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自《后汉书·公孙述传》】次年,隗嚣向公孙述称臣。骑都尉荆邯眼见汉光武帝刘秀即将平定东方,很快就要向西方进军,于是力劝公孙述主动进取争夺天下: 战争是帝王的重要工具,从古至今概莫能例外。当年秦朝衰亡,天下豪杰并起,汉高祖刘邦既无家庭背景,又无现成地盘,在战争中从底层起步,奋勇搏杀,多次战败险些丧命。但是打了败仗就重新集结部队,伤口好了就继续挥兵恶战。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因为以生命为代价挺身向前争取成功,比后退逃避自取灭亡来得更值。 隗嚣遭遇天赐良机,割据雍州,军队强大,士人归附,威望影响全国。此时,更始政权动乱,天下再次陷入无政府状态,百姓盼望救星。隗嚣却不利用这大好时机争夺天命,反而退守雍州搞什么“和平发展”的把戏,推崇文学,尊敬淡泊无为之人,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对刘秀势力搞低三下四的“和谐外交”,装模作样自以为是周文王再世。结果,让刘秀无需顾虑关中和陇西,专心致志地向东方用兵,占有了天下的四分之三。 而今,刘秀已让雍州有地位的人全都心向东方,如果派遣密使招诱心怀二意的人,天下的五分之四就会落入他的掌中。若再进一步向天水进军,隗嚣势力必将土崩瓦解,刘秀便将控制九分之八的天下。 现在我们只占有梁州一州之地,既要支撑皇家和政府开支,又要维持军费战费,会导致人民负担沉重,生活穷困,人心不服,这样难保不会发生类似王莽政权自己垮台的危险。 我的看法是,应该利用当前天下还有希望,豪杰还可招诱的机会,紧急动员发动邦内精兵,命令田戎将军顺长江东下,进据江陵,利用险要地形,建立坚固防线,并向长江中下游广大的吴、楚地区发出号召,这样定能得到长沙以南各地的响应。命令延岑将军北出汉中地区,争夺关中长安周围的三郡,截断刘秀西征军的后路,便可挽救天水和陇西的隗嚣集团。这样一来,必可震动全国,造成有利形势。 公孙述向领导层征询意见。博士(即智库人士)吴柱说:“当年周武王造商纣王的反,曾在孟津举行阅兵式,八百诸侯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一样的心愿,但周武王还是没有立即兴兵,而是收兵还朝,继续等待天赐良机。我没听说过没有盟友而敢远征开拓疆土的。”荆邯说:“你睁眼看看,刘秀起家时连一寸地盘都没有,带着群乌合之众,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到之处便立即平定。现在不赶紧利用时机从刘秀手上抢下一部分来,却反而坐在这里空谈周武王的理论,本质上正是隗嚣效法文王对内维稳,对外和谐,搞得山穷水尽的那一套。” 公孙述认为荆邯说得有道理,便想全部动员北部边疆的屯田官兵和从外地投靠来的部队,让延岑和田戎兵分两路,并联合汉中的割据势力。但本土人和他弟弟公孙光都认为不适合动员全国军队远征,一决成败,坚决反对,公孙述便作罢了。延岑和田戎也几次主动请缨,也因受猜忌而未被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