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明情怀 于 2016-7-10 19:27 编辑
(本人花了一上午的时间编辑以下文章,只有两个目的:1、丰富果敢咨讯网的内容,提高关注度,吸引更多的朋友来关注网站,关注同盟军,关注果敢同胞的生存和未来。2、给果敢和缅北的华人同胞(不仅仅是汉族,包括所有中华民族各族群)打气,虽然历史原因造成了现在缅北华人生存的困局,但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自1948年英帝国势力离开缅北至今,缅北各民族已在缅族人的欺凌下坚韧不屈的走过了67个春秋,未来的路还很长,仍会遇到各种艰辛困难。但缅北各民族在缅北已经生活了不止这几十年,都是生活了300年以上的时间,比美国建国时间还长。有的民族世世代代在这里生长,500年、1000年、2000年,甚至更久远,虽无详细的文字记录,但这都是事实。缅族人的法西斯式民族政策<搞民族歧视、民族清洗>加上《彬龙协议》这个陷阱,让大片缅北土地被缅族人蚕食。有压迫就会有反抗,缅北各民族的斗争是民族生存的正义之举。
老山战斗是1984年至1993年间发生在中越边境的一系列大小战斗的总称,其中以发生在1984年4月28日至7月中旬的“老山战役”最为著名。老山战斗总的来说是1979年中国对越反击式惩罚作战的延伸。越南于1970年代中后期实行了一系列反华政策,侵略占领柬埔寨、并侵扰泰国边境、大规模排华和其他亲华族群、全心投入苏俄<当时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潜在敌人>与苏俄南北战略呼应等原因,导致了中国1979年对越作战。1984年4月前的老山地区,就是越南对1979年作战报复性反扑侵占下的中国边境领土,中国当时结合此情况和国际环境(缓解越南对泰国造成的边境压力等因素),于4月28日打响老山等地区的收复战。面对自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小霸王”越南,“老山战役”更打出了中国人的豪气,战争强度和惨烈程度都让人目不忍视,整个战役中老山主阵地多次易手,反复争夺,多数时间掌握在中国一方,最后也被中国军队牢牢守住。老山战役中国方面一线战场布置了3万多的兵力,再加上同时期其它战场投入兵力和二线支援兵力,前线总兵力投入应该在5万以上,而战区兵力则在20万以上。越南方面一线战场布置了4万多的兵力,再加上同时期其它战场投入兵力和二线支援兵力,前线总兵力投入应该在6万以上,而战区兵力则在30万以上。这是严格意义上的大兵团作战,虽然战斗模式还停留在二战时的阵地攻坚战、火炮集群大火力压制的层面,缺少更现代化的打击手段,但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敢打敢拼,不怕牺牲的性格,打出了中国人用兵诡异,善用兵法谋略的特点,让外国军事研究者和潜在敌人不敢小视。下面是借别人的文章,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来介绍老山战役。 )
(本文叙述者原14军40师师长刘昌友少将,90年代戎装照)
老山首战师长刘昌友讲述“7.12大捷”,仅炮兵就消耗3400多吨炮弹 (老山战役图示,左上角为中国区域,图上显示老山主峰在国境线中国一侧,1979年至1984年被越军反扑占领)
1984年4月28日,14集团军40师师长刘昌友指挥他的部队,经过三昼夜的血战,收复了被越军非法占领达五年之久的我国神圣领土——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地区,并在此之后的数月内,击退了敌军数十次的反扑,牢牢地守住了老山,谱写了一部人民军队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为中华民族捍卫领土主权的历史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打最漂亮的就是“7.12大捷”。 (中越两国历史渊源,历朝历代界碑划定清楚,清末暗弱后,殖民地宗主国开始在一些广袤山区地段蚕食侵占中国边境领土,清政府无力反制) (老山战役打响,中国军队快速机动通过敌火力封锁区。本文选取图片均首选当时战场上战地记者捕捉的照片)
越军指挥这次反扑的是二军区司令武立,这个武立是个中国通,上世是五十年代中期曾在南京高等军事学院学习过。他和我们昆明军区前指的黄德懋将军是同学,对我军的战略战术可以讲是烂熟于心。越军非法入侵老山地区的五年多的时间,他苦心经营,把老山地区建成一个综合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带特点、现代化防御工事和火力配合,由王牌军驻守的强大战略支撑点。这家伙曾经在作战会议上吹牛:“如果中国军队攻上老山,我这个司令不当了!”但他作梦也没有想到,我只用了三天就把他那支曾经战胜过美军的王牌部队和永固工事打了个稀巴烂,收复了老山和松毛岭高地和那拉地区。 (众志成城,愚公移山。榴弹炮抵近平射,工事中的越军吓都要被吓死。老山战役中国军队这种不惧万重阻碍,誓死完成任务的决心,被称为老山精神,中国军魂。远处山峰应为老山主峰) (这是战争后期中国军人与老山主峰的合影,这名军人看装束可能是支前人员。从这张图片可以看到老山地区的地貌特征)
我军攻占老山、松毛岭等地后,越军先后组织了数十次的进攻,但都被我军击退了。大概越军高层和武立觉着这种“零打碎敲”的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想来个一战定输赢。拼血本孤注一掷制定“MB-84北方战役计划”又叫“北光行动”的作战计划(北光是越北的一个地名)。 (1984年后的中越边境战争,除老山外,还有者阴山等战场,中国一方也有称为“两山轮战”的,图片就是这一时期主攻部队的战前誓师会,可能就是老山主攻部队)
我为什么说他们是孤注一掷呢?首先看他们投入作战的兵力:此次“北光行动”越军参战兵力有4万多,有一些部队都是从侵柬兵力一线部队中调回的精锐之师,因而对我军形成1.67:1的兵力优势。大口径火炮为1:1.1(我方略占优势)、炮弹近10万发,这几乎是其国内大口径炮弹战略储备的一半。 对于这计划武立还是信心满满的,在5月25日的作战会议上他说:“各位,我们的作战计划是两侧牵制中间突破……我这个司令还是要当的!” 我们的部队也不是“吃干饭”的,通过各种侦察手段,已经明确获得敌军的动向,备战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从各种渠道得来的情报表明,敌人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日期已经迫在眉睫了。7月10日,军区前指又在磨山召开紧急会议,张铚秀司令员和军区的主要领导都出席了。马上可能就要开仗了,得先行一步,前指的会还没完,我就让师作战科长把师所属部队军政主官先叫到师指挥所等候。他们刚到不久,我和陈培忠政委就从磨山赶回了师部。在会上我传达前指的会议精神和敌情通报及我军最新的军事布署。为了对付越军的进攻,在船头地区(八里河东山、老山、松毛岭、那拉口子等都在船头地区内)。我军除了继续保持强大的炮火优势外,总兵力也达到3万人以上。我们师的任务是负责泸江以西地区的防御作战(即老山、松毛岭高地和那拉口子地区)。 这次作战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如果把八里河东山和老山作为船头地区的两扇大门的话,那么松毛岭、那拉山口就是这两扇大门上的门坎,没有门坎大门就关不上!越军肯定要在这里和我们死拼,对此必需要有充足的思想准备。而这一带的形地不如老山,不是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而是易攻不易守。根据各种情报汇总,敌人极有可能在这几天发动进攻。部队必须在11号凌晨前作好一切战斗准备,白天三分之一、晚上二分之一的战斗人员进入前沿阵地,其他人在掩体内休息。武立不是准备打三天收复失地吗?我们准备和他血战五天。具体兵力使用:119团打两天,撤下休整,由118团接替,118团已在曼文待命;118团打3天,休整后,119团再把三个营并为两个营再上(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可能马上为119团补充未经训练的新兵)。师里决定把直属队的驾驶员和其他后勤人员编为三个连,已在平寨展开军训,作为预备队。我们要坚决打好这一仗,不惜战到最后一个人,也不能让越军得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