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泛海一舟 于 2018-11-6 06:56 编辑
孙国祥同志:你好!
你作为资深外交人员,现在主管缅甸政府与民族地区武装之间的劝和工作,应该对缅甸各地的历史状况现今形势有请楚的了解。但你的行动,有点脱离现实,有点倾向于缅甸军方?我想指出来,请不要怪我多管闲事!
一、据我所知,缅甸的历史与现状如下:
1、英殖民之前,缅甸一直没实现统一,缅北自元明清之来都是中国中央任命的土司管理,缅族与其他各邦名义上是独立的。
2、1947年缅甸为了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联合克钦、郸邦、钦邦的领袖人物签订了《彬龙协议》,共同组建缅甸联邦(其中有的邦不愿意与缅甸共同组建国家,没参加《彬龙协议》),并且规定十年之后其他邦有权退出联邦。缅甸当局后来蛮横修改宪法,不许其他邦有权退出,缅北人民上当受骗了。从此由于少数民族人民的反抗,一直没有接受缅甸的直接管辖。矛盾冲突从此起而不能止。
3、值得一提的是缅甸军方夺取了国家权力,形成了军事独裁体制,推行大缅族主义。只有缅族有公民权利,其他民族没有公民权利,不平等相待;民族对抗和民族战争由此开始。缅甸70多年来的民族纷争,近60年的民族战争,一直延续至今,可见其中的不公正、不公平是由大缅族主义造成的!
4、缅军集团一直未能在政治上有效地统治缅北和其他各邦,缅甸联邦国家事实上未能真正形成,说明了直到现在也没有实现真实的国家统一。所以我们判断缅甸各方,不能单纯地看成一国的国内问题。从你的立场来看,你把他当成了正常国家的国内问题,是否脱离了实际?军方一直在军事镇压,征服,至今还未能征服!形成了当代世界时间最长的民族压迫和民族冲突。我们应该关注这个特殊现象,说明现在的一切军事镇压都是非法的!
5、上述的情况与正常国家不一样,正常国家的中央和地方是行政统一的关系,国民平等的关系。缅甸一直没有形成这样的统一关系。从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观点来看,缅军集团正在表演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角色,用武力攻占民族地区没有合法性。
6、理解中国历史上的传统东亚政治格局,才能正确理解当今缅北人民的历史由来。自元明清以来,中国在东亚广大地区形成了三层一体的政治管理体制。所谓三层一体的管理体制:指的是国内有两层管理体制,国外有一层管理体制,加起来是三层一体的管理体制。国内有两层一体,表现为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直接管理是省县直辖,间接管理是带有土司、千户、王府的自治辖区。表现了区域自治,这种区域自治是中华民族政治体制的伟大创造,它既不是殖民地也不是藩属国,是纳入国内行政区域的一种自治体制。例如当时的内外蒙古、西藏及青海四川藏区、缅北、云贵的一些民族地区等,都是区域自治地方。缅北自元朝以来,都以中国中央政府册封的世袭土司管辖,属于国内间接管理地区,虽然该地区一度脱离中央政府,但也一直没有形成独立国家,只以世袭土司的封号自主地存在。这种特殊的存在方式,表现了缅北各土司政权与中国的不弃不离关系。这种情况在英国殖民时期也没有改变。
藩属国属于国内管辖的最外层管理体制,藩属国不是当今的主权国家,中国作为主导国家与藩属国共存,有利于维护本地区的和平,藩属国也有维护本地区和平的责任。三层一体的东亚地区模式实际上是一个更大范围内的安全共同体,为维护东亚安全起了积极作用。
例如琉球是藩属国,二战即将结束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告诉蒋介石,中国可以管辖琉球群岛,但蒋介石过于迟疑、不果断,这事最终化为泡影。
7、根据缅北的历史状况,缅北各民族地区既然属于历史上的中方国内体制。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加入中国。缅甸自建国以来欺骗了各少数民族,不给他们平等的人权,实行殖民主义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少数民族至今与缅族不和,搞不到一起,在缅军军事镇压和经济剥夺面前他们几乎无法生存下去。所以当今克钦领导人甘双、衮莫表示缅北人民希望回归中国,是完全有理论依据的。我们应该考虑,不要再步随老蒋后尘,错失良机!
二是留在缅甸,必须要实行相对独立的联邦政治体制。因此,我们不能以正常国家态度看待缅甸,他的不正常就是以殖民主义来对待少数民族的不正常,因而我们应该以不正常国家来看待缅甸。与缅军集团划清界限,来决定我们的政策才是合理的。所以我们是否可以改变以前的看法和做法呢?
我们知道:准确地把握历史与现实,才能坚持公平与正义,以上的真实情况,我们的外交官和政府人员认识到了吗?我们的外交应该坚持对我方有利的适合时宜的决策,是否要改变以往的看法呢?
孙国祥同志:缅甸军方要求果敢、德昂、若开三家放下武器投降,你却要求和谈,没有公民权利、没有自由和自治的和谈怎样进行,难道你不明白吗?3·6时期的战争,缅军攻击红岩在先,由于红岩是弹丸之地,无处退却时才袭击老街在后,跳出外线作战目的是保往红岩,此举并无过错。你批评果敢军首先开火,与事实不符,不知为何?
二、我们要改变以往政策,其理论依据是“实事求是”
作为大国,道义和本国利益的考虑己不可避免;有了道义的立足点,才有正义之举。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是弱国,针对外国列强的围堵和遏止,提出了“不干涉内政”的政策,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毛泽东是个现实主义的,并且具有灵活性。不会陷入死般硬套局限。
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也具有现实性。“韬光养晦”是为了“有所作为”,没有“有所作为”,“韬光养晦”还有什么意义?邓小平时代的中国抓住了所有机遇,既避免国家危机,也实现高速发展。19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表现了邓小平“实事求是”的精神。
现在中国强大了,还拿着弱国心态不放,固守以往的政策不变,对不正义的“内政不干涉”,要笼统地不合时宜地“按既定方针办”,不符合老一代实事求是精神。中国现在需要主动,需要强势,而不是无能为力。要避免处处陷于被动的局面!
另外,按照当今国际惯例,与中国对等交往的应该是缅甸政府,不是军方,我方不必看军方的眼色行事。当然军方也不给你面子,还训斥你,你大人不计小人过,忍辱负重,难能可贵,我们也完全理解!
中国传统是个注重历史的国家,你目前的工作不仅仅只是现在,也是历史,让我们辨明事非,没有失误,为现在负责,也为历史负责,才是最重要的!
顺便祝你心情愉快!
泛海一舟:2017年4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