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勐古县南壮区农业经济作物发展现状:种植多元化 产业待升级 [打印本页]

作者: 果敢资讯网    时间: 2025-5-20 17:22
标题: 勐古县南壮区农业经济作物发展现状:种植多元化 产业待升级
  第一特区勐古县南壮区地处特殊地理区位,境内海拔落差显著,形成了独特的垂直气候带。受此影响,不同乡村因地制宜,这里不仅有如玉米、稻谷等常见的农作物满足着居民的日常口粮需求,也有诸如橡胶、核桃、紫胶等经济作物承载着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以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相结合本可以推动地区发展,然而,由于经济作物市场长期低迷、销售渠道不畅等难题,严重制约着南壮区的经济水平。


  在2023年之前的漫长历史岁月中,南壮区处于缅军方控制之下,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当地曾以罂粟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对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可持续发展并不重视。直至“1027飓风军事行动”后,南壮区得到光复,在特区政府的坚定打击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动员下,最终实现了罂粟全面根除。此后,特区政府大力推进农业经济作物种植,积极引导农户转型,经过不懈努力,已初步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期,为进一步了解当前南壮区的农业经济作物种植和“替代种植”施行情况,果敢通讯社记者深入南壮区多个乡村进行走访。


  据了解,依据环境温差布局进行种植,南壮区的经济作物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沿萨尔温江一线属于较为炎热的地方,是橡胶种植的沃土,截至目前,南壮区辖区内橡胶种植达10万余亩,当前大部分处于成熟期,正是收割的佳期。其次是海拔相对较高,属于温热相交的气候环境,很是适合紫胶生长,其以粘着力强、生长成熟时间相对较短、用处广泛等深受收购商所喜,常常有价无市。而处于海拔较高、温度相对较低的地方多数属于民众聚集的村落,以种植核桃为主,其中核桃是南壮区的主要农产品之一,种植面积达到9万余亩,基本上大部分村寨都有一定的核桃种植面积,甚至辖区内的核桃箐乡更是核桃种植的大区,其地名也因核桃树多而得名。

  农作物方面,玉米和旱、水稻谷是这里的主要种植作物及当地居民主要的粮食来源,相对于经济作物的种植就要逊色很多,多数处于零散种植状态。唯独小勐波乡的水稻种植相对集中,其以地势相对较平、气温适中的条件利于水稻的种植,且具备一定的种植规模。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小勐波乡所产的水稻不仅能满足种植户的粮食所需,同时,也可以向外销售改善部分居民经济状况。除此之外,稻米经过加工还可以酿酒,而小勐波乡的自烤酒因酿酒技艺精湛以口感好在周边区域都有一定的名气。

  由于南壮区长时间受罂粟荼毒,在实现全面禁种后,针对罂粟的“替代种植”也成了南壮区的当务之急。根据地理环境,“替代种植”项目也分成两种方式种植,首先是地势相对较缓、道路相对平坦的区域种植甘蔗,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全区甘蔗种植面积达3000亩。其次是地势高、道路坎坷的地方,比如常箐山乡,则选择种植雪莲果,当前也有了一定的种植规模,但价格方面相对较低,倘若销路稳定价格也能稍微上涨,或可有效解决山区经济困乏的当务之急。另外,由于当前受经济困难和山区难发展的影响,多数居民选择举家迁移到外地务工谋生。为应对人口严重流失问题,南壮区政府选择了在接近坝区处划地建村,免费给予区内村民使用,意在挽留更多村民,减少人口流失,同时,新建村庄也欢迎更多有意在南壮区落户的外地居民定居,新落户后划分的土地仍是免费使用。

  南壮区农业经济作物种植是多元化的,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只是由于当前交通、电路、讯息的多重缺陷,导致南壮区的农产品很难有市场,其次是对于当前的作物种植、收割等各方面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难以更大规模地量产。因此,当地民众同样希望地方政府能够搭建一个农产品交易平台,再通过引进专业技术、招商引资建厂等,解决产量和销路问题,进一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记者 段晓菲)

BR8A0230.jpg (29.34 KB, 下载次数: 59)

BR8A0230.jpg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s://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