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雨季,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季。为确保民众饮食安全,有效预防蘑菇中毒事件发生,第一特区卫生部门特此就野生蘑菇安全食用相关事项通告如下。[color=rgba(0, 0, 0, 0.9)] 本地区常见可食用野生蘑菇包括: - 鸡枞(Termitomyces) - 红菇(Russula) - 奶浆菌(Lactarius)等 部分可食用蘑菇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及其他营养成分,对健康大有裨益。然而,不可食用的蘑菇会导致中毒,因此务必谨慎食用。
具有以下特征的蘑菇通常有毒: 1. 菌盖下有白色菌褶的蘑菇。 2. 菌盖和菌柄呈鲜红色(或其他鲜艳颜色)的蘑菇。 3. 菌盖上有鳞片的蘑菇。 4. 菌柄上有环状菌环(像戒指一样)的蘑菇。 5. 菌柄基部有菌托(杯状物)的蘑菇。 蘑菇中毒的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胃部灼热感、腹痛、皮肤变色、腹泻、血压下降、意识丧失,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还可能出现幻觉、精神错乱、极度嗜睡或肌肉无力等症状。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尤其应当注意,蘑菇中毒可能对其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重要安全提示:** 切勿食用不熟悉或从未食用过的蘑菇; 严禁采食农田或近期喷洒过农药区域生长的蘑菇,这些蘑菇可能已受化学污染。 对疑似有毒或无法100% 确定安全性的蘑菇,视为有毒蘑菇处理,绝不食用; 毒蘑菇的外观可能与可食用蘑菇非常相似,采时需谨慎。 即使是可食用的蘑菇,若过量食用,也可能引起呕吐或腹泻等不适,因此应适量食用。不存在一个只长可食用蘑菇、不长毒蘑菇的特定地点。 鉴于蘑菇中毒可能危及生命,第一特区卫生部门敦促广大民众: 1. 务必严格遵守以上信息; 2. 一旦出现蘑菇中毒症状,必须立即前往就近的诊所或医院接受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