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投稿征文】记忆中的中秋节 [打印本页]

作者: 果梦    时间: 2017-10-3 19:43
标题: 【投稿征文】记忆中的中秋节
      中秋节,果敢人多称“八月十五”,很应景,因为这个节日就在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

      虽不比过年、七月半等节日受人们重视,但中秋节也算是果敢人必过的节日了。90年代的山区贫困孩子除过年以外,最期待的节日就是中秋节了。因为在这个节日里能吃到平时难得吃到的糖食、水果,甚至还能在当天美美地吃上一顿嘴馋已久的鸡肉。上学以后,又多了一项能在这时候表现自己的歌舞表演,就更加喜欢这个节日了。

      果敢人过中秋节基本没有什么讲究。只是有的果敢人家偶尔会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换“净水碗”(一碗放在供桌上的水,里面放有一个钱币以及一片蒿子叶),另外还要“打醋汤”(拿一小盆装有蒿叶的水,再用火钳夹一个火红的铁器,边蘸水边在屋里到处走,意在用上升的带有蒿叶味的水汽来驱散屋内的晦气,保家人清洁平安。)。中秋节也正好是八月十五,所以人们也会把换“净水碗”以及“打醋汤”的程序各走一遍。做好这些后,再将摆满糖食、果品的桌子抬到院子里正对月亮,点上香,在桌下烧一些钱纸算是拜月。拜完月后,一家人就坐下来开吃了,家里有条件的还会在这时候烤只鸡来吃。

      如果学校有演出,那人们会在看完学校的演出之后,再带着自家参与演出的孩子回家拜月吃月饼。说到演出,笔者刚上小学那会儿最期待的就是这个时候了,全校师生排练一个把月的节目也等到了尽情展示的时刻。中秋节到来的前一天,学校就要将舞台搭好,并将准备好的歌舞节目在搭好的舞台上彩排一遍。不管有没有参与演出,学校孩子们高昂的兴致似乎会从这一天一直持续到中秋节当晚。这不只是期待过节的热闹,也是迫不及待地想在表演节目时好好的表现一下自己。

      到了中秋节当晚,学校的师生们早早就来到学校,该化妆的化妆,该布置的布置,待月亮渐渐升高,演出也即将开始,而看演出的乡亲们也早早坐好等着了。主持老师先上台向大家说祝福语、同时宣布演出开始。随即唱歌的、跳舞的、演讲的、演笑话的同学们也就依次上场了。这个时候,孩子们自导自演的笑话往往会是引发演出当晚最高气氛的节目。乡亲的笑声、掌声与叫好声几乎传遍了整个寨子。待学生们最后一个节目演出结束后,主持老师会在台上请平时村内村外较为活跃的人士上台唱歌。有些人士不善于唱歌,但他们却不怯场,秉着能“逗乡亲们一笑也是好的”这个原则,在舞台上各种搞怪,逗得台下观众一阵阵大笑,这又是演出当晚的另一个高潮了……

      月亮已经升得很高,学校演出也到了尾声,大多人陆续带着家人回家拜月吃月饼去了。

      吃完月饼的人们并不会马上去睡,而是在村内空地中央点一个大火堆,带上弦子与竹萧开始围着火堆打歌。随着打歌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开始对唱打歌调相互调侃。每当有一方唱得好时,就会引发一阵阵大笑。这种简单、纯粹的快乐很能感染人,让人不自觉地打从心里跟着开心起来。不过,很遗憾的是,笔者天生对打歌调之类的不敏感,唯一只记得当时的两句打歌调——

瞌睡么么眼睛涩
昨晚些不睡你克(去)呢(哪)
…………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中秋节,不张扬,一切皆是平淡,却情感最真实!


作者: 言语    时间: 2017-10-3 22:56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却只能忆童年,不知何时才能回家乡.
作者: 错别达人    时间: 2017-10-3 23:09
“瞌睡么么眼睛涩,昨晚不睡你去哪”。穷开心,开心就好!
作者: 如来    时间: 2017-10-14 21:42
言语 发表于 2017-10-3 22:56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却只能忆童年,不知何时才能回家乡.

你可以回去抬枪啊,自己地盘自己做主
作者: 如来    时间: 2017-10-14 21:43
齐天大圣 发表于 2017-10-8 10:35
算算日子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和家人一起过中秋了

哎,你也是果敢人吧
作者: 言语    时间: 2017-10-15 09:14
如来 发表于 2017-10-14 21:42
你可以回去抬枪啊,自己地盘自己做主

       好主意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s://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