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战史今日8月4日:中国远征军全部退出缅甸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王头    时间: 2016-8-4 13:10
标题: 战史今日8月4日:中国远征军全部退出缅甸
本帖最后由 老王头 于 2016-8-4 13:11 编辑



    在72年前的今天,1942年8月4日 (农历六月廿三),中国远征军全部退出缅甸。
[attach]27605[/attach]
    1942年8月4日,中国远证军已全部撤出缅甸。除第三十八师和第二十二师进入印度外,其他部队分由杜聿明按 蒋介石命令突破封锁线,经南盘江、梅苗、南坎以西返国。杜聿明部途经森林蔽天的野人山区,战士落伍、失踪、疾病死亡以 及被敌追阻杀伤者比战场上死伤的多数倍。“官兵死亡累累,前后相继,沿途尸骨遍野,惨绝人寰”。据统计,10万余众的 远征军至此仅存4万。事后,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何应钦也不无感叹:此次入缅参战,“自始至终战况均呈被动之态势,虽官 兵奋勇用命,实难挽救全局,实为憾事”。缅北初战,终以失败告终。

组建背景
    中国远征军是中国政府于1941年底成立的中英军事同盟而组织的。当1939年9月1日在欧洲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0年6月4日英法军在敦刻尔克弃甲丢盔大溃败之后,英伦三岛岌岌可危,英国希望借助中国长期抗战的经验和力量,支援它在远东殖民地特别是缅甸、印度、马来西亚方面的军事战局,挽救远东大后方的危机。同时,在中国方面,为了要取得抗战最后的胜利,当时也必须确保滇缅路这条最后国际交通运输线。因此,自1940年10月起,英国首先开放封锁已久的滇缅路,接着酝酿中英军事同盟。

    1942年初,日本侵占马来西亚后,开始入侵缅甸。1月30日,日军攻克缅甸东部重镇,随后分两路继续前进,3月8日,日军占领缅甸首都仰光。3月到4月间,日军进攻重镇曼德勒,企图切断滇缅公路。此时,在英国的求助下,中国方面以杜聿明为代理司令长官,由中缅印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指挥,集合中国精锐力量的中国远征军约10万人向缅甸进发。

    但是,由于英军轻视中国军队的力量,过于高估自己,又不愿外国军队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挠中国远征军入缅,预定入缅的中国远征军只好停留在中缅边境。然而,1942年1月初日本展开进攻后,英缅军一路溃败,这才急忙请中国军队入缅参战。中国成立远征军第1路司令长官部(原定第2路在越南方面,后因情况变化取消),开赴缅甸战场。但是,由于已经失去作战先机,造成缅甸保卫战的失利。这主要由于英国极端坚持先欧后亚的既定战略,战局一旦不利,便对保卫缅甸完全失去兴趣,而是一再撤退,使中国远征军保卫缅甸的作战变成了掩护英军撤退的作战。
[attach]27606[/attach]
战绩赫赫
    中国远征军却仍然作出了让英美盟国盟军钦佩的战绩,并达到了一定的战略目的。从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开始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转战1500余公里,浴血奋战,屡挫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多次给英缅军有力的支援,取得了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胜利。

    缅甸失守给以后作战带来极为消极的影响,使日本可以直接威胁印度,也使中国彻底失去了滇缅公路这唯一的陆上交通线,以后不得不开辟从印度飞越驼峰(在喜马拉雅山)的空中航线(即“驼峰航线”)。但是,也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掩护英军撤退,保存了力量,以保卫印度,并消耗日军部分力量,阻滞了日军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从而赢得时间,配合国内部队阻敌于云南境内怒江天险以西(我军在东),最后形成长期对峙,粉碎了日军从缅北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的企图。这次远征作战,也是中国自甲午战争以来首次出国作战,他们弘扬了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和民族牺牲精神,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一次缅战日军伤亡约45000人,英军伤亡1.3万余人,中国远征军伤亡5万余人(绝大部分在胡康河谷野人山)。
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

    历史点评:抗日战争时期,缅甸战场是中国和太平洋两大抗日主战场的战略结合地带,又是东南亚地区战场的主要作战地区。中国军队曾两次进入缅甸,展开对日作战。不仅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中、印、缅战场的对日作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提高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正能量,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而且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文章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 非诚勿扰    时间: 2016-8-4 14:14
他们是民族的英雄,历史会铭记他们!
作者: 非诚勿扰    时间: 2016-8-4 14:14
他们是民族的英雄,历史会铭记他们!
作者: 820514xp    时间: 2016-8-4 14:56
民族的英雄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8-4 15:06
可惜了、、、、、、
作者: 老王头    时间: 2016-8-5 14:26
非诚勿扰 发表于 2016-8-4 14:14
他们是民族的英雄,历史会铭记他们!

是的,历史会铭记他们,人民也不会忘了他们
作者: 老王头    时间: 2016-8-5 14:27
820514xp 发表于 2016-8-4 14:56
民族的英雄

有了他们的牺牲,才有我们后代人的幸福
作者: 非诚勿扰    时间: 2016-8-5 14:45
老王头 发表于 2016-8-5 14:26
是的,历史会铭记他们,人民也不会忘了他们

嗯 嗯 !!!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s://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