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员:王子瑜
好的作战指挥员遇到突发情况时,通常会让子弹飞一会儿,才会做出指挥决定。做为观察员,同样需要冷静地让新闻“飞”一会儿再提出自己观察所得,方能不被乱象和表象迷惑双眼。
本月,缅北爆发的“1120”战役,是缅甸近三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一天之内相继爆发11次战斗,木邦南木度大桥和贵概与木姐之间的大桥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多条道路受阻,炮弹落入毗邻棒赛的畹町中国境内,大批难民涌入中国……同一天早晨,五六个不同地区相继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战事震惊全缅朝野,也让全球各大媒体对此进行争相跟进报道。有的关心战事为什么会发生?有的关心战争何时会结束?有的关心参战各方的战略意图。于是,各种各样的战事背景解读和前景预判纷纷应需而生,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笔者自设功课观察缅甸政局已有一段时日,自然要来谈谈此次缅北“1120”战事的所见所感。 民地武首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联盟 11月20日,从凌晨2点开始到中午,克钦独立军、德昂民族解放军、若开军和同盟军四家武装以联军的形式袭击缅军驻木姐105码、彭线、贵概、大勐宜、棒赛等地的各个据点和警局。这是民地武历史以来首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军事联盟,以往虽然在新闻报道中看到民地武组成各种不同的“联合阵线”但大多有名无实,或无疾而终。而这也就是导致缅军日益鄙视民地武,并长期凭借一招“哄一家,打一家”的简单分化术,将众多民地武玩弄于股掌之中。 假如民地武早在2009年88事件爆发当时就已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联盟,那么缅军在之后的岁月里也就不敢这么肆无忌惮地“一会打这家、一会打那家”制造一轮又一轮的人道灾难。然而,缅军未免也太太太不把民地武当回事了,最终在其压迫下一部分民地武为了自卫而结成了真正的军政大联盟。换言之,把民地武由单指变成了紧握的拳头的是缅军。“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历史的必然,只是这一天显得有些姗姗来迟。如果说“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对于承受半个多世纪内战之苦的缅甸国家而言,无妨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或许唯有在狂风暴雨之后,缅甸人民才能真正长期拥有明媚的阳光、蔚蓝的天空以及享受和煦的微风。
长期习惯挨打的民地武,首次主动出击 民地武一直以来对缅军持有一种奇怪的战争理念,就是“坚决不开第一枪”。或许是他们自觉师出无名,又许是担心招致缅军疯狂打压,又或许是抱着侥幸偏安一隅的心态,总之,这是一种“挨打者更高尚”的心理。但这种心理却导致缅军得寸进尺步步紧逼,导致民地武错过了许多有利战机,同时,也导致民地武的战略布局非常狭小。假如不是受制于这种思维,民地武群起围攻缅军的战例或许早就写在史册里了。“1120”战役是长期习惯了挨打的民地武头一遭跳出以往狭隘战略思维,破天荒主动出击。并且一路凯歌高奏,打得缅军惊惶失措。当然,这也是缅军长年鄙视民地武的结果。不论战局结果如何,“1120”民地武主动出击的意义,将改变民地武的某些惯性思维,开辟新的斗争模式。 唯我独尊的大缅主义导致战争无可避免 缅军方似乎依然坚信“唯有武力可以统一缅甸”,同时也高傲地认为“缅甸是缅族人的缅甸”,因此,一直深陷在“大缅族主义”的缅军和缅政府,始终把民地武当作“不配享有自治权利的破坏和平分子,以及国家统一的绊脚石,而坚决予以打击”。狂妄地认为:“落后的山地原住民就该乖乖臣服做二等公民,接受缅人的霸权统治。”于是,除了想方设法进行打压、控制和愚弄之外,他们在思想和心灵上从来没有为民地武准备真正权益对等的谈判桌。关于上述情况,民地武是感受得到,也有切身体会的。25日,缅北联合阵线发表声的明中,有一条足以证明这一点,声明对大缅主义者喊话道:“只要你们继续采取大缅族主义统治缅甸其他民族,那只会让战火持续燃烧,革命行动不断涌现。”综上可见,大缅族主义思潮才是真正引发缅甸长期动荡不安的根源。
大缅主义终将缅军“塑造”成公敌 缅军被四家民地武联合围攻的新闻,无疑向外界透露了一个信息——缅军正在堕落成公敌。一二个人反抗他,或许是那几个人的不对,但如果绝大多数人都反抗他,那么就是他长期压迫别人所导致的。换言之,是大缅主义者的专横跋扈在缅甸全国制造了20多支民族武装。
外界许多媒体似乎也开始渐渐看明白——所谓的缅甸“国防军”原来只是为缅族利益服务,压迫其他民族的军队。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媒体在报道“1120”战事时开始使用“缅军”这一称谓。而不再将其称之为“缅甸政府军”。虽然,这表面上是一次语言习惯和措词的改变,但事实上这是在解构缅军的合法性。同时,这也是一次革命思想的胜利,一次群众政治觉悟的提升。
民盟当局陷入思维定势,使缅民族和解之路倍加坎坷 佛家云:“凡人为果,菩萨为因”。但奇怪的是在佛教国家成长、并笃信佛教、又攻读哲学的昂山素季对缅北“1120战事”却只究因果,不探其因。21日,总统府发布的紧急声明中,一如继往地把民地武定性为“破坏和平进程的罪人”。昂山素季在23日以和平中心主席名义针对缅北战事发表的声明中,依然把这场内战的责任推给了民地武,同时,仍旧寄希望于用那份被大部分民地武拒绝了的“NCA停火协议”来解决民族武装冲突问题。局势已经演变到这般田地了,昂山素季却仍“天真”地把“NCA”奉为解决缅甸武装冲突的圭臬?她在声明中呼吁:“要以灵活开放思维解决问题”,但她自己却依然迷信“NCA”是解决停战问题的良方!可见,这位一度被缅甸人民寄予厚望的民主女神已陷入了某种思维定势。也许,国务资政对民地武的了解仅仅是通过巩发党和军方情报局提供的资料,而没有自己的信息渠道。试想,民地武之宿敌所整理出来的关于民地武的信息,怎么可能对民地武毫无成见呢?通过这种渠道所了解的民地武焉能不有失偏颇呢?但看昂山素季的言论日益与缅军趋同,似乎铁了心的要按缅军炮制的解决方案解决民族问题。 由于民盟缺乏与民地武打交道的经验和获取第一手关于民地武的信息,最终导致,昂山素季渐渐表现得与缅甸军一鼻孔出气。每每有内战,民盟政府要不默许缅军为所欲为,要不就是把罪责推给民地武,对缅军所发动的军事行动从来都是不置一词。显然,以昂山素季为首的民盟当局不仅已限入了某种思维定势,对缅军的信任度也远远高于民地武,最终导致缅甸民族和解之路倍加坎坷。
民地武战略意图关乎政治权益 所有的军事行动背后都有一个政治动机,民地武此次对缅军发起的联合军事行动,其战略意图备受各界关注。有人认为同盟军为了收复勐古,有人认为此战是在为克钦军和德昂军的军事压力解围,也有人认为是帮助同盟军光复果敢而进行的声东击西,也有人认为这是政治博弈的白热化……。笔者认为:此役不在于抢占城池,而在于制造政治影响,迫使缅军和缅政府不得不郑重考虑敞开政治对话大门,认真研究新的停火方案、出台新的政治协商对策。利用国际国内社会舆论压力,敦促缅军和缅政府开启真正的和平进程,开启真正的政治协商之路。同时,也有意凭借战斗成果为民地武在未来的谈判桌上增添政治筹码。 实现停火,民地武和广大民众寄希望于中国 战争是人体绞肉机,是摧毁经济建设的杀手,是制造人道灾难的魔鬼,没有人喜欢战争,包括很多参战的将士们。因此,和平是人心所向,是大势所趋。可是,总有那么一小撮人企图通过战争来彰显自身重要性,或通过战乱来牟取政治利益。因此,缅军未必愿意接受中方的调停。而中方历来惯用的对缅外交策略,未必能理顺缅北这团乱麻。但无论如何,大家都在祈祷战争早已结束。动荡不安的缅北对中国百害而无一利,愿中国政府能发挥大国应有的影响力,成功参与调停缅北的武装冲突,早日帮助缅甸全国实现长期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