼近

总结的到位
作者: 兴汉大儒    时间: 2016-7-1 09:34
罗兴亚人不是“达摩克利斯”之剑吧。老缅压制罗星亚人那就算做对了。穆斯林势大了,会杀光所有非穆斯林。
作者: 兴汉大儒    时间: 2016-7-1 09:35
昂山想用和谈来压军方。军方用炮火来表明自己的存在。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s://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