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即果敢民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在中国国内,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但在果敢则不同,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只是因地域的不同,所以庆祝过节的方式也就不同。
在果敢,火把节分为二十四日、二十五日两天。很多人家都是在二十四日这一天过节,但有的人家则不同,是在二十五日这一天。如李姓、鲁姓等人家就是在二十五日这一天。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李姓人家都是在二十五日这一天过。因在果敢的李姓支系较多,又有“香油李”、“金构李”等……细节区分。所以在我的印象中,又只有“金构李”这一支系过的火把节是在六月二十五日。
火把节当天,所有人都放下了平日里要忙的劳动活,外嫁的女儿也会在这一天或提前一两日回娘家过节。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所以女儿嫁后就很少有时间回娘家,只有在节日里才会偶有回来。而在火把节,大多外嫁的女儿都会回娘家,因此也有人戏称火把节为“姑娘节”。
在火把节开始前的一两日,每家每户便开始忙活起来,准备着节日当天所需要的物品。而在节日的一这天,根据人家的不同,有的杀猪宰羊,而有的则是杀鸡。当然,无论是杀猪还是宰羊,鸡是少不了的。首先将鸡杀好后整只放入锅中煮熟,待熟后,盛上一碗饭,倒上一杯酒、一杯茶、点上一把香,拿上杀鸡时准备好的“血钱”(钱纸)到庙里“贡献”。庙里的仪式完成后,又回到家里的“天地君亲师”牌位前“贡献”。事毕,又重新准备三碗饭、三碗菜(肉)在家“贡献”,接着烧纸钱、磕头,最后准备一碗“水饭”拨出家门外。此时,整个火把节当天的仪式过程也就完成了。剩下的事就是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享受这个因节日而团聚在一起的幸福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