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缅甸而言,要结束内战实现永久和平有一个跨不过的坎,那就是佤邦。作为缅北实力最强的民地武装,佤邦一直是缅甸和平进程的重中之重。没有佤邦的参与,或者说没有消灭佤邦,缅甸的长久和平就不可能实现。也就没办法实现缅军将联邦政府转变成专制政府的野心。
缅军方和佤邦当局显然都是清楚这一点的,虽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签署和平协议以来,双方边界一直维持着表面的平静,但私底下的小动作从来就没少过。缅军的众多战略方针也都是围绕佤邦展开的,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实现了对佤邦的分割包围,取得了军事和政治上的主动权。但军政府的专制野心显然是不得人心的,他们的统治不断受到国际社会和缅甸正义人士的反对,为平息国内外的质疑,不得已把以昂山素季为代表的民主派推向前台组成新政府,自己把持军权退居幕后。
素季政府自今年3月上台以后,一改之前军政府的高压态势,强调为实现全国和平,要和各民地武装展开平等的政治对话,并成立了联邦和平大会筹委会主持和谈工作。但同时也肯定去年10月,军政府和部分民地武签署的全国停火协议,在此原则上,呼吁更多民地武加入这份不平等的停火协议,参与他们主持的和平进程。在宣传上,还不惜从废纸堆里翻出了作为缅甸联邦成立基础的彬龙协议。提出要以彬龙精神为基础,召开21世纪的民族大会,以实现永久和平,造福于民。
经过缅政府和各民地武装长时间的接触和努力后,联邦和平大会筹委会的工作终于取得了阶段性成就。其代表团在6月17号和最大民地武装佤邦的代表团在勐拉举行了会谈。并在18号首次和前政府一直不承认的果敢同盟军、德昂解放军、若开军,三家民族武装组织进行了非正式见面。之后佤邦和勐拉表示接受了缅政府发起的会议邀请,将派代表赴内比都与政府对话。
似乎一切都变得顺利起来,只等7月的民族大会在内比都召开,就可以结束缅甸长达60余年的内战,实现真正和平。然而现实果真会如此美满吗?从缅军年初以来的军事动向来看,只怕没那么乐观。素季政府作为一个没有军权的执政者,其实现政治承诺的底气也是值得怀疑的。从这种角度看的话,所谓的21世纪民族大会,就未尝不会是昂山素季配合军方为佤邦量身定做的一个陷阱。
在历史上,缅甸历届政府对协议之类的东西都是缺乏诚信的,这届能否例外只怕也有待验证。何况军方向来迷信武力,擅长的做法是先用谈判约束和麻痹民地武装,再集中兵力突然袭击,以军事手段解决对手。缅军在对付缺乏政治思想和外交理念的民地武装时,这招也屡屡得手,多次将对手玩弄于股掌之间,有效的压缩了众多武装的生存空间。现在他们虽然退居幕后,但要其半途而废,放弃二十余年努力取得对佤邦分割包围的成果,显然是过于天真的。可以肯定的说,在对付佤邦的问题上,缅军方会坚定维持他们一贯的政治欺骗加军事镇压手段,唯一的区别只在于动手的方向而已。
按5月底网上流传的一份缅军军事砖家论文《如何打败UWSA》中的描述,基本概括了缅军对佤邦在战术层面可能采用的手段。而在战略层面,缅军也已经做了充足准备,在南北佤和勐拉之间大量修筑工事,将他们成功隔绝开来。甚至09年的果敢战事,也少不了包围佤邦北面和削弱其后援的用意。虽然军方表面上在3月底把政权交给了素季政府,但年初以来的军事行动却并未因新政府出现而停止,他们先不断与克钦、若开等武装频繁交火,唯独在佤邦周边表现得相当克制。成功给外界造成一种兵力分散、无力威胁佤邦的假象,以麻痹佤邦和其盟友。之后又支持和北掸有亲缘关系的南掸邦军进攻德昂军,让佤邦的北掸和德昂之间心生隔阂,从战略上瓦解对手的团结。同时借果敢局势动荡在当地大量增兵,直接威胁佤邦北面。并对北掸不断施压,迫其放开进攻佤邦西面的进攻路线。加上南面原有重兵,一旦开战,便可以轻松达到南北夹击分散兵力,中央突破直入邦康的战术目标。
如此精心策划之下,要相信缅军会以平等对话的姿态来实现和平,无异于在与虎谋皮。在这个前提下,素季政府在实现国家和平与民族和解的名义下,主持所谓联邦和平大会的作用就值得怀疑了。而他们平时和军方表现出的矛盾,更大的可能也只是互相配合演的双簧,和21世纪彬龙会议的口号一样,只是用来迷惑佤邦的政治手段。其最终目的还是和以前一样换汤不换料,企图以军事镇压手段解掉决佤邦,为其实现军事独裁做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