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令人叹息的中缅划界问题 (转) [打印本页]

作者: 820514xp    时间: 2015-6-16 18:00
标题: 令人叹息的中缅划界问题 (转)
http://bbs.tiexue.net/post2_9134510_1.html

从古至今, 两个国家边界划分有3个决定因素: 1、双方实力对比,这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2、法理因素,历

史渊源,这个因素在古代并不非常重要, 但在近现代越来越重要;3、周边环境、 背靠的集团和盟友, 这一

因素也常常发挥一定作用。


几十年前的中缅边界因其古怪、出人意料而留下无数的争议,尤其对中国来说留下了无法平复的遗憾。 中国

与缅甸边界争议区主要包括3段,按从南到北的顺序为:1. 阿佤地区(1941年线) 2、南坎,在南碗河和瑞丽

江汇合处的猛卯三角地区,又名南坎三角地区,面积约220平方公里;3尖高山以北地区(包括江心坡、野人山

、胡康河谷等地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9134510_1.html/ ]
令人叹息的中缅划界问题 (转)

缅甸的麦克马洪线
这三个地区目前基本都已经划归缅甸,面积较大的是阿佤地区和尖高山以北地区, 南坎地区面积较小。 令人

痛惜的是中国作为大国,居于军事、经济优势的一方,在所有三个争议段都吃了大亏,几乎所有争议区都划归

缅甸。 在(3)尖高山以北地区7万平方公里中仅片马、古浪、岗房三个非常狭小的地区(面积约153平方公里

,在高黎贡山脊以西)划归中国,在(1)阿佤地区,仅班洪、班老部落(1941年线以西,189平方公里)划归中

国,(2)南坎(缅方承认是中国领土,缅方有永租权)作为班洪、班老地区的交换划归缅方。
请注意争议地区与目前云南地图的对比。

在划界问题上如此吃亏,却有人极力辩护。前几年有人写了一篇帖子好像是叫什麽 “江心坡及中缅边界问题

的来龙去脉” 的文章,巧舌如簧,极尽维护之能事,为争议领土在法理上属于缅甸而寻经据典。 宣称:江心

坡问题是某党逃至台湾后,通过重画地图造出来的把戏,讽刺蒋介石地图开疆。文章内容翔实,显然不是一般

普通历史爱好者能写的出来,还真能糊弄一批人。实际上缅北等争议领土问题,并非像某些人所讲得一样,好

像是从法理上属于缅甸。从历史上看,这些争议地区都属于清代羁縻地区,有时直属于中国,有时是臣贡关系

, 而缅甸方面也从未直接统治这一地区,同样也拿不出无法辩驳的证据。

这三个争议地区形成各有各的原因,我们由南到北,由简到繁逐个讨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

1.阿佤地区(1941年线), 目前基本是按1941年线划定,这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在1941年趁中国抗战危难之际

,胁迫中国国民政府签订的一条边界条约。 具体原因是由于中国东部海岸线已被日本封锁, 通向越南的滇越

铁路被国民政府炸断, 中国大后方仅依靠滇缅公路维持低水平物资后勤给运,极为困难。 国民政府决心修筑

滇缅铁路。1938年9月滇缅铁路工程局在昆明成立,预计1942年底通车,国民政府不断向英政府发出的请求。

由于滇缅铁路最终选定的路线将穿过或非常接近中缅边界南段争议地区,英政府希望在铁路修筑以前,能先行

解决中缅未定界问题Ⅰ, 英国人的目的当然而明显, 而中国政府试图绕开争议段国界,在南定河北修筑铁路

, 但英国人不同意。 同时英国人向中国许诺,只要中国愿意划定一条令英国满意的边界,英缅当局愿意修筑

从腊戌到边境的铁路,同时向中方提供铁轨、材料、技术等帮助, 由于中国抗张需要,无法因边境问题久拖

,被迫划定了一条基本按英方建议的边境线。 当然后来由于日本占领仰光,修筑铁路的计划也成为泡影。 另

外有种说法是,英国人以封闭滇缅公路为威胁,同国民党政府以换文的方式在1941年6月在阿佤山区划定了一

条对它片面有利的边界。 总之1941年线,是中国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为情势所迫而与英方划定的,应该说

是正确的选择, 毕竟中国当时处于日本人巨大亡国压力之下。 蒋介石与及他的国民党高层官员大多数参加驱

逐鞑虏的辛亥革命, 之所以他们会奋起参加那场民族/民主革命,绝大部分原因还是受到了民族主义的感召,

受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蛊惑,因此他们熟知南明亡国史,对满清入川、入黔滇,擒杀永乐帝的可怕历史心

怀恐惧。 在面临亡国和一块偏远荒蛮之地选择中,无奈地接受英方条件,也是明智的,生命脐带被人掐住了

,不妥协不行。 毛伟人不是说吗,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英国虽

然谈不上朋友,但允许通过缅甸向中国内陆运输战略和军事物资,已经算不错了, 相比苏联,当时中美建议

借道苏联远东-东西伯利亚-新疆路线向中国运送战略物资, 遭到苏联拒绝, 理由是不愿意激怒日本,引发苏

日战争。 面对当年那种危机存亡的关头,我想大多数人也会作出如此选择, 后人无权力在此问题上过多指责

蒋政府卖国。 况且苏联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策略, 苏联十月革命之后,为了保住在摇篮中苏维埃政府,签订

了著名的布列斯特条约,割让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波兰的大片领土,都是肥沃、富裕的大平原, 但苏

联、GCD在历史教科书仍然一直赞扬列宁签订布列斯特条约是如何的英明伟大。 1960年中缅条约基本上承认了

国民政府与英国签订的1941年线,只是收回了线西的班洪、班老部落。
(2) 南坎问题,英国有永租权,年租金1000卢比,缅方承认属于中国。1960年的中缅边界条约第二条称:鉴

于中国和缅甸两国的平等友好关系,双方决定废除缅甸对属于中国的盂卯三角地(南坎指定区)所保持的“永

租权关系”,考虑到缅甸的实际需要,中国方面把这个地区(面积约220平方公里,85平方英里)移交给缅甸

,成为缅甸联邦领土的一部份。 所为交换,南段边界中班洪、班老(1941年线西,189平方公里)划归中国的

交换,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班洪、班老部落本来是在PLA的控制之下,原来PLA当年为追击逃入缅甸的李弥部,

曾经越过1941年线,并占领了线西的大片领土,后来应缅方要求撤回。 南坎太小,无甚可辩。
(3)尖高山以北段,高黎贡山西地区, 这是面积最大(7万平方公里),也是引发争议最大的地区。 从东向

西,依次为小江、恩梅开江、江心坡、迈开立江、野人上、胡康河谷地区。 江心坡就是恩梅开江和迈立开江

一段狭长的领土。 网上到处瞎传的所谓《中缅边界问题来龙去脉》一文,为了混淆视听、强调蒋介石玩弄地

图开疆把戏,就用江心坡代称高黎贡山以西争议地区。

高黎贡山以西争议地区,在目前缅甸属于克钦邦,大部分为克钦族。 其历史无甚好讲, 有时是属于中国,有

时作为外藩臣服于中国, 中国并无绝对证据拥有此地区, 缅方的势力在英国人来之前也从来没有到过这一地

区。 也就是说中国、缅甸都有可能宣称对于这一地区的主权。
令人叹息的中缅划界问题 (转)


克钦地区的主权问题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清朝时期、2、民国时期、3、解放后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        清朝时期,19世纪,英国人来了之后,步步紧逼, 清朝政府步步后退, 先后商讨了4条线, 而最后

英国人建议把边界划在高黎贡山的分水岭上,形成所谓五条线,在此无需过多详述。 只需讲一点, 这5条线

中,由清政府提出主张的是前4条线, 清政府最后的底线也是在高黎贡山以西的山腰上, 而第5条线是英方单

方面提出的,也就是说,即使最软弱的清政府的最软弱的东线也是在高黎贡山西面的山腰,而不是英方单方面

提出的山脊线。
2.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克钦争议地区最早引起注意的是1926年英国入占江心坡, 1929年国民党取得中

央政府权力之后国民政府向英方提出抗议, 宣示了对江心坡地区的主权,而后由于918事变,到抗战等一系列

事件, 蒋政府对克钦地区争议地区一直无暇顾及。 正如指责地图蒋政府地图开疆的某群人所说, 民国的地

图制作部门倒是开始宣示对高黎贡山以西地区的主权。 1925年中国的分省地图,在尖高上以北地区画在恩梅

开江, 1935年申报地图画在了迈开立江西面的山脊上, 江心坡已画在界内, 1947年,中国的地图已经把野

人山、胡康河谷划在界内。 这些是中国的地图, 日本在此时期的地图也在变化,不得不说小日本的地图制作

确实精美,的确早就对中国怀有狼子野心, 1928年鬼子的地图把尖高山北段的边界画在了恩梅开江, 1939年

又西推至迈立开江,把江心坡划入界内。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5-6-16 18:46
那是前面精神缺钙让给缅的,真是历史的罪人那,中国就是只报好的,这些历史怎么没有媒体报呢。这些官只知道贪污腐败,环境污染等这些丑闻有人说了就是反动,体制还是问题大的很呀!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5-6-16 18:48

那是前面精神缺钙的某领导让给缅的,其实大家都知道是那此人,只是不爱说

作者: 哈什儿    时间: 2015-6-16 19:59

作者: 打败缅狗    时间: 2015-6-17 08:32
非常的不理解
作者: 收拾旧山河丶    时间: 2015-6-17 10:51
混淆试听的言论,这是对周总理那一代人的侮辱!
作者: maicohu    时间: 2015-6-17 13:36
当年中共政权刚站稳脚跟 为了讨好老缅 让他承认新政府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
作者: 关注果敢    时间: 2015-6-17 15:01
为什么不把北京送给缅甸?
作者: 飞蛤    时间: 2015-6-20 14:12
中国独裁集权制度导致国土流失.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s://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