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缅甸高僧赴华礼佛日记(2017.07) [打印本页]

作者: 果敢精英    时间: 2017-8-5 14:46
标题: 缅甸高僧赴华礼佛日记(2017.07)
  
  2017年7月23日上午,在缅甸曼德勒机场的百事通候机厅,前往中国礼佛的十一位高僧,两位记者、领队兼翻译等待登机。“2017年僧侣赴华礼佛团”由十一位寺庙僧侣组成:马素英佛学院第二住持高僧、耿文敏吉寺庙高僧、九龙寺庙住持、耶特寺庙住持、吴英世界和平大学佛学院住持、达贡镍矿寺庙住持、玛哈敢达咏千人僧院师父、敏滚玛哈达腊寺庙师父、吴耶瓦达师父、就读于福庆孔子课堂汉语班的两位初中生学员师父,随行包括分别来自Modern和Speaker周刊的两位媒体记者,领队兼陪团翻译为福庆孔子课堂寺庙教学点主管教师林仙珍博士。这次高僧礼佛团中,有五位师父懂汉语或正在学习汉语,其中吴耶瓦达师父曾福庆孔子课堂完成了高级班学习,后赴中国云南大学留学并获硕士学位,其他四位均达到一定的汉语水平。

  中午11:45分从曼德勒到昆明的东方航空MU2030飞机把礼佛团安全带到昆明,在昆明转机直接飞往中国首都北京,24日凌晨抵达北京,北京友协负责人高举马素英高僧的英文名字牌,热烈迎接代表团,僧侣赴华礼佛团的中国之旅的动人场面,就一幕一幕地出现在礼佛行程上。

2017年7月24日
  上午僧侣团在北京建国酒店稍事休息,中午1:00,一行14人准时抵达北京八大处灵光寺参拜佛牙舍利,灵光寺方丈常藏大和尚热情接待高僧代表团,并跟代表团交流佛教事宜。常藏方丈在交谈之中表示他对缅甸国家有着深厚的感情,缅甸是他的第二故乡,缅甸人民都是他的兄弟姐妹,他已经去过缅甸三四十次,在缅甸做过很多民间的慈善活动。然后给代表团赠送佛塔,最后合影留念。(北京灵光寺讯)


  离开了佛牙塔,高僧团直奔故宫。在故宫博物馆解说员用汉语解说,林仙珍博士缅语翻译,师父鹏鹏们了解到:故宫又称紫荆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故宫位于北京中袖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现在的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际AAAAA级旅游景点,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7月25日
  高僧团今天的行程是先去作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长城,高僧们从八达岭长城上到最高之处——“不到长城非好汉”,高僧们肯定要当上好汉了。他们一边登长城一边了解八达岭长城的历史,八达岭长城建于明朝,是明朝京城的北大门,在军事上非常重要。它位于北京西北部,依山而筑,城墙高7.8米,宽5.8米,可以同时让五六匹马并行通过。

  好汉高僧们从长城下来之后直接到雍和宫与雍和宫方丈、宗教局及北京市佛教协会会见、交流、交谈宗教大事,从一个多小时谈话之中互相了解到中国宗教与缅甸宗教有很大的相同之处,以及一些不同之处。交流会议结束参观雍和宫时,在胡雪峰方丈的带领、介绍下了解到,雍和宫(TheLamaTemple)是清朝中后期北京市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称喇嘛教,是指传入藏区的佛教分支。属北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归属于大乘佛教之中。雍和宫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再次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缅甸高僧们亲自了解到藏传佛教的情况,亲眼看到藏传佛教历史寺院,他们很高兴地跟接待方告别,返回酒店休息。

7月26日
  今天,高僧们将访问第二站——洛阳。高僧团很早到抵达北京西站,一行14人乘坐高铁浩浩荡荡前往到佛教圣地“洛阳”。听洛阳接待方河南省友协黄雅静小姐介绍:中国有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和安阳),洛阳是其中之一。洛阳的名胜古迹很多。沿洛河排列的夏、商、周、汉魏、隋唐五大都城遗址举世罕见,被誉为“五都荟洛。另外还有龙门石窟、白马寺、古墓博物馆、王城牡丹园、王城广场、天子驾六博物馆等著名景点。代表团午饭后就到龙门石窟观看古代佛教石窟艺术。龙门石窟与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年)之时,现存佛像十万余尊,窟龛2300多个。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月27日
  在期待已久的洛阳白马寺,住持印乐大和尚(印乐法师)在白马寺的门口满面笑容地迎接缅甸高僧团的到来。礼佛团先参观白马寺,印乐法师一边带领缅甸团一边介绍白马寺的历史: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被誉为中国佛教的“释源”和“祖庭”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白马寺印乐法师带礼佛团直接到白马寺缅甸风格佛殿,缅甸风格佛殿是缅甸联邦共和国向洛阳白马寺捐赠建设的佛殿,由缅甸亚洲世界有限公司承建,工程所需材料也是来自缅甸。佛殿位于白马寺西北侧。始建于2012年4月10日,2014年6月完工,缅甸时任总统吴登盛莅临了开光落成典礼。佛殿南北长108米,东西宽65米,总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佛殿主体建筑由大金塔、大佛殿和博物馆组成。其主体建筑大金塔以缅甸仰光大金塔为蓝本,按照仰光大金塔3:1的比例缩建,高32.92米,塔基底座径51.71米。金塔四面主门及围墙完全仿照缅甸曼德勒皇宫修建。代表团回到白马寺寺内用素斋,宽大的圆桌,由白马寺大和尚和缅甸十一位和尚一起享用丰富多样的素餐。高僧们边吃边聊,聊到两个国家宗教事业欣欣向荣、和睦相处的友好状况。
  午餐过后,高僧们稍事休息,座谈交流就开始了。会议结束直奔洛阳机场飞赴春城昆明——此次访问的最后一站。因为天气原因飞机延误,高僧团在航空公司安排的宾馆休息一宿。

7月28日
  早上5点乘坐航班飞往昆明,抵达后即到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考察参观。下午四点半,云南省友协在昆明饭店一楼有凤来仪厅拜会缅甸高僧并举行会谈。

7月29日
  上午访问昆明宝华寺并与住持崇化法师交流。代表团团长马素英大和尚跟崇化法师商讨关于2017年11月之前在缅甸将会举办佛教论坛的事宜,准备在今年11月份第九届世界缅华同侨联谊大会(11月17-19)之前,由金多堰与马素英主办,想邀请云南省宗教局和云南宝华寺、大理崇圣寺以及昆明圆通寺的高僧。崇化法师在原有的崇圣论坛基础上提出很多建议和意见,首先把大会主题要明确,由于战争、动乱,当今世界灾难重重,因此论坛主题暂定为“缅甸金多堰崇圣和平宗教论坛”,缅甸高僧们觉得很恰当,回去之后再跟金多堰慈善总会再进一步地商量讨论。然后在宝华寺共用午餐,虽说素斋,大圆桌饭菜满满,风味别样。
下午去石林,坐着游览车参观石林景区。

7月30日
  早上去圆通寺,座谈交流,互送礼品,合影留念。中午代表团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返回缅甸曼德勒。据悉,此次访华行程由中国驻曼德勒总领事馆全程负责安排,这是中国驻曼德勒总领事馆今年(2017年)安排的第二个僧侣团,布施者(施主)为:以周天凤(荣誉会长)、李祖才(会长)、李菊芳(会长)为首的金多堰慈善总会及妇女慈善会及会员;布施斋饭的施主为:缅北中华商会、曼德勒华助中心。此次布施活动是中缅胞波情的真实写照,僧侣访华不但对中缅两国胞波情意加深,也让佛教事业的交流更上一层楼。
来源:胞波网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s://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