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旅此次作战路线方向并不陌生。早在1969年11月以后,集结在勐既和周边的江西江东部队就对这个方向举行过规模很大的作战,但是并不奏效。从勐既开拔至小孟波,再上到黑桃青,转向打了南庄自卫队,未成。李发明自卫队留下一具尸体其余全数借夜色撤出,这支自卫队后来先后在大莫宜,腊戌等处守备。当时路经黑桃青,107营曾驻。还在街上宿营一夜。3营某连向长青山石门坎运动,在抵达山顶前遭遇狙击,3营牺牲一名(雷国强,印尼侨生)遂撤下。杜士元曾经描述石门坎地势险要,道路陡峭,说通往顶峰高地(据点)有一条类似岩石甬道,敌人在此扼守,无法上前。
那一次南庄之行还有伤员。为减轻部队负担,总部人员自告奋勇负责护送这位伤员。从山上下来到小孟波,山路崎岖草深路窄,大段路程一副担架只能前后两个人肩扛。山路经过大部队踩踏,尤其泥烂路滑。真不知道是怎样把伤员挑下来的。抵达山下后发现自己肩头脖颈间都磨烂了。觉得很害羞,怎么这么不经扛?还遮起来不让旁人看到。
整个勐既时期隆外是上下南扎拉公路,西至登尼,东去纳迪的必经之路。而小孟波周边部队来往上下非常熟悉。南扎拉公路乃至登尼一度都在303部队活动范围内。(2旅此次战前集结地曼姥,笔者待了一个多月,是一个景色绝美的高地景颇寨)后期由于失去勐既坝区,这个行动自由不复存在。则2旅这次开进抵达实际上已经插入敌军防区。
11月23日,2旅特务营1连将对长青山主峰双肯山(标高2186)实施攻坚。敌掸1营一个排,自卫队一个中队收缩在此。
王云峰当时是副排长。他说:
一营在我们先头打常青山,到主峰已经打了两天。最后用上了特务营。决定迂回敌侧后。
主峰周围悬崖陡壁,没一棵树。下面是壮观的大烟地。大烟好得出奇,拳头大小的烟包。大片大片大烟杆竟然长得没人高!
上午杀猪吃饭,我们在窝棚杀猪。李学云来凑热闹。我排是突击队,还加炮连。李学云显得很反常,他平时懒散,人称“八戒”。这一天兴致勃勃上手做菜。
临战干部配置:突击队排长李学云,张明东连长,孟荣成指导员。
双肯山下有一个小山包。我们上了小山包。炮连隐蔽架炮。突击队在大烟地隐蔽上,一直摸索到铁丝网前。(笔者注:张明东应是突击队队长)
太陡的峭壁!我一手持枪,一手抓住岩石,抠入石缝间。(攀爬这样陡峭的绝壁)这本身就是奇迹。我们攀援悬崖绝壁,一个接一个,略微展开,以保证攻击时火力奏效,一直摸索到距离敌据点前沿30来米处。准备向敌据点攻击。
敌人只发现正面炮兵打炮,阵地上乱。
下午6点正攻击。麻糯营长在炮阵地打出信号。炮兵和突击队同时开火。炮兵打得太准了!步兵冲击不能有间隙。步炮紧密配合,不可思议的。炮兵一打响,我们就开始攻击,几乎是前后同时。炮一响步兵就冲上去,我们看得清清楚楚,炮弹就在20,30米前落地!
一手开枪,一手攀爬!我右手肘关节处受伤。我是在第一道篱笆这里中弹的。枪掉下来了,好生奇怪。血流下来,感觉是热的,才发现自己受伤了。手臂中弹没有力气了。第一道篱笆突破后,敌大势已去。8分钟打下据点。上去了两个连干,两个排干,全部负伤。我们上去仅一个排。毙敌30余。(笔者注:云峰所说击毙敌军数似有误,据总部报出数据,此战击毙敌军17名,伤敌8名,俘敌25名)
攻下阵地,后续部队一拥而上,红旗飘扬,举枪欢呼。站在长青山最高峰上,只见红日西落,大批俘虏在眼皮底下。(笔者注:上到阵地上的除了特务营还有一部分1营和3营的班排。打扫战场收容俘虏)
此战共阵亡四名,我记得其中三个人姓名——李学云,董勒弄(芒市景颇族小伙子),王新全(权?腾冲人,班长)余加胜屁股负伤,他是连副指导员。
云峰还特地提到:“打下双肯山主峰阵地后,有情报说一股敌人从勐既进了小孟波。”
李启生所在炮连参加作战。他说李学云是被炸弹或者火箭筒致死的。则可能是误伤。整个人发黑变形,都认不出来了。而临战前见到时,学云对启生等人还笑言道,这次得抽上“卡邦烟”了。(笔者注:指打仗缴获缅军香烟)
以下摘自笔者当时笔记:
2旅20(日)开始占领了常青山。
23(日)攻占常青山双肯山据点。
特务营有一份《战斗在常青山上》的作战逐日记,记不得是谁写的,但后来辗转来到笔者眼前,居然抄了下来。里面记着:
23(日)双肯山毙敌17名,俘虏25。缴获各种枪支几十枝,电台两部,50炮1具,表2块,播话机(应作报话机)一架,各种子弹3000发。
(11,23,一连今天下午四时半对双肯山守敌发动了攻势,仅七分三十秒,一举攻克了常青山上最后一个敌点。傍晚,全部占领了阵地。毙敌13名,俘敌25名,全部缴获)
括号里应该是补充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