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果敢人你为什么不争气 [打印本页]

作者: 牧师    时间: 2017-9-3 14:54
标题: 果敢人你为什么不争气
果敢人你为什么不争气
作者:王子瑜
     2009年9月之后,在与中国籍朋友或其他果敢地区以外的友人聊天时,经常听到的一句感叹就是:“果敢人真是不争气!” 然而,这已经是对果敢人最客气、最宽容的评论了。我身为果敢民族的一员,听到这样的评价心底不由泛起一股深深的耻辱。关于果敢人近三年来处处遭人垢病、嘲讽、唾弃之情况,想必许多果敢同胞都有过类似经历,没有类似经历者闻之亦无不感同身受。

    台湾作家龙应台于1984年发表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在文中揭露了台湾当代社会所存在的种种病象,毫不客气地道出了中国人国民素质低的弱点。

    她的《野火集》社会批判文章在当时唤醒了无数沉睡的台湾人,并自觉参与和推动政府的制度改革。进入新世纪,龙应台的《野火集》依然有着野火燎原的强劲势头,延伸到了中国大陆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

    果敢人民需要像龙应台这样的作者,以犀利之辞锋对其进行狠狠的批判。王某人不才,愿以手中这支并不锋利的笔,刺一刺果敢人在民族意识上近乎麻木不仁的心灵。也许它只能刺痛某些人的神经,刺破某些人不可一世的高傲头颅,但总得有人出来刺两下吧,否则这个民族不知还要遭受多少多久的苦难,才会慢慢觉醒!

   2009年8月的果敢之战,我和其他几位同事以为“果敢民族诞生英雄的时刻到了!” 然而,可叹的是在果敢为期三天不到的战斗中,我们没有看到董存瑞、黄继光式的革命人物,更没看到岳飞、文天祥式的民族英雄。反之,听到的都是些令亲者痛仇者快的坏消息——某处长带走了军饷、连长联系不上营长、某连长丢下了排长、老兵跑了只留下摸头不着脑的新兵……果敢人,到了如此紧要关头你为什么不争气?你平时财大气粗的“傲气”哪里去了?你平时走在果敢大街上趾高气扬的“霸气”哪里去了?你平时在赌桌和酒桌上豪气冲天的“豪气”哪里去了???人不是气球或皮球,果敢人,你怎么如此之快地就泄气了呢?!

    果敢人向来以“勇于破规矩”而闻名,彪悍得敢于向一切法律制度挑战,胆敢在军事管制区内办毒品加工厂,胆敢在政府眼皮低下私设刑堂;无论开多大的会,不管面见多大的官,他们都敢迟到或早退,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交通规则对他们形同废纸,他们不高兴时便敢开车硬闯花杆(公路上的关卡)……。可是当8.29同盟军撤退令下达时,我们却没有看到一位敢于“抗命”留下来继续打保卫战的官兵,这时他们都成了“乖乖听话”的好部下、“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好战士,整齐划一地、悄悄地离开家园。果敢人爱摆老资格,“平时嫌官小、战时嫌官大”,一直以来,大家都说果敢人很聪明,这次的“迅速”撤退,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为果敢人太聪明了,绝不会做出“以卵击石” 的蠢事,更不会为任何事作“无谓的牺牲” !

    根本就没多少人知道你——果敢人!
    果敢电视台的小李随学校代表团前往兄弟特区佤邦参加文体交流活动。在南邓学校遇见几位下缅甸前来执教的缅族教师及家属,略通缅语的小李前去攀谈,首先自我介绍道:“我们是果敢电视台的,很高兴见到各位老师。”几位缅族教师你问我我问你,不知“果敢”是个什么地方,也不曾听过“果敢人”是个什么民族。小李用蹩脚的缅语努力介绍了半天,这几位从仰光来的缅族教师,仍是对果敢一无所知,只记住了眼前这位说缅语时带着浓浓汉语口音的年青人是个“得优”(缅语,意即汉人)。

   一向以身为果敢人为荣的小李大受打击,这次简短的交谈削减了他的民族自豪感,此时他才惊觉“果敢民族”其实并无多少值得让外人记住的地方,连缅甸本国的国民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民族,更别提外国和外国人。没有出过国,也没有到掸邦以外的缅甸其他省邦生活过的小李,他一直太高估了自己。事实上,确实没有多少人认得缅甸的果敢民族,包括同为汉族的华夏子孙,也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一个汉民族的分支叫“果敢族”。2009年果敢88事件的爆发残酷地证明了这一点,如果说88事件对果敢民族还有一些好处的话,那就是它让中国和许多海外华人“发现”了果敢民族原来是海外华人同胞。此时的某些果敢人恐怕才沮丧地发现,这世界有太多太多人连自己民族的名字和存在都不知道,那些自以为不可一世的果敢人,你说可笑不可笑?

    被人小看的果敢人
   来自中国内地的张老板在果敢经商、生活近三年,对果敢人的习性可谓颇有了解。张老板公司里招了两位果敢年轻员工阿华和阿财,这俩年轻人占着自己是本地人、有后台,丝毫没把老板放在眼里,以为自己家里不愁吃不愁穿,出来打工只是被父母逼来的,对老板安排的工作总是敷衍了事,对老板的话爱理不理,认为老板到果敢来开公司也是来赚果敢人的血汗钱。

    张老板早就看不惯果敢青年身上的一些恶习,一天,阿华和阿财在值班期间玩手机游戏,此时,张老板便借题发挥,狠狠地把这两个工作拖沓、不负责的果敢青年教训了一顿,他毫不隐藏自己的观点,对眼前这两个目中无人的青年批评道:“你们果敢年轻人靠着长辈家族的关系稍微赚了点钱就以为自己很精明能干,去了一趟昆明或仰光就以为自己见多识广,才读到初中就以为自己很有学问。你们看不起中国人,也看不起缅甸人,最遭糕的是自己人你们也同样看不起;你们排斥外地人,你们甚至连自己人也排挤,根本不懂得团结自己人。你们这种臭脾气,想做大事,简直是做梦!说实话,我打从心里看不起你们果敢人!”’

    果敢人不屑于低下他那高贵的头颅去接受任何人的领导,也不肯委屈一丁点自己的个人行事习惯去配合他人。第二天阿财和阿华就主动辞职不干了。

    好斗的果敢人
    果敢人可以为了自家无知少年好勇斗殴而动用兵力和重武器,不可不谓不“好战”。

    2006年有一群果敢富二代秘密结成了一个小帮派叫“雄霸帮”,平时他们是迪高厅或KTV里的英雄,受到舞女和古惑女们的崇拜;他们也是公路上飙车的豪杰、他们是步行街上和校园附近小吃店中威风凌凌的古惑仔。他们喜欢炫耀武力、喜欢炫富。他们可以为了一个朋友被人瞪了一眼而与别人大打出手,当时的“雄霸帮”,在社会上无人不惧他们三分。

    2009年8月27日当面对民族危难,面对蛮横强敌来犯时,他们却选择了明哲保身,做缩头乌龟,把手枪和斧头刀剑都扔掉或藏了起来。面对纯朴和善良的普通百姓他们是无所畏惧的大猛士,面对如豺狼虎豹般的强敌,他们都是明哲保身的智者。

    有霸气的果敢人
    年轻的黄小雄不是现役军人,也从未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但他父亲是退伍老兵,靠着父亲的关系,不满20岁的黄小雄就拥有了自己的手枪。他喜欢在腰里别着手枪四处游荡,外地人看到他腰间的手枪都不敢惹他,说话都要敬他三分。年轻的黄小雄不知身份地位是什么,但他知道这腰间的手枪能让他长威风,获得别人的尊重。
   
   黄小雄凭着这把手枪,在每次与人发生争吵时都占了上风,因为别人看他有手枪,气势迅即矮了大半截,黄小雄则是经常毫不留情的拿自己的手枪当锤子,往对手头上猛的就是几下,把别人打得头破血流。

   有一次在迪厅中,帅哥美女聚集一堂,音乐声震耳,身高长相都不出色的黄小雄在这种场合总会觉得很压抑。借着酒劲,他向一个看起来不太顺眼的男青年找茬,既然出来混,肯定也不是吃素的,那男青年也不甘示弱摆出一幅迎接挑战的架势,黄小雄二话不说,拨出手枪朝天花板放了两枪,在场众人见状都不敢作声。舞池上扭得正欢的男男女女们听见枪声顿时停了下来,向黄小雄投以惊恐的注目礼。当着众多蹦迪的美眉面前开枪,黄小雄觉得像打了场胜仗一样威风。黄小雄的表现欲在这一刻得到了充分满足,脸上堆满故作愤怒的表情,半推半就地在几个朋友的劝说下走出了舞厅。

    爱出风头、喜欢出名的果敢人呀,你既然如此有霸气,当你的家园被匪军侵占时,为什么不拨出你那威武的手枪?当你的果敢族同胞姊妹被匪军强奸时,为什么不拨出你那霸气的手枪?

    作者絮语:事件中的人物都是化名,为避蓄意攻击某人之嫌,情节也经过文学加工处理。佛曰:“不可说”,笔者借小故事斗胆说了不该说的事,愿果敢同胞读者理解此文“人空、事空、理不空。”

作者: 牧师    时间: 2017-9-3 14:56
本帖最后由 牧师 于 2017-9-3 15:04 编辑

    爱生气的果敢人
    何小强一天打错了一个电话,被电话那头的男人劈头盖脸骂了几句,他咽不下这口气,跑到当地电信公司查询该手机号的区域,证实手机主在本地后,小强当晚约了五六个朋友,打通电话把那个对他“出言不逊”的人骗出来狠狠地揍了一顿。

    果敢人,你为什么这么爱生气?可是当匪军侵占你的良田华屋、欺压你的民族同胞时,你为什么不生气?而你这股“受不得半点气”的勇猛又跑到哪里去了?

    喜欢斤斤计较的果敢人

   吴军发只是个小小的连长,但他却胆敢把自己凌驾于果敢的法制之上,以为穿上一身军装就是他法外消遥的保护伞和免死金牌。

    过关卡他不容许检查人员查看他的车,乡下家里的产业他不许市场管理处收他们家的税,单位里的纪律只对士兵有约束力,对他吴大连长丝毫无效。

    仅参加了一天半的战斗,腿上受了点伤的吴军发,竟然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果敢的天下应该有他的一半!他应该拥有特殊待遇,并认为,这都是组织和人民亏欠他的。

    喜欢逞英雄、妄自尊大的果敢人呀,你既然这么爱争气,为什么在人民遭受欺压的时候,不站出来给自己的民族争口气?

    不知自强的果敢人
    一群果敢青壮年每天聚集在一个朋友家玩牌、打麻将,从早晨到夜晚,从日暮到深夜,通宵达旦也是常有的事。
    这家人对面开着一家小杂货舖,店主罗大妈是一位来自中国湖南的小商贩,有一次她好奇地问经常来店里买烟的小军和小富:“你们没日没夜的天天打麻将、玩扑克不觉得累吗?”

    小军不以为然地答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况且,做事靠朋友嘛,既然交朋友,总得花费点时间和精力出来应酬的嘛!”

    罗大妈之后私下对房东赵大婶说:“这样每天十几个小时的玩麻将,叫闲着?人家正式工作也才不过8个小时,如果这些果敢青年工作这样认真卖力,果敢能这么落后吗,我看比中国还要进步发展吧!话说回来,要是我儿子像他们这样玩,老娘要不就打断他的腿,要不就被他活活气死。”

    就连一位小商贩都打从心眼里瞧你不起,好大喜功、不可一世的果敢人呀,你为什么不争气?

爱面子的果敢人
    周大发家在乡里是个排得上名号的大富翁,其经济条件供十个八个孩子出国念大学都毫不吃力。可是周大发膝下的三男二女都只是初中文化,其中有两个甚至连初中没读完就辍学了。

    周大发自己和结发妻子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但自从发了大财,接触上流社会有教养的人多了之后,也开始重视起文化来。当有人在背后议论他周大发是暴发户,有钱不会花,有钱没品味、没文化时,他就会感到非常生气。可是文化修养和人品素质是不可能产生暴发户的,周大发面对自己失常的童年和有书不肯读的子女只能生闷气。

   喜欢高高在上的果敢人呀,当别人嘲笑你没有素质时,你为什么不争口气,督促自己的孩子读完大学?

    果敢人,你如要别人尊敬你,自己一定要争气!
    笔者在此揭露果敢人身上存在的丑陋行为,并非刻意对果敢同胞进行贬低,以这样的方式来刺痛果敢人的民族自尊,只是希望果敢同胞正视自身的弱点,好好去反省反省,检讨自身不当的行为举止,不要再单纯地以为他的那些低素质的行为举止,仅代表个人的喜怒和荣辱,果敢人应牢记,我们的个人行为,往往会让整个民族蒙羞。反之,个人的英雄事迹,也能让整个民族扬眉吐气。

    从果敢人在生活中爱请客吃饭、爱炫耀这一点来看,可见果敢人是很爱面子的,但他们只忙着顾“面子”,却忘了这真正的面子是由“里子”支撑起来的。况且只靠钱而且是暴发户式的钱,恐怕永远也无法撑起来一个民族的“面子”。一个民族尊严的树立,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做起。要想为果敢民族争口气,果敢人不应拉虎皮做大旗,不应幻想走捷径,而是需要实实在在做出点成绩来,实实在在拿出点真本事来,让过去所有看不起果敢人的人刮目相看、由衷钦佩,让敌人也不得不佩服,让同胞为之骄傲,让乡亲为之自豪,并深深地以身为果敢民族的一员为荣。

    作者絮语:事件中的人物都是化名,为避蓄意攻击某人之嫌,情节也经过文学加工处理。佛曰:“不可说”,笔者借小故事斗胆说了不该说的事,愿果敢同胞读者理解此文“人空、事空、理不空。”




作者: 华敢怒    时间: 2017-9-3 15:23
这是个良心贴。值得顶。里面的话震耳发聩,透过现象直指本源。多读有益。
作者: 华敢怒    时间: 2017-9-3 15:32
我不知道为什么鼎鼎大名的王子瑜会承认所谓的果敢民族。我认为只有汉奸才承认所谓的果敢民族。所谓的果敢民族是缅族分裂汉族的手段。使果敢汉人与世界汉人产生隔阂。台湾,香港,新加坡比果敢强很多,都不敢自称什么台湾民族,香港民族,新加坡民族,小小的果敢凭什么敢叫所谓的果敢民族。
作者: 牧师    时间: 2017-9-3 15:32
齐天大圣 发表于 2017-9-3 15:21
爱出风头、喜欢出名的果敢人呀,你既然如此有霸气,当你的家园被匪军侵占时,为什么不拨出你那威武的手枪? ...

这就是果敢人的样子
作者: 牧师    时间: 2017-9-3 15:34
华敢怒 发表于 2017-9-3 15:32
我不知道为什么鼎鼎大名的王子瑜会承认所谓的果敢民族。我认为只有汉奸才承认所谓的果敢民族。所谓的果敢民 ...

这个嘛 就不懂王老师了,但他这样称应该也是有的所称的
作者: 还可以    时间: 2017-9-3 20:45
牧师 发表于 2017-9-3 14:56
爱生气的果敢人
    何小强一天打错了一个电话,被电话那头的男人劈头盖脸骂了几句,他咽不下这口气, ...

无知者无畏,果敢人文化综合素质差。认为果敢就是世外桃源花果山,果敢人就得过着山上猴子一样的无拘无束的神仙日子。不知道也不遵守什么国法,国际法。
作者: 缅北风马牛    时间: 2017-9-3 20:53
善于反省自己的民族是有前途的民族。
作者: 缅北盲流没未来    时间: 2017-9-4 00:58
原来是呆湾人给自己加粉,据说果敢不铲除呆蛙遗留势力,中国人是永远不会去支援所谓果敢“汉人”的!
作者: 赏一以劝百    时间: 2017-9-4 07:21
忠言逆耳利于行
作者: 牧师    时间: 2017-9-5 10:12
还可以 发表于 2017-9-3 20:45
无知者无畏,果敢人文化综合素质差。认为果敢就是世外桃源花果山,果敢人就得过着山上猴子一样的无拘无束 ...

是的,讲好听点就是大山里的山神 讲得难听点就是山里的野猴子,就算是现在还有很多地方都没接受到过教育,
作者: 牧师    时间: 2017-9-5 10:13
赏一以劝百 发表于 2017-9-4 07:21
忠言逆耳利于行

奸言顺耳 决错行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s://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