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给果敢同盟军的战略国策建议 [打印本页]

作者: handyy    时间: 2015-3-27 16:01
标题: 给果敢同盟军的战略国策建议
                             给果敢同盟军的战略国策建议

                                                                   第二、  合纵连横、统一战线

      战国时,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互相争取弱小盟国,以图击败对方,而其他五小国则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合纵连横,在两强夹缝中以求生存自保。
      如今缅甸近似中国战国时代,缅北除果敢外,还有6大民族独立武装:佤邦实力最大,与中国佤族同源同宗;掸邦与泰国泰族同源同宗;克钦邦与中国景颇族同源同宗;克伦邦与中国没有渊源,支持昂山素姬;德昂邦与果敢关系最亲密;勐拉邦实力最小,反缅态度坚决。
      果敢虽有一个强大的中国亲戚,但数十年来均持“不干涉他国内政”立场,无以为助,加之果敢地域最小、人口最少,对缅军而言,对付果敢最安全,最易得手,因此,2009年“88事件”就先选择果敢下手。
      果敢地域狭小,仅三个香港大,无战略纵深,人口稀少,仅二十万人(香港七百万)。而缅族拥兵百万、方圆百万,人口七千万,在果敢2700平方公里的土地内拥兵三万,终极意图就是将汉人全部挤出果敢。若仅靠一已之力,同盟军万难占胜缅军。
      事实上,缅军最大心患和真正目标不是果敢,而是瓦邦,瓦邦是缅甸第一大民族武装,兵力3万,有飞机导弹,实力雄厚;佤族说中文,对缅甸无认同感,在缅甸内部政治基础薄弱,难以得到缅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同情,势大却无依,一旦军事失败则迅速崩溃瓦解。
       缅军如剿灭同盟军入驻果敢后,必首选佤邦开刀,从北西两面同时突袭佤邦。而瓦邦的劣势也是战略纵深不足,那时佤邦将措手不及,无路可退!佤邦瓦解后,缅军会如秦灭六国一样,以同样方式对待其余各邦,最后,民族压迫和种族灭绝会逐一降落到掸邦、克钦邦、克伦邦、德昂邦、勐拉邦人民身上。
       缅北各邦联盟不是铁板一块,虽然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碰到具体事件时,大都如战国时齐国一样,在他国被秦国入侵求援时持观望态度,最后,当秦国剿灭诸国后则轻易将其消灭。   
      因此,同盟军应主动与各邦加强联系,讲明唇亡齿寒的道理,请求支持,可以许诺战后给各邦一些好处,力求各邦为自保一同参加对缅作战,把缅军对同盟军的战争变成缅军同时对果敢邦、佤邦、掸邦、克钦邦、克伦邦、德昂邦、勐拉邦等七雄之战,即楚国把对秦国的战争变成楚、赵、齐、魏、燕、韩六国联手对秦作战,如此,秦国必败!
       同盟军每次制定作战计划时,都要全盘策划,即把佤邦、掸邦、克钦邦、克伦邦、德昂邦、勐拉邦的配合作战一同考虑进去,并派人与之联系沟通。最好能提议成立一个类似于布鲁塞尔北约总部一样的“缅北人民武装阵线联席中心”,各邦派代表参加,彼此协调军事行动,统一对缅军作战行动。
只要能形成抗缅统一战线,七雄联手抗击缅军,最终必定赢得果敢战事的胜利!         

                                                                 第三、  游击作战、兵力扩充

       同盟军优点:有群众基础,熟悉地形,内部领导统一团结;战术灵活,训练有素,士气高,士兵机灵,战力强,勇敢善战;活动在边境,可随时退入境外或佤邦,敌无法对我合围;
      同盟军缺点:缺乏人员和后勤补给,只能打运动战和游击战;兵力少,装备差,缺乏重武器;没有稳定根据地,国土狭小,无战略纵深,缺乏外援;无空中支持,被动挨炸;医疗救护差;
       缅甸军优点:有充足的后勤和人员补充,国土大,有举国之力的支持;有重武器支援,兵力多,装备强,后续增援力量强,有外援;有空中支持,掩护陆军、主动炸敌;医疗救护条件好;
        缅甸军缺点:无群众基础,战术死板,士兵愚笨,士气低,畏战厌战,不熟地形;军事系统派系林立,领导内斗严重;对各邦分兵布防,无法集中兵力作战;战力弱不经打,揍两下就趴下。
      根据以上敌我势态对比,如果跟敌人硬拼,我军将有重大伤亡。因此宜采用游击战法,我把毛泽东的游击思想改造了一下,十六字方针变为三十二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分割包围、各个歼灭、突然袭击、精确打击”。
      缅军装备优于我军,有飞机,坦克、重炮。缅军50万,我军就算最大动员也最2-3万人,切勿与敌人硬拼,以保存实力为先,在保存自己的基础上歼灭敌人。比如,缅军机械化部队过来,我军躲开锋芒,撤回山地,使机械化部队无用武之地,再派兵或联系友邦部队抄缅军后路,待敌机械部队停顿后,再派小分队入夜袭击驻地,一举炸毁敌坦克。
      我军应化整为零、分兵作战,派遣众多游击小组,不时袭击驻敌,使之一夜数惊,产生疲劳情绪。缅匪素质不高,指挥者懦弱,我军虚张声势,声东击西,忽南忽北,使敌捉摸不定,待敌头晕神乱时,再选择时机予以全歼。
      我军一方面游击战,一方面可适时转而运动战,运动战中专打缅军薄弱环节,取得局部胜利,瓦解对方防御,挫伤缅军锐气。
      笔者在中国军队服役时、在一节战术课堂上听一位当过八路的老教官讲过这样一段话:“分兵游击作战,最重要的不是每一个作战单位的每一次具体作战行动,而是作战指挥方式。正确的作战指挥方式只有一句话:总部的统一指挥越少越好。意思就是让各作战小单位完全放开手脚打,一切自己作主,不必指示汇报,不管怎么打,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只要能消灭敌人的打法就是好打法。”
       因此,同盟军分兵作战时,各小分队队长就是司令长官,总部不必干预具体作战指挥,一切由小队长自行决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基层作战部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给敌人以最大化打击。
       我军要建立广泛的情报网,在果敢全境、中国境内南伞难民营和缅甸境内广布网络,以迅速获得情报。我军还可派遣曾在下缅甸读过书、懂缅语、熟悉缅族文化、有缅甸朋友的我方间谍打进缅军驻地和缅甸内地,摸清情况,骗取敌人信任,以便里应外合,以达成军事突袭之成功。
       对于缅甸政府军来说,战争成本高,所以希望速战速胜。而我方偏偏坚持持久战、运动战、游击战,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不断的消耗敌人。
       5月雨季马上就要来临,根据以往惯例,缅军雨季补给更难,大规模进攻不易组织,缅甸政府会尽量在雨季到来前停火,以免雨季作战会摧毁军队士气,因此,缅军必雨季前停止进攻,躲在据点里避战。这正好是我军天下,我军应充分利用5、6、7、8、9这5个月雨季主动出击打击敌人。如此,战争旷日持久,缅军不能速胜,缅甸国内就会有反对派反对战争,要求政府停火和谈。
      我在网上的南伞果敢难民营照片中看到有很多18-30岁的男子,还有人接受记者采访。这里有一个疑问,他们为什么不去当兵?
      目前我军兵力仅数千人,而缅军仅进驻果敢境内兵力就达2万。因此,当务之急是扩大征兵、扩充武装力量,在3-5个月内达到一万人左右,到2015年底达到2万人,否则万难御敌。
      新兵来源:第一是逃进中国的果敢青年难民;第二是果敢到中国各地的打工者;第三是白所成伪军,只要调转枪口,一律既往不咎,欢迎加入同盟军;第四是果敢各地农民;第五是全球华人同胞,一律欢迎愿意加入同盟军。
       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动员他们参军,让兵力最终达到3万人。为免去后顾之忧,同盟军必须承诺,打完仗后可以退伍回家,不必终身服役。
       游击战争不能离开民众,这是基本原则,除了正规军外,我们要发动群众、发展民兵武装。如果能建立5万民兵队伍,坚壁清野、举国皆兵,如此一来,缅军岂有不败之理?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s://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