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转帖)一个中国雇佣兵在缅甸的真实经历 [打印本页]

作者: 庄周梦蝶    时间: 2016-4-27 06:35
标题: (转帖)一个中国雇佣兵在缅甸的真实经历
     尽管当时我顺利入伍,但这并不等于真的入伙
  时间已过去了一年,一切看来还没能回到正轨。我(本文口述者曾在缅北当雇佣兵)有时会恍惚,对现代社会有些陌生,就像一滴油,再不能融入过往的生活的水中。但每当到夜深人静,我常常会梦回缅北老林,想起五年的雇佣兵经历,想起那里发生的一切。
  缅北人称中国人为“达号”,达是尊称,号指汉人。在缅北,达号非常多,但大部分属引浆卖车者流,不直接跟军队,毒品接触。像我们这样的,真不多见。
  2009年12月29日,我几经周折,抵达位于缅甸某帮首府的某帮连合军总部所在地,成了某帮联合军4某某旅的一名普通战士。在缅北诸多地方武装中,某帮军的实力算是不错的,北部有4个旅,中央炮团以及总部的各个直属单位,南部有5个旅。
  尽管当时我顺利入伍,但这并不等于真的入伙,某联合军给我发了两套军装,安排完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后就不理睬了。我后来才明白,这是某帮军考察雇佣兵的惯例,某帮军一般对外来新兵有所防备,所以先对他们“放羊”一段时间,只要不外出,没人管你。据我观察,以往大多懵懂无知的外来青年来到缅北,部分是冲着当雇佣兵的神秘色彩而来,以为这里可以恣意享乐,顺便发财,但来了之后,90%的人呆不了一个月就跑了。
  缅北武装的基层和防守阵地没有土木建筑的固定营房,房子是用竹子和茅草盖的,几个人或十几个人住在一块,除了能遮点雨,其他条件谈不上,电视也没有,只能偶尔听听收音机,夜里除了头顶上的月亮和星斗,手电筒成了唯一的光源。我刚入伍时(2010年),某帮军一律每月发40斤大米和50元人民币,扣除菜钱20元,实发30元,到了第二年,每月涨到150元,扣除菜钱50元,实发100元。
  这与网上流传的“缅北雇佣兵每天500元”的说法大相径庭。实际上,缅北雇佣兵的待遇远不如当地赌场的保安,在某邦首府,一般工资水平是每月500-700元人民币,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如在建筑工地,月薪1000元左右,而在赌场里做保镖,月薪可达2000元。

  缅北地方武装部队中,战士和干部同薪同酬,区别只有生活条件的好坏。平时军队里的伙食就是大锅菜汤和饭,俗称玻璃汤,部队里每周杀一头猪,每个战士也就分到二三两,还包括猪头猪杂,平均下来,每个月能吃上2-4次肉。为了改善伙食,不打仗时战士们的枪弹都用来打猎,初春万物复苏时,战士们一般选择晚上打猎,打到的松鼠,野鸡,猴子,山猪什么柃回来,洗干净去了皮,在火上烤熟了撒点盐就可以吃。
  缅北地方武装还给战士们过儿童节,因为有很多十一二岁的童子军,个子不及步枪长,兵龄却有好几年了,到了这天,部队都会批一笔钱下来,给他们买一头猪或一些零食。
  直到第二年,我成为缅北某邦军的教官时,生活条件才稍有改善。缅北武装生活条件虽苦,但在这里能接触到实枪实弹,能吃饱饭,我就满足了。某邦地方民族的人有的当了十几年兵,论体能等步兵基础技能,我无法与之相比,但我有自己的优势,我自幼钻研通讯技术,又当过电子通讯技术员,可以把以前学的理论付诸实践。
  与缅甸政府军对峙的某邦军虽兵强马壮,有的旅还有装甲车,但对抗政府军仍无胜算,缅北地形复杂,多为山林,对于寡不敌众的地方武装而言,最佳的战斗方式是因地制宜,用遥控炸弹杀敌于无形之中。
  缅北多雨潮湿,远程爆破装置需要安装防水结构,以保证其安全性能,不至于自爆伤人。当地人文化水平低,爆破装置不仅要简易,还要经得起他们野蛮的操作。我所做的遥控炸弹试验效果很好,威力不小。某邦军意识到这东西的好处,让我集训所在的营,后来发展到给整个战斗骨干培训遥控炸弹爆破课程。等本旅的培训结束后有转到其他旅继续培训。
  让我不满的是,每年我要倒贴五六万元人民币给部队,大部分用于远程爆破的装置研究。而小气的某联军更是抠门。不曾给过一分钱的津贴支持,不过随着遥控炸弹的不断完善,其功效获得大家认可的同时,战士也开始接受我。我从某邦军普通战士晋升为某旅的旅部参谋。
  
  缅北人最大的缺点是不爱学习,不愿思考。缅北的地方武装虽然称为冠军队,但是一支真正的军队不仅是组织意义上的,更是有技术性的队伍。很多缅北人当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兵,都没有基本的军事常识,能粗略看懂地图的人在一个数千人的旅里都是九牛一毛,有的人背了几十年的枪,对口径,弹道,射表全然不知,对于战场作战,也只会打群架,从不考虑战场组织,作战预案,火力搭配,因此纵使他们人再多,也只能借势死守,或者打打游击。
  在缅北,毒品是随处可见的“日用品”,山区,村寨的小卖部都会暗中销售它们。这里吸毒成隐的人比比皆是,路上看到那些面歪嘴斜,口齿不清的人多半是因为吸毒把脑子严重烧坏,基本等同废人。
  大部分流浪者跑到缅北淘金的最终目的就是吸毒,这里10元钱一颗的麻古(兴奋剂),可以卖到三四百元。雇佣兵中,手段高一点的就和当地人一起帮毒枭或做私人武装护送贩卖毒品。
  缅北地方武装几乎没什么医疗后勤条件,毒品就是治疗一切伤痛的“灵丹妙药”,军队虽然不会公开发放,但这东西随处可以弄到,军队处理“瘾君子”的方法,也只是抓去关上几个月,期满就释放。
  
  缅北人是“油瓶倒了都不扶”
  五年中我体会到最深的恐惧,是2010年,某邦面临跟政府军开战的时候。我做了所有准备,甚至去尝试了毒品。之后,我在自己的背包里面准备了一些锡纸和一小包麻古,以防战时之需。那次战争打的很激烈,我的策略和遥控炸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打退政府军的进攻后,甚至听说部队的大头目要见我。
  在缅北五年,某邦军方面已无战事多年,战士们无所事事。只要事不关己,缅北人是“油瓶倒了都不扶”。有一段时间,我在前线阵地营部驻守,没几天,就在营部周围捡到好几个弹夹胸挂,上边的帆布没破,只是旧了点。但凡遇到诸如此类的事,我就不禁想问,以你们这样的条件,有资格这么浪费吗?
  在我看来,缅北是文明的沙漠。文明产品一旦落入缅北人手中,就等于开启了报废倒计时。缅北人手机很少有能用超过一年的。不仅使用上极其粗暴,如若出现小故障,他们就找把小刀开始乱撬,乱敲,哪怕是诺基亚手机也扛不住这般野蛮操作。
  我觉得,缅北的社会百态跟当地百年以来的鸦片种植生活生产方式有很大关系。鸦片是懒庄家,不需要管理维护,烧荒后种子撒下去,便可坐等收货。缅北人的鸦片种植塑造了他们的社会人格和观念,慵懒,散漫和不思进取。
  2013年8月底,在我当雇佣兵的第五个年头,我向某联军某旅提出请假申请,说家里有事,要回去一趟(这是雇佣兵脱离部队的常见理由)。大家都明白,我去意已决。回国后部队来过几次电话让我回去,并承诺一定高薪和各种优厚的待遇,我都婉言拒绝。

  中国雇佣军历来充满神秘色彩,他们在官方资料中并不被承认,但有心人不难发现,在全球动乱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周边国家,权利与利益的厮杀中不时闪过中国雇佣兵的身影,其中又以缅甸北部地区为甚。
  这些来自中国的雇佣兵们为缅甸各种地方势力、民族武装,甚至大小毒枭服务,而其生存及发展状况鲜为人知。
  “雇佣军”在英文中是“唯利是图者”的同义词。从古埃及时代开始,雇佣军就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以“战争”、“冒险” “杀戮”为职业,开始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战争舞台上。
作者: 他在果敢    时间: 2016-4-27 17:17
缅北人民相比国内,教育等各方面落后了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4-27 17:57
说到了 很多实际问题 啊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4-28 10:31
马马虎虎 发表于 2016-4-28 09:30 AM
此帖较之原文删除太多,可谓舍其精华,留其糟魄。原文发表于一年前,引起较大的反响,缅北某民地武抗议后, ...

原文有不??发来看下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4-28 11:04
马马虎虎 发表于 2016-4-28 10:51 AM
原文我没有保留,有人的博客里还有,原文大约是去年5,6月份前后发表的,具体时间记不清了。作者是09年9 ...

似乎很多人和同盟军意见不合闹翻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4-28 12:05
马马虎虎 发表于 2016-4-28 11:51 AM
我找到原文了,发在这里合适吗?原文会让热情支持缅北武装的支持者泄气!

你自己觉得啦,我是觉得 ,有争议才有进步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4-28 12:30
马马虎虎 发表于 2016-4-28 12:21 PM
我也赞同你的观点。不过提醒你,做好被上级批评的准备。

又不是我 发的,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4-28 12:45
马马虎虎 发表于 2016-4-28 12:40 PM
上级找不到我,只能找你代我受过。

上级是 什么,我 不认识 啊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 14:31
马马虎虎 发表于 2016-4-28 10:51 AM
原文我没有保留,有人的博客里还有,原文大约是去年5,6月份前后发表的,具体时间记不清了。作者是09年9 ...

原来是他呀,知道这个人。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 17:00
马马虎虎 发表于 2016-5-1 04:27 PM
是匪徒2,后来也有个假冒的。你应该不知道的。不是深圳冒险王。

这两个人我都听说过,只是没有接触过。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s://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