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给果敢同盟军的战略国策建议(六)
[打印本页]
作者:
handyy
时间:
2015-3-27 16:12
标题:
给果敢同盟军的战略国策建议(六)
第十、 靠拢北京、支持中国
一个功利主义哲学是:穷人与富翁建立了友谊,无论穷人曾给了富翁多少,最终大受益者还是穷人。一个聪明的穷人永远不要用与另一个穷人的交往原则来与富翁交往,穷人与穷人的投入与回报之比只是1:1,而穷人与富豪的投入与回报比是1:10。
中国是我们的母国,更是唯一的邻邦,我们应在镇康县或昆明市建立同盟军地下联络处,与北京密切沟通;我们尽量配合中国政府的主张和目标,多听取北京的意见和建议,就算不是言听计从,也要基本合作;我们的对华策略要象以色列对美国一样,事事与北京沟通,时时与北京配合,北京反对的事情我们千万不要做,北京默许的事情我们就尽快做成熟饭(以免反悔);我们在原则问题上一定要与北京保持一致,在细枝未节上不必言听计从,迅速处置即可。通过以上做法,力求最大限度争取北京支持。
克里米亚俄罗斯族人在2012年以前遭乌克兰政府压迫、向莫斯科求助时,俄罗斯也极少出面干预。
中国政府可能会出于地缘政治和国际战略的通盘考虑,在某些方面对果敢同盟军支持不够及时、力度不够大,我们千万不要因此指责它“窝囊”、“软弱”、“不帮同胞”。
没有母亲不爱自己生活在他乡的孩子,习大大政府是中共建政以来民族主义最强、声誉最好的政府,北京高层内部肯定有同情果敢同盟军的声音。但无奈国家太大,过去负面的历史包袱太重、惯性太强,各种国际利益和外交关系盘根错节,新上台的政府高层应对每一件事情须轻重缓急、理性周全,不能感情用事和操之过急。每个大国都有自已的难处,我们对北京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原谅。
可喜的是,近期中国媒体基本放开果敢战事宣传,与2008年时对“88事件”的消息封锁大为不同,可见风向已调转过来,而且,中国内地民间势力支持果敢汉军的声音越来越强,笔者本人就是其中一员。因此,我们还是要对中国寄予希望,积极靠拢北京,没有中国政府的支持,我们寸步难行。
网上有传言,2008年果敢兵工厂的武器卖到西藏,被用于当年拉萨发生的“3.14”反华暴乱; 2009年果敢兵工厂的武器卖到新疆,被用于新疆“7.5事件”分裂国家暴乱;后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武官到果敢求见特区官员,欲就果敢枪械流入西藏、新疆问题进行磋商,未获接见。由于中国官媒从不报道此类敏感事件,此事是否属实难以求证,笔者在此文中亦不深究。
中国与果敢本是同根生,互为骨肉同胞,果敢不应为了短期小利益而做损害中华民族长远大利益的事情。笔者虽是果敢支持者,但坚决反对果敢向西藏、新疆分裂份子出售武器。此事真假难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13亿中国人和20万果敢人都不希望此事再次发生,我们永远不要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中国人民决不希望看到果敢回来了,西藏、新疆出去了。
2013年,中国修建的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在通过克钦地区时,爆发了克钦民众以“反对污染环境”为由的抗议,克钦军向中国工程队收高额保护费,对中国在其控制区修建的密松水电站也滋扰生事,致使工程停工,无法发电。克钦军的终极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包括中国云南省德宏州景颇族居住区在内的“文蚌国”,对这一点,先不管中国政府持何立场,笔者本人就坚决反对!果敢“解放”之后,我果敢同盟军在这些问题上应该力挺中国政府,支持中国人民,不要站在克钦军一边。
2015年2月,中国在缅甸投资的中缅油气管线工程正式输油,油气管线有一段正好通过果敢地区。中缅油气管线对中国的能源供应和“一带一路”战略至关重要,需要力保。果敢“解放”之后,无论以后跟老缅再怎么打,我同盟军都要保护中缅油气管线的安全,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
为什么比果敢更弱小的掸东没有被缅甸攻占呢?就因为它背后有中国的支持,因为它注意平常就跟中国搞好关系,诸事上明里暗里都支持帮助中国,反而是同一民族的果敢不注意“中国关系”。
穷孩子一旦与大富翁建立了友谊,无论穷孩子曾给了富翁多少,最终的大受益者还是穷孩子。
第十一、价值体系、组织体系
一个团体、一个组织、一个政党、一个民族要生存发展,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有一套价值体系。
这套价值体系要阐明自身基本信仰理念、所要实现的纲领及目标、达到目标的方针路线等。
有了价值体系后,就要有组织体系,即领导机构、权力结构、组织章程、组织形式、组织原则、决策方式、反腐机制、监督机制、成员权利与义务、组织运作方式、领导人产生及更替方式。
国民党在北伐时期十分重视价值体系的作用,强化革命对政治纲领的理解和接受,使全体党员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并依政治理念强化内部组织体系,所以取得了北伐的胜利。
国民党在国共内战时期不重视价值体系的作用,不管党员对政治纲领的理解和接受,组织上更多采用特务组织恐怖手段,而不进行组织系统的建立与优化,所以被共产党赶到了台湾。
2009年“88事件”之前的果敢政体相当于宋朝时水泊梁山晁盖宋江绿林英雄体制,没有现代民主价值理念和政党组织运作,只有家族管理和个人领导,根源就在于土司文化、军阀思维和草寇思想。由于没有政治信仰和政党组织,权力内讧和利益斗争必然出现,而内讧的结果削弱了自身的实力,给缅甸政府趁虚而入的机会。果敢陷入到如今这种困境,一定程度上也是果敢领导人的自身责任。
1992年,同盟军副参谋长兼912师师长杨茂良发动兵变,彭家声率部退出果敢,蛰伏于第四特区勐拉,果敢同盟军元气大伤。
1995年初,杨茂良内部又发生兵变,彭家声率部打回果敢赶走杨茂良。1995年底,缅政府、彭家声成立了“果敢临时政府”,彭家声先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任命三弟彭家富任同盟军司令,四弟彭家贵担任执法处长,五弟彭家荣任老街市长,六弟彭家华任同盟军连长,七弟彭家振任同盟军副参谋长,长子彭德礼任财政部长,次子彭德义任交警大队长,三子彭德礼任特区银行行长兼果敢县副县长,五子彭德禄任商业贸易公司总经理,侄子彭德均任特警大队大队长。过去的同盟军元老一一被排挤出局。
据未经证实的网上消息称,彭家声先生将果敢全部财政收入划归自己家族管辖,且由自己女儿控制果敢地区博彩业,彭家还办起了银丰酒店,利润丰厚。在果敢,给人的感觉是只见彭家不见政府,彭家就是政府,令人想起抗战后国民党“四大家族”控制中国,只见“蒋、宋、孔、陈”,不见党与国。
2009年发生“88事件”,白所成带着缅政府军对彭家声主席进行通缉,果敢同盟军再度撤离果敢。“8.27”一役,缅军进兵时同盟军大多数营连指挥官都不在岗,他们去了哪里?为什么会这样?
“8.8事件”缅军之所以获胜,关键在于彭家掌控果敢的政治经济大权,以家代政,引起手下人员不满,导致普遍民怨,人们感到这是一个私人家族政权,与过去的土司没有区别,首先在心理就否定了它,而一个政权一旦被人民在心理否定,则距外在的否定就不远了。
1942年日军进攻河南,为收买人心,日军给河南当地灾民发放军粮,而汤恩伯率领的中国第13军团却对当地灾民横征暴敛、奸淫烧杀,于是,河南战役中有5万名中国士兵被中国百姓缴了枪,最后,日军以6万兵力歼灭30万中国军队。此役,中国军队不是被日本人打败,是被中国人打败。
2009年同盟军内讧,导致缅军趁机在果敢进驻部队3000人,控制了果敢所有军事制高点。坚固的堡垒永远都是从内部攻破,没有同盟军内部的里应外合,缅军决无能力取得如此大的军事胜利。兵败台湾的蒋介石说,“打败国民党的不是共产党,是国民党自已。”打败同盟军的也不是缅军,是同盟军自已。
杨茂良、白所成都是彭主席一手提拨的老部下,却先后背叛彭主席,彭主席在同一个地方惨摔两跤。表面看是杨茂良、白所成的个人背叛行为,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同盟军士兵跟着他们叛乱?为什么那么多同盟军军人对彭家不满?没有价值体系,没有组织体系,只有个人独裁和家族利益,这就是杨茂良、白所成能成功策动成百上千人叛乱的原因。每次缅军入侵,都因我们内乱而引发,内乱导致外侵。
彭家声先生2015年2月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说,“现在所有军权都一直握在我的手上,任何人不许拿去”。这当然没错,但是,1992年和2009年两次反叛事件发生前的军权也握在彭先生手上,结果还是发生了反叛。军权握在谁手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人想反叛、众人是否愿意与他一同叛乱,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即便兵权在握也并不安全,随时会被人轻易夺去。
一个人产生反叛心很正常,一千人或一万人都愿意跟他反叛就不正常了。在一个没有价值体系、组织体系,只有独裁和家天下的社会里,大众心总有愤懑感,策动众人反叛轻而易举,且永远不会停止。
如果有人想在美国、法国或新加坡策动军队政变推翻总统,被策动的军人们会想:“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政变成功后与现在有什么区别?” 则政变永远不会成功。
打回果敢、赶走老缅并不困难,根据目前的战局趋势,这一天迟早会到来。问题是,我们为何而战?仅仅只是民族自决权吗?打回果敢之后又怎么办?
如果打回果敢、赶走老缅之后还是实行2009年以前那样的“水泊梁山宋江大哥”式政体,那么,类似“8.8事件”的叛乱还会发生,只不过不再是白所成,而是王所成和张所成。彭家还要再次躲入佤邦,还要再发起“2.9光复之战”,如此反复战乱,最后遭灾的还是20万果敢百姓,而且,再这样折腾两三次,20万果敢百姓就会变成2万,那时,缅军再开3万兵进入果敢,就永远不会再回去了。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s://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