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缅人大排华。1967年6月,在缅甸首都仰光发生了一次缅人排华反华事件,导致华人的地位一落千丈。6月22日,华侨学生因佩带毛泽东像章,与校方及当局发生争执。约有2000多缅甸人围困华人所办的南洋和华侨两所中学,袭击殴打学生。6月26至29日,约5000名缅甸人高呼反华口号,举行示威游行,并围攻袭击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以及新华社、中国民航和经济参赞处等机构,破坏建筑设施,捣毁新闻橱窗,杀害中国援缅专家刘逸。之后,他们还袭击了仰光华侨、华人居住区,抢劫商店,放火焚烧华侨公共建筑物,杀害了44名华侨。约有1300名华侨遭到缅甸当局的所谓“保护性”拘留,89名华侨被捕。为此,中国政府于6月29日发表声明:向缅甸政府提出严重抗议。10月7日,中国政府撤回全部援缅专家和技术人员;中缅两国冻结了相互交流。1969年,缅甸政府主动表示希望恢复两国融洽的友好关系,并随即释放了被捕华侨。1971年缅甸领导人访华时,对1967年发生的事件表示“深切的遗憾”。同年,缅甸政府成立了以外交部为首的专门委员会,处理在事件中被杀害的华侨善后事宜。此后,两国政府相互派出大使赴任。1973年,中国政府恢复了对缅甸的经济技术援助。总之,这次排华反华事件,不仅导致华人地位急剧下降,而且使华人在精神上受到重大打击,并对其生存和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在中缅人民友谊上蒙上了一层阴影,在华侨史册上留下了可悲的篇章。
究其排华反华原因,不外是说华人的生活比缅人好,华人剥削了缅人,这是排华反华的重要导火线,是反华排华的实质。我们通过这次观光采访,总的印象是:缅甸是个发展中国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潜力巨大。由于国家体制和长期闭关锁国,经济发展比不上泰国、马来西亚(这两个国家笔者都作了4周和3周的考察)。缅政府的机关工作人员月薪一般在4000缅元左右(每百缅元折人民币715元左右),一般高级机关人员6000元左右,等于中国机关干部老科员的工资待遇。华人的生活高于缅人,这是事实。笔者在三大城市走访了20多户华人,参观他们的家庭或别墅,全部电气化,室内装饰也算豪华,每户最少一辆轿车,多者三四辆。但与泰、马华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就轿车而言,缅甸华人基本上都购“二手货”。但是,华人的生活水平的确比缅人高得多(山区的华人大都无轿车,生活水平比城市人低得多),与山区缅人相比,更有天渊之别。
第三,华人大迁徙。缅人排华反华事件发生后,从1967—1970年,大量的华人逃往国外。在缅泰边界泰国一侧的难民村里,就收容大约1万多人。缅中边界的云南省边境收容了6千多人。其余大量移居澳门、香港、中国、台湾、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西欧。其中聚居澳门的缅甸华人在最高峰时达4万人,至今还有215至3万人。1979年缅甸批准其公民及家属出国工作和居住后,许多缅籍人出国,一去不返。1982年唯血统论和歧视非原住民的《缅甸公民法》颁布后,为移民浪潮推波助澜,出现大量移民。斯时,美国的移民政策却为缅籍华人移居美国提供了机会,每年给缅甸的移民定额是2万名。有些回到国内、港澳或其它地区的缅甸出生的华人,也可以利用缅甸的名额申请移居美国。直到1988年底,缅甸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华人的处境才开始好转,大规模的移民浪潮才暂告一段落。但近年来,缅甸的华人移民也越来越困难。主要是因为缅甸的经济状况和教育质量每况愈下,华人素质不高。例如资力、文化水平、谋生技能、刻苦耐劳和公共道德等,都不符合迁入国的要求。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有些人既不懂英语,又不懂汉语,迁入国把他们拒之门外。尤其台湾对缅甸华人入境限制特别严,甚至连赴台旅游也严加限制。还有好些人迁移到国外,因不适应紧张生活而动摇。缅甸人少,地大物博,虽难致富,但易谋生,不少华人又重返缅甸创业。
第四,华人经济大损失。在实行国有化期间,华人经济有两大损失:一是工商企业收归国有,经济上大崩溃;二是1964年和1985年的100元面额钞票停止使用(实际作 废),以及1987年将75元、35元、25元的面额钞票也作废,使华人遭受重大损失。有一位侨领推心置腹对笔者算了其损失账:1963年没收一间皮鞋店,损失折黄金200两(因币值变化大,以黄金折算);1964年停止使用100元面额钞票,损失折黄金200两;1985年又停止使用100元面额,损失黄金200两;1987年停止使用75元、35元、25元 三种面额的钞票,损失折黄金100两。以上合计损失黄金700两。
“政府有政策,华人有对策”。缅甸政府实行国有化,使华人生存和发展极为不利,为闯出一条新路,不少华人工商企业家,从城市转到偏僻的山村办企业。地处东北部东枝市的侨领谢先生,陪同笔者一行到离城150多公里的边远山村,参观其兴办的酒厂。他每月三分之二时间扎在厂里,城里人很多不知道他在那里办有企业。这间酒厂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工人少,经济效益高。据了解,不少工商企业家都走此路,使崩溃的经济走出困境,逐年得到发展。
三、 华人地位雨后初晴时期
从1974年至今的21年间,是华人地位雨后初晴时期。在这期间,中国领导人邓颖超、邓小平、李鹏先后出访缅甸,使中缅两国友谊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给华侨华人增添了一股无形的力量。因此,华人经济出现了“重起炉灶,迁回创业,多业发展,引进外资”的崭新格局。
一是抓机遇重起炉灶。1974年缅甸政府颁布新宪法,准许私人投资创办工商业。华人重操旧业,开始惨淡经营,逐步发展。截至1980年止,华人经营的碾料厂、制革厂、糖果厂、织布厂、塑胶厂、电器和汽车修理厂等小型企业已有1000余家。资本少则5万缅元,多则300万至400万缅元不等。但华人企业已今不如昔。据报道,缅甸全国共有41756家大企业,其中国营企业为1834家,产业工人186万,技术熟练工人46万,中等技术工人40万。华人在商业和服务业(特别是饮食业)方面发展较快。缅甸的华人杂货店有2000余家,餐馆2000余家。总之,华人资本正在加速发展。
二是乘开放迁回创业。1988年底,缅甸政府宣布全国开放边界。12月9日缅甸当局在仰光召开以华侨领袖、商人为主的座谈会,商讨中缅边境贸易、外国来缅投资及办工厂事宜。中缅边界开放以后,好些迁到外国的缅甸华人,乘开放之风,纷纷迁回原地创业。这样在缅甸的民间贸易市场内,中国商品所占比重从20%增加到60%。笔者在东北部边境市场巡视了一圈,大部分商品是中国的“广货”,尤其是公路上骑的自行车,都是“五羊牌”,可见“广货”在缅甸相当畅销。从缅甸到云南德宏州做生意的人,多是祖籍云南、两广的华侨、华裔。由于缅甸的贸易中心由南向北转移,在开展边贸中,祖籍云南的华人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曼德勒的地皮急剧升值,每英亩售价为150万缅元,比首都仰光的100万缅元还高出50%。缅北旅游和疗养胜地眉苗的地皮每英 亩高达1000万缅元。缅甸当局对边境地区华人的管制也有所放宽,例如,对一些非法入境,但已在缅甸长期居住者,经当局审查,弄清情况后,发给他们外侨登记证,允许他们依法继续居留,深受华人的欢迎。其实,缅甸政府不仅仅是边界上开放,在其它方面也是大开“绿灯”。这次在缅甸机场入境检查,基本上把皮包打开,给检查人员过过目,就放行了。到边境参观,坐一天车原有10多个检查关卡,现在一个也没有,如入无人之境。现在到缅甸旅游很方便,在北京有朋友,三天就可以办好签证手续;在云南边境办旅游也可很快办妥。
三是乘东风多业发展。缅甸政府允许私人投资工商业和实行边界开放后,为华人的经济发展从法律上给予保护,极大地调动了华人投资工商业的积极性。据了解,不少华人都向多元化经济行业靠拢,即工、商、金融、服务等业一齐上,好些华人还投资房地产业。尤其可喜的是,很多华人的后裔到日本、台湾、美国打工,积蓄一笔资金后,都在近几年回到出生地投资兴办工商业。这些后裔有文化、视野宽、胆量大,又学到了不少先进技术,他们在父辈的指导支持下,利用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华人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华人的经济地位很快恢复到50年代的“黄金时期”,并且超越了那个时代。可以预料,华人经济将成为缅甸的重要支柱,他们对繁荣缅甸的经济将作出重大贡献。
四是引进外资,大办企业。缅甸联邦自独立以来,一直以“中国模式”发展。但改革开放迟了一步,直到8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经验才在该国生根、开花、结果,尤其是边界贸易年年成倍增长。近年来,中国在电力、承建桥梁和卫星地面站方面同缅甸进行合作。中国援建的仰光——沙廉大桥和西安航天公司承建的卫星地面站工程收到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1989年12月,云南和缅甸签订了包括开采森林、矿产、加工玉石、生产服装、修建公路、发展旅游、开办工厂等11个项目的协议。1991年,中国有关方面派人进行实地调查,准备开发湄公河,发展云南、缅甸、老挝边界旅游等事业。然而,缅甸虽打开国门,但因能源、交通等投资环境还跟不上,对外资吸引力尚不大。特别是能源,以首都仰光为例,还存在市区轮流供电问题,因为能源缺乏,目前还难于大量吸引外资。 作者:罗英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