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6月3日讯(记者:高风、文成举)昨日,在果敢县党委及同盟军后勤相关人员的陪同和配合下,由爱心人士(笔名:行先生)捐助的爱心车队前往中缅边境果敢难民居住地发放大米,行先生捐助的大米共运送出去4车,约6000斤。陪同一起前往难民居住地的还有爱心人士行先生的朋友薛先生。由于在出发之前相关人员就对当地难民群众发出过接应通知,当捐助车队赶到驻地时,百姓们已经等候在那里了,并为捐助人员准备了茶水。经过一番准备后,捐助人员开始为难民群众发放大米。捐助活动在计划和条理中进行。据悉,行先生此次一共为果敢的难民群众筹备了善款八万多元(人民币),预计购买大米四万多斤。
据了解,现居住在边境线上的果敢难民还很多,居住点较为分散,昨日前往难民居住地,该区域的难民基本来自东山区的印信村和芭蕉水村,期间,出于对缅军的恐惧,没有人敢回去过家里。
据难民居住地的难民群众讲述,现在他们只知道村子已被缅军霸占。在难民居住地,生活上主要依靠果敢县政府和同盟军后勤处,还有就是给中国一侧的居民打工。虽然所挣到的钱不多,但是在这艰苦的日子里,他们不会错过任何一份有收入来源的工作。目前为止,仅依靠在当地打零工并无法维持生活,主要还需外界援助。
对于许久没有得到大米援助的难民群众来说,爱心人士行先生的此次援助,无疑成为了难民们炎炎烈日中的一滴甘露。
负责协助工作的相关人士说:“由于之前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为了避免一些麻烦,所以不得不采取新的措施,我们将难民捐助行动暂缓了一段时间。我们非常感谢爱心人士行先生此次对果敢难民群众进行援助。
据统计,昨日车队运送和发放的122包大米帮助到了120户难民群众约800人。往后的几天里,捐助行动还将继续,本站也将继续对捐助行动进行跟踪报道。
本站代表果敢的难民对行先生以及帮助过果敢的爱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爱心人士和果敢县党委及同盟军后勤相关人员行走在前往难民营的土路上,虽然路途坎坷,却挡不住爱的脚步。大爱无疆,离难民营越近,众人的爱心情结便越强烈。他们就像爱的天使一般,为饱经苦难的同胞们带来了一线曙光,带来了大爱的温暖。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看着大家的到来,这个难民家庭的小朋友好奇地打量着面前的陌生人,眼睛里有一种讶异的神色。他那小小的人字拖放在一边,光着脚丫子踩在地上,天真无邪的样子显得非常可爱。也许他还不懂什么事,但难民营的生活将在他的童年中留下一段无法磨灭的记忆,他的童年因战争而被打上印记。战争伤害了所有深处其中的人们,也包括不谙世事的儿童。
战争无情地摧残着每一个果敢人民,被迫逃难的老奶奶,那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因为感受到了爱心人士提供援助时的那片爱心,而在此刻稍微有些舒开。
在一个窝棚下,一个果敢女子在打着点滴,身后是两个男人难展的愁眉。由于缅军的肆虐,他们有家不能回,只能选择茫然地过着没有方向的生活。
在发送大米的时候,一些果敢难民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就像阴霾了许久的天空终于有了一丝晴朗的迹象。爱心人士的到来,令他们非常感激,有一种雪中送炭的被安慰感。果敢难民同胞们虽然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但却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到他们那颗感恩的心,那份充满感激的情怀。
白天的难民营显得有些冷清,听说,青壮年基本上都离开难民营出去找活干去了。为了获得微薄的收入,以换取一家老小能够勉强免于饥寒的生活资源,他们只能出外帮工,哪怕报酬少一点,也只能别无选择地接受。
竹子和雨布搭起来的棚子,虽然简陋,但却可以遮蔽风雨,更可以远离缅甸法西斯军人集团的残酷迫害。对于难民们来说,这种很低的生活需求,已经能让他们有所欣慰了。相对于那些在战争中遭受缅军残害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家庭,这里至少可以远离伤害,让家人之间彼此不分离。
在爱心人士运送大米的车辆到来之后,留在难民营里的人们纷纷涌向车边,等待着大米的分配。他们在焦灼中熬过了许多个痛苦的日夜,此刻于他们而言,得到的不仅是物资上的支助,更是爱心人士那份前来抚慰战争创伤的温情。
青壮年们都出去打工了,难民营里显得有些寂寥,一辆摩托车孤零零地停靠在竹棚边,寂寞地等待着它的主人的归来。
此处难民营就驻扎在一个小山坡旁,这里原本是一片荒地,却因为邻居的战乱而迎来了些许的“繁华”。背井离乡的人们,就像被惊飞的鸟儿,终于在异乡找到了一枝可以暂时栖身的枝桠。
虽然难民营所处的位置比较偏僻,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也非常恶劣,但至少让流离失所的人们能够有一个落脚的地方,且远离了缅军烧杀抢掠、奸淫掳盗所带来的恐惧。这里虽然穷苦,但没有战争!
一处竹棚旁,两个老奶奶在说着一些家常话,或许是在述说着彼此的苦难,或许是在回忆过去的生活。战火所到之处,老人们也不能幸免。她们原本可以在果敢那僻静的乡下,享受儿孙绕膝时的天伦之乐,安逸地度过如黄昏一般谧宁的晚年,如今却因为出于对战争的恐惧,而不得不随着难民大潮,颤巍巍地踏上苦难的流亡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