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果敢历史沿革【一】
[打印本页]
作者:
凌靖
时间:
2017-6-25 09:28
标题:
果敢历史沿革【一】
果敢形状极似朝鲜半岛,可在四五十年前的疆土却比现在大得多,当时包括位于怒江西岸的〝猛洪〞和〝长箐山〞两地,早在清朝时,此两地便归果敢土司管辖,并列入果敢版图。到一九四九年至五零年间,云南败退入缅的国民党军,盘踞在怒江西岸一带,当时木邦土司"苏坤散"兼任缅北区省长,驻节〝腊戌〞市,因〝木邦〞与果敢有夙怨,为削弱果敢势力,便乘机向时任土司之"杨振材"表示说,〝猛洪〞〝长青山〞二地孤处怒江西岸,有中国军队在其周边盘踞,果敢不便治理,最好划归〝木邦〞,果敢可于〝班弄〞〝刚猛〞两地任择其一作为交换,并应允保升杨氏土司为坐把。"杨振材"土司未加考虑,贸然表示愿管理〝刚猛〞地区,并签署同意书。等到去〝去接管〝刚猛〞时,〝木邦〞坐把却说:交换的是〝滚弄〞江对面的一小片地〔即以后缅政府军驻团部之所在〕,并非整个〝刚猛〞地区。"杨振材"土司上了当,就这样断送两块领土,事后,杨氏宗族曾与〝木邦〞坐把争论,却己不济事了。一九五三年春,缅政府初次派代表团到果敢视察,〝猛洪〞〝长青山〞两地民众代表向缅政府代表团请愿,要求仍归果敢治理,未得结果而罢。
果敢于中国满清末年正式划入英国统治,但自十九世纪中叶起,己成为汉多夷少地区,前面叙述过,果敢的汉族系明末桂王部下的后裔,当初躲避清兵入山,该地山多林蜜,交通不便,加上与本地少数民族杂处,云南边境官员把他们作为〝化外之人〞不予过问,得以生存繁衍。到十八世纪后期,才由〝木邦〞土司收管,成为一个大伙头管辖地。委任一个姓陈的大伙头系汉人。每年除缴纳应征的赋税外,其他一概不予过问。〝木邦〞地属中缅交界处,果敢周围多为木邦领地,故归〝木邦〞管辖。
然而,果敢地区居住的汉人与中国境内的百姓,在民间交往中关系非常密切。由于语言相通,血脉相连,生活习惯相同,加上互通婚姻,生意往来。
果敢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是半自主状态,它的归属也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不肯定的,例如:一,清末,果敢己挂英国旗,而老街大庙正门所挂的横匾却写的是:〝大清宣统三年辛亥钦赐金牌记录大功果敢县杨国正敬〞;二,上行文是对英国,而土司公署的印鉴却是沿用清朝的铜印。其印呈四方形,用篆文镌〝世袭果敢印〞五字,而且用到一九六五年后才作废。三,有四川人彭光廷在果敢经商,至富後定居果敢修房,在果敢的四川人送他一块木匾,上写〝蜀云为乡〞四个字,意识上己认同果敢是云南的一个县。四,英国人在中缅边界线埋有界桩,但中国来的商人却不在意,好象没有把果敢看作〝外国〞而是本国地方,由此可见,两地汉人无视国界的亲密友好。
来源:掸邦汉人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s://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