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林枫 于 2017-4-12 03:27 编辑
中国与缅甸10日签署《中缅原油管道运输协议》,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当天对记者说,该石油管道将很快开始运行。这一协议被视为缅甸总统廷觉本月6日-11日对中国国事访问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中缅石油管道起于缅甸孟加拉湾沿岸的皎漂马德岛港,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缅甸境内长约770公里。它的建设开工于2010年,2015年竣工,但由于合同细节存在分歧,这一石油管道一直未能投运。
4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欢迎仪式,欢迎缅甸总统吴廷觉访华。
缅甸的政治变故拖延了它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但是并没有改变两国对这一合作的客观需求。中缅大型合作项目之一莱比塘铜矿项目一度被搁置,后来得以复工。中缅石油管道项目是最终得以回到原有规划的另一大合作项目。
目前密松水电站仍处于停滞状态,刘振民表示双方已经就该水电站达成基本协议,但双方尚没有就该协议的内容对外说明。
总的来看,中缅石油管道投入使用,标志着中缅合作的整体格局恢复了一大半,继续保持这一恢复态势是目前中缅双方的共同愿望,也被广泛看好。
缅甸在军政府时期曾奉行对中国“一边倒”的政策,军人执政结束后,直到民盟上台,一些分析认为缅甸将出现倒向西方的相反“一边倒”,然而那种情况并没有发生。
中缅经济合作的确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休克”,但随着缅甸国家利益意识和全面发展经济愿望的重新觉醒,它从新角度看到的中国仍是对缅甸走向繁荣至关重要的国家。
民盟从反对派变为执政者,承担起发展国家和改善民生的责任,新政府的对华政策非常务实、友好,中缅关系作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得到有大量措施跟进、而非仅仅口头的延续。
中缅关系的变故与接续构成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缅甸是近年来中国友好国家中政治变动幅度最大的国家,也是一度被议论“背离中国”最多的国家,它暴露出中国过去对外合作方式的一些脆弱之处,但它也验证了中国的真实吸引力。
中国对外合作的确建立在互利共赢的理念之上,而决非帝国式的扩张,所以它最终经受住了大多数外部政治变故的考验。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有风险,发展很快的中国对外经济合作这些年也交了一些“学费”。然而中国迅速成长为对外投资大国,我们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关系大大增加了内涵,我们收获了更多,与各国共赢的主张填充了真材实料。
如今“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广大国家中受到越来越积极的响应,有了过去的大量经历,中国社会的视野更宽阔,悟性更深厚,操作也更加准确。我们真心对外开展平等互利合作,而且不说空话,脚踏实地,这一切注定会得到外部世界的积极回应,现实的情形在逐渐印证这一逻辑。
中缅有胞波之情,这决非只是口号。中缅的互联互通注定会越来越紧密,短期的障碍会一点点消除,时代有一支无形的手在做这种推动。从军政府到民盟执政,缅甸实现了历史的跨越,中缅友好合作关系穿越这一激流沉淀了下来,唯一的原因是它系着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石油管道开通后,每天都能有二十几万桶原油从马德岛港输送到中国,中国进口原油的输送方式多元化了,中东部分原油可不经过马六甲海峡直接到达中国。缅甸则每年都能收取原油过境费,还可下载200万吨原油,石油管道的维护还给当地提供了工作机会,这样的双赢落到了实处,清晰可见。
接下来,2013年就已建成的中缅天然气管道一直处于运行状态,但面临着效益问题;中缅最大合作项目密松水电站能否重开建设,尤其备受关注。我们相信,全面恢复中缅经济合作的政治确定性基本有了保障,下一步要解决的是种种技术性问题。希望两国合作的技术因素也与时俱进,帮助中缅友好多修正果。
缅甸内战真正幕后黑手曝光:中国南海有麻烦了
谈缅甸之前,先简单说一下马来西亚的问题。2016年11月19日,马来西亚数万黄衫军在吉隆坡举行反政府大游行。照例还是喊一些老掉牙的反腐,民主,自由之类的口号,其目的还是为了推翻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原因嘛也很简单,纳吉布亲中。
最近纳吉布开始学菲律宾的老杜,和我们又是签经济合作协议,又是买巡逻舰,顺带还发了一篇批评美国的社论,这让美帝十分不爽。更重要的是,中马合建皇京港,这是美帝无法忍受的。
中缅铁路与油气管道将会受到内战影响
美帝这是要给新加坡出头吗?显然不是。皇京港作为马六甲最大的港口建好之后,新加坡的战略意义将大幅下降。届时,美国再在新加坡驻军的意义也就不大了。从美国衰退的趋势看,皇京港建成之日,很可能就是美军撤离新加坡之时。
所以美国才在皇京港奠基的同一天,搞了这么一出反政府游行。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昨天文章所说的,我们建皇京港不是为了挤死新加坡。真要挤死新加坡,搞点经济制裁更直接,见效更快。我们这是为了帮助新加坡摆脱美帝控制。
马来西亚发生的事情,是南海局势发生变化的表现。美国在后退,而我们在前进。缅甸战火重燃,也是这种局势变化导致的结果。据央视消息,11月20日凌晨,缅北勐古、棒赛、105码、木姐县辖区等多地发生武装冲突。
11月20日当地时间2时40分许,果敢、德昂、若开和克钦四家武装近十个混合营的联合部队对缅军在勐古地区的勐古城郊、棒赛、彭线、木姐等多处驻点进行围点打援。缅军99师与克钦6旅爆发激战,截至上午8点,战斗仍未停止,中国畹町等地百姓可以清楚地听到枪炮声。
清晨时,缅军支援路线已经被联军切断,驻地缅军因后勤补给不力,收缩至坚固防御据点垂死抵抗。目前,同盟军及联军部队已占据重要军事位置,并已筑好工事,正在对缅军驻点发起新一轮攻击。
和缅军发生冲突的是缅甸民族地方武装,简称民地武,分为大大小小十数支力量。缅北不是现在开始打的。从去年初缅军进攻果敢开始,断断续续就没有停过,当时也写过几篇分析缅甸局势的文章。很多人认为民地武是亲美的,是美帝的棋子。事实是这样吗?
去年美国在南海闹腾的是比较厉害的,缅北局势也是缅军先挑起事端进攻果敢。而当时民地武方面显然在避战,在避免事态的扩大。果敢都快被灭了,也没人帮他出头。如果说民地武是美国的棋子,那应该帮着把事态扩大化的,对不对?
缅甸民地武
如果美国真有能力号集各路民地武组织和缅军发生大规模也应该去年,而不是美国在南海影响力大幅衰退现在。很显然,美帝控制不了民地武。
事实上,缅北冲突是缅甸官方没有给予少数民族平等待遇导致的矛盾激化。比如缅甸的果敢族并不是被缅甸官方承认的法定少数民族,连个身份证都没有,你让这十几万黑户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呢?这合理吗?缅甸政府还经常派兵进剿,给果敢人民减减丁,顺便捞取点政治资本,这正常吗?
缅北冲突实际上是官方民族不平等政策导致的
另一方面,美国这几年一直在缅甸搞什么“民主典范”计划,在缅甸政坛和军方培植了一大批亲美派。这些亲美派受美帝指使,主动激化民族矛盾,希望通过引发冲突来破坏中缅合作,在我国周边制造紧张局势,进而搞乱中南半岛,搞乱南海局势。
在8月份召开的“21世纪彬龙会议”上,缅甸政府只给了最具实力的民地武组织佤邦非正式代表身份的观察员身份识别牌。这就证明了缅甸不管是政坛还是军方的亲美派对于解决问题都没有表现出诚意。
昂山素季上台后,虽然希望推进缅甸民族和解进程,但是她手里没有枪杆子。而前一段时间,作为缅甸军方的实权人物三军总司令敏昂莱访华只是说“缅方感谢中方长期以来给予的宝贵支持,以及为维护缅北地区和平稳定发挥的积极作用。”,
并没有积极表示缅甸军方要做些什么来实现和平。敏昂莱虽然表示了愿意同我国合作的态度,但显然谈的不怎么好。
昂山季素有意和解,但是手里没有枪杆子
至于敏昂莱是自己有过分的想法,还是压制不了军方内的亲美派,这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是会谈不及预期,缅甸民地武肯定是清楚的了解到的。既然和平乞求不来,那就只能以斗争求和平。
所以我们看到,这次数支民地武联动,一改往日被动挨打的的做法,出手就是狠招。而缅军则外无强援,内有掣肘,自然是出处被动。只要民地武能打掉缅甸亲美派不自量力的想法,则缅甸和平稳定可期。
此次民地武装出手极狠
这也符合我们的利益。因为现在局势已经发生变化,美国影响力已经在消退,缅甸政坛和军方都有亲美的举动,那么也不妨让民地武打一下。
这也是一种大国战略,没必要我们亲自动手嘛,自然有人会去办。我们是倡导和平的嘛,是缅甸亲美派不要和平嘛,那就让民地武打掉了捣乱的亲美派好了。只有这样,缅甸民族和解才能真正实现,缅甸才会真正实现和平稳定,中缅经济合作也才能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