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汉勇士
知道果敢打歌是源于在野孤鸿君的一张照片,那时的孤鸿君兴高采烈的抱着一把弦子,刚刚学会果敢打歌不久吧。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整个人完全陶醉在打歌后的快感中,幸福而热情的样子,感染着许多人哦。 此后我就对果敢打歌有了兴趣。这个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竟是一天比一天浓烈。看见果敢乡亲在婚礼,节日上打歌的场面,由不得人不喜欢打歌啦。 相传,诸葛亮南征来到海拔两千米的果敢炮楼山,安营扎寨。感觉此山既有祥云缭绕,灵气又有仙气,便决定在此建炮楼,遗址至今还在。在建炮楼的间隙,为了让将士们生活不过于单调,诸葛先生学习汉高祖刘邦当年迷惑项羽的样子,叫将士们打着火把,弹起三弦,围着山头旋转,一边齐声高喊:啊数瑟呢瞧着,罗西瑟呢甩着。至今流行在缅北华夏故土的打歌,就是由此而来。在诸葛亮南征以前的几百年,汉朝的伏波将军马援就把现在的缅北收为了大汉疆土了。那时缅族还没有形成。
果敢打歌的历史可说非常悠久,传承了一千八百年了。说果敢打歌醉了华夏故土,那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经过岁月的洗礼和历练,果敢打歌日益丰富多彩。已经发展为软调,硬调和快速调。软调为慢步,硬调为快步,快速调则成了跳跳调。果敢打歌不仅歌好听,步子也走得很好看哦。伴着弦子的旋律,一摇一摆,一前一后,大家舞动的都很有节奏。不分男女老幼,围成圆圈亦可,自由穿花也行,人多人少都可以即兴舞之蹈之。异彩纷呈,如痴如醉。 果敢打歌歌词朴实无华,源自生活,劳作的描述,源自文化与天性,源自华人乐天知命天人合一的传统。而且打歌也不难:月亮粑粑月亮块,阿哥阿姐打歌来。不会打歌学打歌,阿哥咋摆你咋摆。 打歌作为群众性的集体文化活动,很有推广价值。一是旋律简单优美,一是老少皆宜,还具有悠久的历史。果敢打歌一定会走向更大的舞台,成为各地华人喜闻乐见的舞蹈音乐艺术。果敢打歌不失为华夏千年文化瑰宝。
我们一起感受果敢打歌这个天籁之音,地灵之舞吧!
火笼团团火笼团,火笼团转栽橄榄。 橄榄结子姊结妹,结子结妹结人缘。
哟呼嗨豌豆角,豌豆开花拣栗子; 豌豆开花拣栗子,啊数瑟呢瞧着,罗西瑟呢甩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