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亨凯:缅甸“计划民主”的政治博弈 [打印本页]

作者: 过客    时间: 2015-8-25 15:09
标题: 亨凯:缅甸“计划民主”的政治博弈
天下事
8月18日,缅甸联邦议会依然照计划重启。在12日晚被突然撤去联邦巩固发展党(简称巩发党)主席职责的联邦议会轮值主席人民院议长瑞曼如常出席并主持议会。会上,瑞曼称,巩发党近来发生的事情使广大民众担忧,但不应将一党之事带进议会,只是就对他滥用党内资金、独裁并破坏党内团结、违反宪法等指责表示遗憾。
当天议会上,他还否决了巩发党议员提出为进行水灾援助及为下次竞选准备,而要求停止本次人民院议会的紧急提案。同日,民族院基于同个理由已同意停止该院议会。
8月20日,人民院就选举委员会提交的“弹劾议员法”草案进行投票,由于翁山淑枝领导的民盟及瑞曼派系议员的反对票,该法并未通过。“弹劾议员法”草案规定,只要选区内有1%选民不满议员的表现,即可对议员进行弹劾。提交该法案的选举委员会主席吴丁乌曾在13日表示,瑞曼主席不应再继续拖延该法案的表决。
瑞曼被撤去党主席一事,可以说是缅甸执政党内的派系斗争进入到最激烈的表现。此事对缅甸整个政治格局甚至经济和社会造成极大影响。自次日开始,巩发党党报《联邦日报》停刊、其儿媳拥有的电台Cherry FM“因信号问题”停播(于19日重播,并在节目保证将不带任何色彩播报)、其子占有股份的航空公司Air Bagan停飞。甚至与瑞曼家族并无太大关联的缅甸最大私营银行KBZ银行突然出现倒闭谣言,引发大批民众争相取走存款。
而在瑞曼事件发生之前,7月26日,其亲家缅甸著名企业家钦瑞所有的工业园区道上,警方捕获了一辆无主、无车牌货车,内藏价值1335亿缅币(约合1.1亿美元)的2670万片兴奋药。这也是缅甸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兴奋药案。而与瑞曼同时被撤消党职的原巩发党秘书长貌貌登(曾任畜牧与水产部长),此前也被传出其子从畜牧与水产银行借贷上亿缅币逾期不还。
这一系列的事件都被认为是瑞曼与总统登盛和军方关系破裂后的预兆与后续影响。不过,瑞曼事件并非事发突然,而是自2010年首次大选以来瑞曼与政府、军方长期政治斗争下的结果。

瑞曼的“猛虎野心”
瑞曼此前是缅甸军方第三号人物、三军参谋长,排名在时任总理的登盛之前。缅甸国内称呼瑞曼时前面还会有杜亚(Thura)二字,缅语杜亚意为猛虎,是根据其卓越的军功而获得的军方荣誉称号。2010年缅甸首次大选,被认为是在缅甸军方的控制下进行的,因此当时普遍认为其将成为总统候选人。然而,出乎各界意料之外,丹瑞大将最后指定行事温顺低调的登盛成为总统。瑞曼成为人民院议长。
然而,瑞曼并不甘于仅仅成为人民院议长,自2010年大选后,其就与登盛进行了一系列的博弈。
双方的首次交锋于2012年开始。瑞曼为了提高议会对政府部门问责的作用,议会及政府就议会两院成立的各种委员会是否具有联邦等级一事产生了巨大争执。当宪法法庭裁决议会成立的委员会不具有联邦等级后,人民院301名议员联名要求宪法法庭包括院长在内的九名成员全部辞职。国会629名两院议员中包括翁山淑枝在内的447人投票通过要求宣布宪法法庭判决错误的议案。总统府迫于国会压力发布通告,批准宪法法庭全体九名成员辞职。瑞曼在此事上的旗开得胜为其今后的行为提供了信心。
2013年,瑞曼再次“发难”,指称根据宪法规定,一党主席当被选为国家领导人后,即不能继续参与党务。登盛既然已成为国家总统应辞去巩发党主席职务。登盛起初回复,自己担任国家总统职务以来就不参与实际的党务,因此并未违反宪法,无需辞去党主席一职。但最后,依然迫于压力,任命瑞曼为联席主席,党内大权全部交予瑞曼手中。
2014年,缅甸国内就第二次大选(2015年大选)的选举办法产生了激烈的讨论。最初由全国民主力量党提出希望将选举方法从现有的“FPTP”简单多数制改为“PR”比例代表制。比例代表制,指根据参加竞选的各政党候选人所得选票,按比例分配议席的一种当选制度。相对于简单多数制,比例代表制对弱小党派更为有利。然而,这一提议起初遭到了巩发党、民盟及军方三大势力的反对。但最后,人民院议长瑞曼在未获得总统和军方的支持下,试图推进比例代表制。在多重阻力之下,人民院最后决定成立委员会研究选举是否采取比例代表制,但最后还是无疾而终。
这是瑞曼首次在重大事件的立法上,未获得通过,瑞曼在政府及军方的政治影响力开始产生变化。
进入到2015年,瑞曼的行为表示与政府及军方越走越远,而与翁山淑枝越靠越近。最终,由于连续两次触动军方利益,而成为12日晚上党主席职务被撤的导火线。
2015年6月,人民院提交了一个重大的宪法修改法案,并进行投票表决。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副总统候选人资格的修改、省邦首长的产生办法及重要宪法条例的修改条件。根据缅甸2008年宪法规定,大选产生议员并成立两院,随后两院及军方各推出一名副总统候选人,最后联邦议会投票从三名候选人中选出总统及两名副总统。三名候选人可以是议员也可以不是议员。而6月份的宪法修改法案却将副总统候选人规定为必须是议员。而现任总统登盛已宣布不会再参选议员。
省邦首长原本由总统任命,并由国会通过。但瑞曼试图改为省邦首长候选人必须由国会从议员中选出,由总统通过。可以看出瑞曼甚至希望将省邦首长的任命权也揽在手上。

缅甸政体依然是“计划民主”
上述两条修改法案直接影响到总统的权力,而有关宪法重要条例的修改法案却直接影响到了军方的根本权益。2008年宪法规定,宪法中重要条例的修改,需先获得国会75%的赞成票后再进行全国公投后才能通过。而本次修宪法案中,却将国会内75%的赞成票条件改为70%。由于军方在国会内占有国防总司令直接任命的25%席位,因此,按照2008年宪法,在军方不同意的情况下,任何重大条例的修改几乎都无法实现。
而修宪表决时,以上重要的条例没有一条获得通过。仅仅是总统候选人应具备军事知识改为国防知识一条获得通过。投票结果出现后,所有军方代表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次修宪可以说是瑞曼的背水一战,如果成功将势必扭转缅甸政治发展的未来,但失败后,其与总统以及军方的关系也将完全破裂,无法挽回。
就在党主席职务被撤前一周,军方有149名将领退休,脱下军装加入巩发党。然而,瑞曼最终仅将其中的59名选为参选代表。同时,许多原参选议员也被瑞曼推选的人所替代参选下届选举,这起事件成为压倒瑞曼的最后一根稻草。促使登盛及国防总司令敏昂莱进行了12日晚上的紧急行动。事发后,巩发党内部不愿透露姓名之人告诉媒体,此事也是经过前领导人丹瑞首肯的。
瑞曼突然被撤党主席,虽然在国内外造成了轰动,但实际上其结局是可以预见的。缅甸政治自2010年展开大选后开始了从威权政府向民主政府过渡的步伐。然而,这首先必须保证原威权主义政府的政治利益后,才能进行。因此,不论是2008年宪法还是现任总统、国防总司令、两院议长均是按照原最高领导人的计划而产生的。
丹瑞虽然已经退休,但对缅甸目前的政治军事上依然有着绝对的权威。既然2010年丹瑞放弃瑞曼而选择登盛作为总统,即表明瑞曼即便如何努力都难以改变这个“窘况”。瑞曼很清楚这点,因此在2015年大选前,迫切地希望为自己创造有利条件,却触动了军方的利益。因此迎来了这样的结局。
但是,登盛的行动也受到了许多批评,许多人对其放弃以民主途径解决问题而感到遗憾,其温和的形象通过此次事件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实际上,不论瑞曼还是登盛,都还停留在威权主义的习惯,简单而直接地表达诉求,而缺乏政治的艺术。此事已对缅甸政治、经济、社会造成很大影响,当事者应本着国家大局,控制局面的继续扩大,才是缅甸民主及繁荣发展的保证。

作者为缅甸华人,长期研究缅甸问题
缅甸政治自2010年展开大选后开始了从威权政府向民主政府过渡的步伐。然而,这首先必须保证原威权主义政府的政治利益后,才能进行。因此,不论是2008年宪法还是现任总统、国防总司令、两院议长均是按照原最高领导人的计划而产生的。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s://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