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王巡山 于 2017-12-10 16:19 编辑
近期缅甸的战火从缅北转移到了若开,似乎是缅军碍于压力而将战场远离中国边境一带,但为何这次雨季结束后将打击目标放在了若开军身上,这就值得细细推敲了。外界对若开邦的关注大多是从罗兴亚难民危机开始,这次大规模地制造族群分裂缅军可是出了大力,更是因手持简陋甚至原始武器的“罗兴亚救世军”让缅军第一次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很多反对缅甸军人集团的力量在“反恐”大旗面前选择和双手沾满鲜血的缅军同仇敌忾。
其实缅军不是第一次用这样的伎俩了,在2016年缅军大力对缅北克钦、果敢、德昂等少数民族武装进攻,使得“缅北联合阵线”的四家武装被迫反击,发动了11·20勐古战役,对缅军集团是一个不小的刺激。随后缅军利用其掌控的巩发党在联邦议会上将四家武装定性为“恐怖组织”,但以失败告终,不甘心的巩发党又在掸邦议会上“成功”将恐怖组织的帽子扣在了四家武装头上,不过这种做法从法理上又显得底气不足。
今年8月初缅军总司令敏昂莱率领缅军高级代表团出访日本,不仅会见了日本军政高官,还与促成此次出访的日本财团会长笹川阳平深层交流,甚至特别感谢了日本财团在克伦邦所做的贡献。8月底就开始出现手持原始武器的罗兴亚武装分子大规模袭击缅甸边防哨所的事件,随后事件升级成族群冲突,当地的印度裔也牵涉其中,缅军开始“反恐”后难民潮出现,但诡异的是缅军的军事行动不仅在冲突地区部署兵力,在远离冲突的其他地方也大规模调兵遣将。国际社会终于开始干预这场人道主义危机,各大国也就此问题制裁缅甸,昂山素季的荣誉光环被消耗殆尽,而缅军却不受影响正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推进。
缅甸的少数民族地方武装中,最年轻的当属2009年在克钦独立军帮助下成立的若开军(AA),从总司令通米能当时带着31个人(路上被抓了5个)前往克钦独立军营地,到发展成为两万余人规模的组织,中间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与其说通米能的个人号召力强,不如说他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和民心所向。若开王国被缅甸贡榜王朝在1784年所灭后,仅仅几十年时间又被英国殖民统治,1948年缅甸联邦独立,若开邦作为缅甸七省七邦之一被纳入其中。但由于大缅族主义的抬头,缅军对其他民族的压迫使得各民族纷纷成立武装反抗,若开解放党/若开解放军(ALP/ALA)也在克伦民族联盟(KNU)的帮助下于1968年成立,但该组织被缅军打压后曾两度解散,最后在2012年放弃武装斗争与缅军签署了全国停火协议(NCA)。虽然若开抵抗运动趋于低谷,但随着若开军的诞生,若开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长期处于缅军压迫中的人一旦觉醒,爆发出来的能量是可观的,要知道若开军的军费来源基本来自捐赠。因此对于若开军的做大,缅军如同后院起火,必欲除之而后快。缅军在政治上设置陷阱,想利用罗兴亚问题把若开军拉下水变成“恐怖组织”,但在罗兴亚危机期间若开军坚决不主动开火,加上外界强力介入罗兴亚危机,使得缅军这一阴谋流产,随即开始军事打击的老手段。
由于缅军集团长期的倒行逆施,除利益集团外的民众都对若开军给予同情和支持,因此缅军难以在短期内将若开军击退。但缅军集团会利用大国重要通道心理,威逼利诱外界支援,如连通印度米佐拉姆邦至缅甸若开邦实兑港的加叻丹多模式交通运输项目(KMMTTP)正处在交战区域,缅军必定会以若开军威胁邻国大通道为借口从印度获得各种支援。此外由于缅甸联邦中最有复国条件和民意基础的也是若开邦,因此万一若开邦真的脱离缅军控制变成高度自治或走向独立,那么对于其他民族邦也是一种鼓舞,如此一来缅军多年来逐步蚕食分化瓦解其他民族地区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缅甸联邦一旦真正实现联邦制,缅军一直为之努力的“第四帝国”梦将破灭,而这不是缅军集团愿意见到的,因此可以预见的未来,若开邦不仅会成为缅甸的又一处“火药桶”,还会成为缅军集团勒索大国的“摇钱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