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果敢近代“公务人事”(中)
[打印本页]
作者:
果敢资讯网
时间:
2020-7-1 13:33
标题:
果敢近代“公务人事”(中)
二、缅共时期
(节选《果敢志》、不作删改)
人员录用
缅共及其缅甸人民军执政果敢(1969~1989)期间,地方公务人员的录用,由县委政府统筹,具体业务由政治部运作;主要渠道,是从缅甸人民军中选调配备。他们当中,有男的,也有女的;有汉族,也有缅、傣、佤、克伦、克钦等民族;有缅共回国人员,习称“四川老兵”、“贵州老兵”,也有彭家声原果敢人民革命军、掸邦革命军回果人员,以及新应征入伍的果籍青年;还有部份志愿投奔从军的外籍青年,可谓来自五湖四海。
在编人员
缅共时期,果敢为缅共东北军区所辖5个县之一,是当时地缘环境优越、社会基础较好、行政运作相对规范的主要根据地,曾两度被评为模范县。其县委政府办公机关,设在缅中边界122号界桩一侧,即今杨龙寨口岸吉祥村至和平城一带。其党、政、军公务人员的编制系统资料,已经缺失,但通过对经历人士的采访考据,情况大致如下:
办公室,含领导、警卫、通讯、文秘、勤杂等,在编60人。
财政部,含税务、会计、生产、畜牧场等,在编80人。
政法部,含治安司法、监所看守、民兵工作等,在编60人。
县医院,医护管理共在编20人。
县大队,官兵在编280人,后期曾达580人。
县辖4区21乡,合计干部战士在编90人。当时,区政府公职人员编制15人,乡政府公职人员编制4~5人。其中,每个乡额外聘用一名“守信员”,专门负责来往信件传递,不列入编制,其报酬由乡内各村或各家各户,共同负担。至今,此一制度,在一些乡村,仍有局部保留,通常每户居民年纳守信费10元。
综合上述在编各项,缅共时期,果敢县、区、乡党政公务在编约310人,地方武装部队在编常规为280~580人,党政军合计在编590~890人。
行政村一级干部,即农会干部,每村由5人组成。当时有村农会238个,农会干部合计约1190人。但不脱产,不列入公务编制和财政供给,属于民间社区村民自治。
干部任免
缅共时期,果敢地方干部任免,分别如下:
县级领导干部,包括县委、政府、县大队的主要领导干部,如县委书记、副书记、常委;县长、副县长;大队长、政委,副大队长、副政委等;初期,由缅共中央任免;后期,由东北军区党委任免。1984年起,县委领导班子,开始实行党代会民主选举产生,报东北军区党委批准任命。
县直辖各部门及县辖各区主要领导干部,包括主任、副主任,区长、副区长等,由县委政府上报东北军区政治部批准任免。
乡级干部,由县或区政府上报县委政府批准任免。
地方武装连级干部,由大队上报县委政府批准任免;排级干部,由连部上报大队批准任免,再报政治部备案。
民兵大队长,由县委政府批准任免;中队长,由大队上报政法部批准任免;分队长,由中队上报大队批准任免;班长,由中队批准任免。
行政村农会干部,由农会民主选举产生,由乡政府上报区政府批准任免。
供给待遇
缅共时期在编党、政、军公职人员,统一实行军事供给制,具体由财政部统一运作。其中,县级机关部队,每人每月供给标准是:大米40斤,伙食钱缅币30元;其中,10元,直接发给个人,作为津贴零用。后来,缅币贬值,改发人民币。同时,每年每人发制服2套,并享受公费医疗,婚姻家庭受法律保障。区乡干部战士供给,则实行每人每年就地坐支田粮稻谷6驮,每人每月发伙食费40元,衣服也是每人每年发2套。其中,1971~1980年,根据缅共东北军区的号召,果敢军政各级各单位,曾开展“自力更生”的生产自救活动,历时10年。其间,第一年,财政部少发1个月供给与津贴;第二年开始,财政每年少发3个月供给与津贴。其少发的供给与津贴,由各单位通过开荒种地、养牛养猪等集体劳动,加以自筹。
奖励惩处
缅共时期,部队干部战士,凡尽职尽责、成绩突出、贡献较大者,通常以记功的形式予以表彰,给予激励,很少有物质奖励。其功臣标准有一、二、三等;立功等次,相应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之一。地方干部,工作成绩卓著者,会受到大会表场,乃至通报表彰。无论部队或地方干部,犯了错误,要作自我批评,也会受到组织上的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会受到通报批评。凡投敌叛变、贪污渎职、违法乱纪者,会受到党纪政纪乃至法律的惩处。比如1969年印信籍李某,叛军投敌,终被缉拿归案,判处死刑。比如1975年,县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部份领导干部,违背缅共关于“党政军公职人员一律不准私下从事毒品生产、加工、贩卖活动”的规定,涉足毒品非法加工交易案,受到东北军区党委的严肃查处,责令停职反省,并被撤职调离果敢。又如当时医院一名副院长、文教组一名副组长,均因贪污盗窃公款,且制造假现场,分别被撤销职务,依法判处2年有期徒刑,投入监禁劳改。还有红旗乡一名副乡长,盗窃群众5条水牛,赶往国外销脏,在国际警务合作下,人脏俱获,引渡回果,被撤销职务,判处2年有期徒刑,投入监禁劳改。
干部培训
在缅共领导之下,陆续进入果敢的果籍军政干部战士,都是经过半打半年以上集中训练后,才返回果敢开辟根据地。他们当中有彭家声、彭家富、李忠祥、杨忠卫、张德文、苏文相、杨忠锡、李忠仁、周智敏、罗光明等160多人。缅共在果敢执政后,特别是前期中期,注重干部培训教育。据载从1971~1983年13年间,仅县上就先后开办过培训班9期,上至县直部门领导,下至党员、村干部,都分批分期地参加过学习训练;有的则被选派到东北军区受训,乃至出国受训。
作者:
老彭
时间:
2020-7-2 14:02
现在果敢战士的供给待遇有没有改善啊?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s://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