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拂尘 于 2016-7-16 14:42 编辑
果敢人为什么不团结?
果敢民族的性格就像这个民族的“出生”一样急躁。“特殊人格的本质,是人的社会特质,不能割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毒品经济与博彩经济的影响下,许多果敢青壮年大都有个股子“暴虎冯河”之勇,而极少有“精卫填海”之志。他们声音大,表情狠,行为张狂,因为他们信奉的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江湖法则。赌博场上输赢成败立见分晓的行为模式,让他们形成了“尚勇”的性格。毒品交易中的暴利,让他们敢于以身试法,敢于偏向虎山行。因为他们深知“成则鸡犬升天”,风光无限,故而衍生出“与其贫困度日,不如放胆一博”的指导思想。赌桌上的不确定性,让他们养成了很重的侥幸心理和投机行为。博彩经济加上毒品经济最终形成了果敢人尚勇、善变,急躁的性格。
果敢人有句方言叫做:“不信干神”,大概可解释为“不信这个邪”。当果敢人咬牙切齿从口中吐出“不信干神”这四个字时,即表明其一往无前,九死未悔的决心。从好的方面来说这是一种“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气概,从坏的方面看,这是一句“鱼死网破,同归于尽”的狠话。然而,无数果敢人仅仅就因一时之气愤,而火冒三丈,一把怒火就将一世的英名给焚烧掉。
当果敢民族一次又一次因各种理由发生内讧而手足相残、同室操戈,作为果敢民族的一员,我们不禁垂泪扣问内心:“果敢人,你为什么不团结?”。
不团结的原因有很多种,诸如: 容不下他人,把别人的活路堵死,于是有人狗急跳墙——这是一种不团结的祸根;
看不得别人过得好,犯眼红病,于是有人成了众矢之的——这是一种不团结的病因;
为一已一家之私利,而不顾他人死活,于是有人打着“打土豪、分田地”的旗号闹革命——这是一种不团结的行为;
无论不团结的因素到底有多少,但团结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在集体利益面前无条件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果敢民族缺的就是这种奉献精神或牺牲。没有自我牺牲精神,要求绝对公平,这才是不团结的源头。目光短浅、心胸狭窄、自私自利、不顾大局、斤斤计较、有仇必报……也许这些只是果敢人不团结的原因之一吧!但是,如果只知道一味要求别人团结在自己的利益周围,而不肯给那些与自己打江山的难兄难弟分上一杯羹,团结只能是一块画在纸上永远无法充饥的大饼。
脾气火爆的果敢民族,很多时候仅仅为了逞一时之快,泄一时之恨,而置民族大义和人民利益于不顾。果敢人历来不缺为食亡的鸟、为财死的人,亦不缺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不缺想当几天玉皇大帝的孙大圣,缺的是敢用身体堵枪口的黄继光、敢拿身体炸碉堡的董存瑞。舍己为人或为了顾全大局牺牲自己的历史故事每个民族都有,好莱坞电影中塑造英雄时常用的桥段就是“某人会为了拯救更多的人而慷慨就义”,这样的影片无异是带有某种程度教育任务的,同时也是一种美国精神和价值观的输出。也许,果敢人不团结的病根就是心胸狭窄。历来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果敢人,艰难的生存环境不仅挤压着他们的生存空间,同时也将他们的心胸给压扁了,让他们变得短视和度量偏小。
“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它便表现为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习惯、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成为民族的共性,在生活行为方式上变成传统化和固定化。” 心理特征因其形成过程和变动过程都较为缓慢,所以也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和保守性。果敢有史以来就是以小农经济意识为主导的地区,靠着个人和家族成员的勤劳与勇敢,就能够很好地生存,包括后来的鸦片经济与博彩经济也是强调孤胆英雄,果敢人从来就对“同在一条船上”这个比喻团结的词理解得不太透彻,因为他们不像沿海地区的人为了防洪和出海必须紧密团结在一起,也不像其他部落民族那样,族中人员必须团结一心才能抵御外族的入侵。因此,许多人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果敢也没有巨大的天灾威胁迫使其必须拧成一条绳共同面对困境。
追溯果敢历史,不论是意图谋权篡位的土司族裔杨文泰,还是欲自立为王的黄大龙;不论是甘做缅政府马前卒企图掌控果敢的罗星汉,还是在缅甸共人民军中成长壮大继而夺取果敢军政大权的彭家声;以及欲依靠缅军夺回果敢土司宝座的杨振业;不管是借助佤联军兵力驱逐彭家声的杨茂良,还是后来依附缅军政府取代彭家声的白所成等等,细数果敢风流人物无一不是凭借外部力量成就自己短暂的辉煌。换言之,曾经叱咤风云的果敢“大人物”们,几乎都是以“联外压内”起家,从来没有“团结兴业”的案例。再加上“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大王轮流做”等观念,“出卖”与“背叛”这两个关键词,往往在非常时期被很多人当作成就“霸业”的法宝。于是,这世上也就有了一次又一次的惨痛教训而不知悔改的果敢民族。也许,对某些短视的人物来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才是他们永世信奉的真理。果敢民族因历史上屡屡发生大大小小的“内斗”事件而被外界讥为“一盘散沙”或“不团结的民族”,这是果敢民族的耻辱,每个果敢人都应引以为戒。
笔者认为,果敢要改变这不团结的劣根性,只有在每所果敢学校都开设“团结课”,即德育课,从幼儿班就开始加强团结观和民族意识教育。 “社会环境如果没有规范化的长期思想政治工作等宣传教育,人们的道德修养、思想认识便无法达到广泛明确、深刻,持久一致的效果。”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等社会各界力量应在意识形态上,加强关于理想人格、正确价值观的理论建设。积极着手建设精神文明,大量出版精神修养方面的书籍刊物,组织社会各界群众采取多种方式学习。
很多果敢人知道他们进可做缅甸人,退可做中国人(汉人或华人),“果敢人”或“果敢民族”只是他们临时的身份、短暂的寓所和前进的跳板,谈不上什么民族情感和民族未来。身为果敢人,应该清醒意识到,果敢民族的诞生就像人类的诞生一样,并非由他自己的意愿所决定。尽管有些人一厢情愿地把自己当作没有国籍的“中国人”,也有人不惜数典忘祖把自己变为满口缅语、一身缅装的缅甸人。但不管这些人愿不愿意把自己当作果敢人,他始终改变不了他是果敢人的事实。果敢人只有承认自己是果敢人这一事实,然后才会致力为果敢这个民族的未来寻求出路。但愿果敢青年能立足现实,立足自身,胸怀缅甸,放眼世界,在快速发展变化的国际社会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学识和人格修养,以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和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为果敢民族服务,进而开创果敢民族灿烂光明的前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