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果敢资讯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亚细亚的孤儿愿金三角地区的民众生活安康幸福      彭少林2.9战争距现在已经三年多了,希望果敢同盟军早日实现理想!      亚细亚的孤儿願金三角無戰事      如来过段时间就是春节了,我在此提前祝福果敢人民新年快乐,愿缅北早日结束战争,祝愿缅北人民早日过上和谐、平静、安居乐业的生活。      铁甲宝宝新的一年祝同盟军万事如意,远离弱智和骗子!      齐天大圣祝果敢资讯网全体员工新年快乐      齐天大圣祝果敢同盟军全体官兵新年快乐!      果敢精英将士们,天冷了,注意保暖。祝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早日光复果敢,恢复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施政权利,还果敢百姓一个太平、安逸的生活。      果敢精英祝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全体同志身体健康,天冷了,你们要照顾好自己。祝你们在2018年拿得更好的战绩,愿早日光复果敢,还果敢百姓一个太平、安逸的生活。      野人胜利永远属于正义的一方      林枫祝愿:果敢资讯网的全体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感谢你们提供这个资源丰富的平台。      华敢怒寒流来临,注意保暖。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言语愿同盟军早日胜利,带领果敢百姓走入新的时代      缅北风马牛祝贺《果敢咨询网》现在影响力越来越大了,因此也成为了缅匪汉奸水军的眼中钉肉中刺,要时刻提高警惕。      AK7N33祝愿缅北地区早日结束战争 安居乐业      果敢那点事儿祝各民族大团结万岁,加强法治,依法处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小枫的使命你们还好吗?我尊敬的同盟军战士们,入冬了记得照顾好自己哦!      缅北山鹰希望同盟军日益强大,尽早将缅寇逐出果敢,实现汉人汉果。也希望缅伪水军谣棍能被依法惩治,还我网络清静。      奋战守孤城果敢加油!同盟军加油!      奋战守孤城果敢加油!同盟军加油!      中文注册坚持就是胜利!      任剑挥果敢加油!同盟军加油!      如来在中秋节来临之际,我谨以一个普通中国人的身份,向缅北果敢地区的普通百姓送去真心祝福;祝愿缅北地区早日结束战争,祝福缅北百姓早日当家做主,祝福你们身体健康,安居乐业、      野马还我果敢河山。      长风破浪还我果敢河山。      剑指外戚相信中军,各路英雄,正在行动中.好好配合就是.我圆了我的从军梦,我算是个军人了.给你们敬礼了      野子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齐天大圣祝缅北的各民族武装早日取得胜利      果敢资讯网心若在,梦就成!      果梦心若在,梦就在!相信我们果敢会有梦想实现的那一天!      能文能武战士们加油      彭少林湖南人民永远支持果敢同盟军!!!      凤凰山上无凤凰内地新学期开始了,不知果敢学制可与内地同步?希望果敢的学生们能在没有枪炮声的环境中多多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长身体,长知识,长见识。      华敢怒考完了,改放松下了 ,下学期加油。      务农我们会走过去的,一切的困难都会过去,我喜欢一个国外人写的词: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愿与风尘附感谢大家关注果敢,对果敢难民提供帮助!      夫子果敢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在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过程中将铸就不一样的历史新闻篇章。      夫子果敢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在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过程必将铸就不一样的历史新篇章。      凌靖相信民族革命会取得最终胜利,相信同盟军在建辉煌!      务农你们是汉族人民族也是华人、果敢人们的英雄,你们是果敢这个地区最伟大的革命主义部队。      务农我知道果敢民族一定不会被缅军集团所控制,还有那么几个在奋斗中,说明果敢民族总有一天会从世界跳出来。相信收复果敢不是一个梦,它将会成为果敢民族的信仰。      务农你们的努力不会白白浪费的,相信人在做天在看,缅甸大缅主义的实行实在是不复合他们的信仰。      果敢资讯网感谢大家的关注和对祝福台的使用,祝福台更新重装过后,又上线了!     
查看: 208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果敢新政治史.彭(1)[转]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1217

帖子

4882

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48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8 15:0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果敢新政治史.彭(1)

     一九四四年(即民国三十二年)一位有名望的历史学家罗香林氏在他的《缅甸果敢土司之认识》一文中写道:

    “土司问题,与边疆政治,关系至距,而滇缅交界地之土司,则国人尚鲜为注意……民国三十二年五月,适果敢土司杨文柄先生,以赴义抗日,间关来渝……余特往访问,所谈果敢景况,及其家世源流,颇有为国内学术界所不详者,爰摘要纪录,并勘以史书所记明季桂王遗裔留缅事,以证杨氏所谈非虚……

    杨文炳先生此次与伊子振声同来。观其状貌,当纯为汉人血统……据云:伊家上世,原居南京应天府上元县柳树湾大石板,始祖高学分随桂王由榔,辗转入缅。随居果敢。代为土司,地位如县长之类。高学传杨映自高学至文炳,凡十一传英。文炳今年四十七岁,兄弟三人,文炳,文灿,文雄,父为春荣,祖为国华。其他各代名讳。文炳有六子,振才,振声(曾至仰光留学)振祥,振辉,振鑫,振铭。自高学传下,人口今约百家,多以种田为业,商人次之……全果敢土司所属约七千五百户,汉人占百分之七十五,此外则有山头,猓猓,栗粟,崩童,摆夷等部族,以崩童为较多。摆夷自称为歹人。果敢今有学校五十所,皆以中国文授课,果敢今属木邦范围。

    桂王家人及其部下,为清兵所迫,留居腾冲,南坎,孟文……盂养,盂连,猛拱……,果敢汉人除杨家外亦多为桂王所部苗裔。又桂王部下,留落泰国者亦不少。诸地汉人,语言习俗,与中国内地相同,尤以江西(苏?)南京之官话极似。果敢依旧历过年,其拜年,闹元霄,与内地相同。二月八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诸节景亦相同。六月十四日为火把节,甚为热闹,七月半为中元节,举行祭祖典礼。其余中秋,重九亦同。过年时,亦贴春联,其土司署有古对联,文云:“自愧筹边无善策,惟期合邑庆升平。”

    杨氏墨世为果敢土司,其先人春荣曾于戍申年参加同盟会,国父策动河口之役时兵败粤党人雷德禄,粱定初曾率溃卒三十余人,退出河口,绕道走至果敢。春荣为之收容。春荣之弟春浩,曾至广东,随从中山先生致力于革命工作。民国九年,中山先生委之为某路司令,至十八年春浩卒于果敢,其革命精神,颇为果敢人士佩服。

    文炳日常操中国官话,亦通缅英,与摆夷语。子振声且通缅文,英语亦精。文炳认英人治理土司,向取怀柔政策,民事纯任自治,唯刑事则稍过问。英人治缅,虽法令甚多,然对于果敢,及其他土司,法令仅十条耳。即欲于土司境内增税筑路,亦须先得土司同意,土司不允,通常多不举办。但其本人,甚恨清代交涉缅事者,如曾幻泽与薛福成之无识误事云。果敢土司自来布告,皆用中文,至今未改。今果敢已通行中国邮政,自滇寄信,可由镇康转果敢也,要之内地人士,如到果敢,不特不知其与内地有何分别,抑且称增其民胞物兴之怀也……”

    一九七九年二月,有另一位果敢人士对张来耘谈及果敢野史。此君就是果敢地方政府长官,(即缅共领导的果敢县之付县长,彭部骨干)杨忠义(又写杨忠喜)。当时他由果敢至东北军区总部协助后勤部工作,在邦桑小住。一日小聚后,兴致起,谈起肚中许多故事,他引忆果敢史事更是眉飞色舞。杨君说:

    “果敢本无汉族(与罗香林文相悖)现在大新寨附近,以往是一个近万户的崩龙族,大部落。这个部落在最盛时期,曾出兵征服了南伞的汉摆夷部落。(汉摆夷又称旱摆夷,即傣族或掸族的一个分支。来耘认为可能是异化了的汉裔,如几百年前因战争,改朝换代,徒刑,屯边而南迁的汉民族)后又有回教徒入侵,一度占据了崩龙部落。至今在大新寨一带尚有回教徒墓遗址许多。而崩龙大族则向山区迁移,赶走了原先的山地居民山头即景颇族(克钦),占据了果敢的大半个山区。后来一个赵姓的龙陵汉民大族渡过怒江进入了现在的慕泰地区,与当地的傈僳族发生了冲突。

    后来不久,大概是在1850—1880年之间,清王朝前后两次派军进入大新寨一带讨伐回教徒,先来的是白旗营,后来是红旗营。战争持续了很久,且酷烈惨厉。在一次大屠杀中,就有数千回教徒被杀。清王朝控制果敢后,便收容各地汉族,组成当地“正统政权”。汉族的优先统治由此开始,赵姓成为第—代土司,后由杨姓篡位,杨姓是一生意人。果敢这个地方真是战乱不断,二次大战时,国民党军与日本军在滚弄作战,空前激烈,旷达数月之久。老叉寨、藤篾蓬、大明山这些地方都打过仗。缅军50年进入果敢,52年正式驻扎……

    果敢历来单行法律,有一部民间编篡的地方志。解放之际(指缅共武装力量占据果敢)土司家族全部逃亡。果敢共有十万居民,其中五万外逃,比如大水塘有400家,新街1000家全部逃往敌占区,流落他乡栖居异地,有的在腊戍,有的在大其力……现在果敢仅四,五万居民。”

    六九年年中对张来说,果敢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他是在去棒龙山的行军路上第一次仔细地观察过怒江以东的骇人山地。战友们告诉他说,你看那边的山,果敢地……那是个汉族地盘,却不是中国。当他看到第一批404部队人员时,竟无法想象这是一批缅甸的汉族人。有人直称谓果敢族人或果敢人,而不称汉人。这恐怕不无道理。当地不少人自称“果敢人”。张心想今后一定要去一次江东,去领略一下果敢这个神秘的山地。

    404部队两个营的主力以及4048营西渡贵概后,404军分区的宣传队也来到了江西地区,不久并入303宣传队。(107宣传队亦然)这是一批罗先老兵的女儿。她们带来了一支歌,完全是中国式的,而且也是404部队访问组的政工人员创作的。这支歌在果敢老百姓中广为流传。这支歌名叫“果岗(敢)升起红太阳”:

“果岗升起红太阳,
受苦人民把身翻。
马列主义大普及,
毛泽东思想来武装;
太阳就是毛主席。
救星就是共产党,
自从今日把身翻,
受苦人民见太阳。

人民政府是金桥,
核心全靠党领导,
共产党恩情说不完。
哎——人民江山夺得了;
入民江山牢牢保,
政权问题很重要,
掌权要用枪杆子,
枪杆全靠党领导。

夺权问题不容易,
掌权问题很重要,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阶级斗争要抓好;
哎——人民军队为人民,
坚决打倒奈温军,
人民政府为人民,
领导人民闹革命。

缅共是我们的大救星,
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领导我们闹革命,
指引我们向前进;
哎——革命路上永不停,
永远跟着共产党,
我们心中都有红太阳,
前进,前进,革命路上永不停,
我们心中都有红太阳。”

    果敢地方工作干部也曾在七0初到过江西小勐波地区,并和贵概地方人员开过会。张曾参加过一次,他把果敢同志在会上谈的问题列为以下九条:

    “1.了解缅甸共产党的性质,接受领导。2.接受毛泽东思想,为革命的最终目标而艰苦奋斗。3.奋斗终身,不能叛党。4.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工作斗争,以民主集中制,巩固党的领导核心。5.把党和革命的利益放在首位。6.树立群众观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7.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8.做一个爱国主义者,民族团结主义者。9.学习……”

    也许可以从这段记录中了解到缅共以及中共对果敢参加革命的人士的日常政治训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show

打赏列表共打赏了0次

cry
还木有人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1217

帖子

4882

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488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7-18 15:06: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拂尘 于 2016-7-18 15:07 编辑

    一九七0年二月十五日,张、阎带领东北军区宣传队接受上级命令从小勐波地区的曼姥克钦寨出发,前往果敢地区执行任务。这之前,由于宣传处长刘清一时冲动,批准了张来耘和阎生炳两位部下的求战,宣传队全队“下连队”参战,在允模战斗中造成两名女队员的轻伤。罗先极为恼怒,把宣传队放逐到小勐波地方作群众工作。曼姥是一个位于小勐波西侧高山上的寨子,它后依大山顶,面临怒江两岸的巨大山脉:棒龙山户基山巍然屹立,乍马山的鞍马形绝崖,累座山的孤峰,更远处甚至可以看到北边中缅边境的勐龙一带的山地,以茨竹寨后山为最高点,巨大的山屏似大墙,显示出国界线的一段走向;往东看,则是罗音塘那些形状奇异的山体。再往后看,便可以看到江东那些连绵不绝的宽厚沉寂的果敢山地,呈现出灰蒙蒙的轮廓。

    曼姥这个寨子后面有一处幽秘的大森林,张把这片森林称作曼姥山的山帽,因为从远处看,确实象一顶大帽子。队员们经常在森林里打柴。这里幽暗森然,粗大的参天大树到处可见,而且从无砍伐的痕迹,只有偶尔被雷击或是自然倒下的大树横卧其间。岩石,树干,泥地上布满了累年的青苔,终年潮湿。阳光透出空隙照入林间,更呈现一种神奇寂然。这阳光下的光彩,似金黄色,又似绿黄色,又如灰银色,还有一种紫辉色。林间有许多飞禽走兽,老乡说还有老熊,马鹿,麂子,甚至还有老虎。至于小松鼠,猫头鹰,野鸡,无名大鸟,更是时时出没。打柴人在林中唱起克钦民谣或是克钦语的有革命内容的歌曲,那声音由远至近,由轻到响,四处回荡,清晰无比。张在林中常想,这也许就是克钦民族的神话罢——山林,林妖,森林的精灵,山鬼,山狱之神。后山这一大片森林深处,寨民们是很少去的。在森林深处某个地方,供奉着克钦族的神灵,克钦族也称鬼怪,鬼和神都是一样的,都是无恶意的。但人要敬畏它,惦记它,祷告它。寨民们不经常去森林的深处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过多地打扰鬼神,所以张和他的部下从不去砍伐枝丫,而是遍地拾集一些干柴枯枝,单单如此,柴禾也是足够的。

    从一月三十日到二月十四日,队员们在曼姥渡过了两个星期牧歌生活:下山赶街,进山打柴,草地上排练,帮寨民盖新房,高高竹笆上烘太阳晒单被,入夜时分和老百姓一起跳“通嗄”。(即克钦民族乡村的圆圈舞)围着火塘宣讲人民军声明,颂赞毛泽东,德钦丹东,讲罗先的旧日故事。队员们在曼姥渡过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大家围着火堆取暖,听404宣传队小殷讲述怒江东岸,果敢地界以南的佤邦原始部落,他们击鼓为号,聚集寨民。张还凭着记忆力讲起了凡尔纳.儒勒的科学幻想小说。在曼姥张还和宣传处的张忠华(老兵,就是那个被认为在勐古后方有小偷小摸行为的)把八首克钦语革命歌曲翻成了汉语,歌词十分优美。

    曼姥对两个人来说,留下的是惆伥回忆:贵概姑娘瑞吉(老资格的队员)发现自己陷入了感情的深渊,她爱上了手风琴手朱海鹰!人们不知道这两人何时坠入情网的,至少阎和张没有及时发现。有一次入夜,不见了瑞吉,大家很紧张。结果在山林小路深处发现了她,她屈身蹲在地下,执意不要别人近身,一时不知是何故。后来海鹰赶来,他小心地俯下身说了些什么(说缅语)。张才似乎察觉了两个人之阊暗暗存在某种比较亲密的关系。他第一次领略到克钦族少女的强烈情欲。瑞吉是什么时候萌生爱情的呢?海鹰是八月间调到宣传队的,五个月左右的共同生活也许足以使两个年轻男女的爱心碰撞。在瑞吉眼中,海鹰是一个英俊的男子:他出身下缅甸工商业华侨家庭,自幼养尊处优,喜习音乐。他面容平静,表情中隐藏着微微高傲,肤色黝黑,是从小在山巴生活过的标志(有钱华侨往往在乡村建有农庄,称“山巴”)。四肢关节粗壮有力,手臂硕长,腰背略弓,体态优雅。瑞吉迷恋上了他……这恋情在她心中蕴酿越久,越狂热。她对海鹰必定有过暗示,而海鹰则有所暖昧,不然,姑娘是不会难受到这种程度的。海鹰怎么会一下子接受瑞吉的爱情呢?或许他也从心底喜爱这姑娘,姑娘火一样的恋情谁能防御呢?更何况海鹰也是一个感情丰富的少年。

    也许人们的初恋多半是不成功的,也许又是命运的安排。瑞吉不久接受任务去纳凯总部报到。张猜测也许会有一次攻打贵概的大行动——瑞吉是贵概人,通晓克钦,缅两种语言文字。后来才知道瑞吉调离东北军区,前往中国云南边境某地参加"缅甸人民之声"电台的筹建。并担任克钦语的广播员。刘清调离原职,也去电台担任负责工作。瑞吉有一次跟张队长下勐波赶街,一同返回时,用克钦语对张说:再聪明的人,也会走错路,吃吃橄榄果吧,又苦又涩,慢慢变得淡淡的甘香,回味无尽……当小队踏上赴果敢的长路时,海鹰默默地走在队伍中,队伍里少了瑞吉。他没有一点笑容,后来人们发现海鹰事实上体质并不好。

    二月十五日晨,由张来耘(队长)和阎生炳(宣传队指导员)率领的这支以女兵为主要成分的小队开始了它的一次单独行动。这支小队将渡过萨尔温江爬上果敢山地,执行一系列文艺宣传任务。

    当日抵达核桃青,正赶街子天。(此地又叫恶穷)在张看来,这个离长青山不远的汉族寨显示出某种“极阴暗没落”的气氛。他在当时日志上写道,汉族在这么一些角落竟然是这样生活的!山沟沟的猪狗般的生活,没有丝毫光明和进取的生活。历史仿佛滞止在横断山脉的一个肮脏的山沟里。张甚至认为这是一些该杀该诅咒的人类。他眼前这些同胞的面貌使他蒙羞,深深地刺激了他的民族自尊心。在日后漫长的岁月中,类似的冲击使张深为人类的缺陷而痛惜而悲伤,也使他少年时代蕴生的理想主义蒙上绝望孤苦的色彩。这是对人类厄运或个人灾难毫无办法,毫无回避退路的那种精神境界,就象一个略知地理常识的入,已经发现了火山地震的预兆,却不愿意躲避——因为躲避的举动会引起无知群众的哂笑和蔑视——宁可坐等大难降临!张实在是一个宿命主义者,他有着过多的良心负罪感。

    二月十五日晚,宣传队在街子演出,而后与当地驻军107部队联欢。大家跳起了克钦通嗄。这是一次有强烈军人风格的集体舞,是经过军人集体改良过的民族舞,这种风格一扫原先通嗄的忧郁,阴沉的民族特色,充满了乐观和豁达,开朗而热烈,那种气氛是令人兴奋和入神的。当晚部队还接待了从长青山下来的两名投诚的自卫队士兵.这些都记在了张的行军日志内。

    十六日是行军最为艰苦的一天!从恶穷出发到罗音塘。南庄,黄果树,直下怒江渡口,下山的路几乎走了足足三个小时,耳朵都走聋了!在黄果树遇见南庄区委的几位工作人员,均为汉族,熟悉果敢道路。其中一位在张的笔记本上划出了从江到马木树,大缅寺,楂子树,岔河,大水塘的次序图。并告诉说,过江以后上马木树大约要走两个多小时。小队走得稀稀拉拉,好几次不得不收拢人员,以免走失。在下江边的路上还有好几段山坡上发生了野火,三三两两的队员穿过山火地段,令人心惊胆战。小队在江边生火造饭,又派人找到船手。船是用巨大的笔直大树砍成的独木舟,也有一张竹筏子。张自恃水性好(他曾在四川广元嘉陵江的湍流中救过人)居然下水探探水流。他发现怒江水刺骨寒冷,(怒江发源于西藏高原,由溶化的雪水汇合而成)而且处处暗流旋涡。他在江中游了几转,本想径直游往对岸,但船手急忙摇头说这千万使不得。自古以来,没有人能从这里游过去的,大胆妄为者必死无疑。张这才悚然作罢。全队分批渡江,先派出一个小组(张永发,江吉辉,当包鲁)过了江即上马木树寨,联系安排住所找粮等事。张在东岸还画了两幅江岸景色的素描。这两个景色是用钢笔画在笔记本内的,有幸一直保存下来。

    全队过江已是暮色垂垂,原先有打算在江边丛林过夜的,后想不妥,于是全队上山。这段江坡足足走了近四个小时!张事后形容说“极累极累,是最累一次(行军)”。全队在夜暗中尽走尽走看不见目标,前头小组也走不动了。晚饭下肚之物早已不知去向,腹中空疲,耳鸣眼花,汗如雨注。后来竟然无一人有力气开口说话!有一个队员饿极,顺手采了路边树上的嫩叶就塞入口中充饥。有女队员忍不住地啜泣呜咽。这情景使人产生错觉,我们是否在大山上迷了路,有人索性一屁股坐在山坡上不再动弹了……后来,终于见到了前方山寨的轮廓,听见了前卫小组的呼唤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1217

帖子

4882

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488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7-18 15:09: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拂尘 于 2016-7-18 15:10 编辑

    昏暗油灯下,一片狼狈,除了少数队员(记得有麻鲁和小江,在煮稀饭)外,几乎所有人都草草铺开了油布瘫倒在地。男队员似乎更加疲惫不堪。张来耘勉强地打起精神,油灯照光下只有局部亮处,人物的面目模模糊糊,恍恍然然。果敢的村民正小心翼翼地打量这一批不速之客。其中有十几位女兵。(注:全队赴果敢入员,原303:张,阎,江吉辉,黄东宣,洪楚轩,张(永发),朱海鹰,余(小侬),田尔,麻鲁(当包鲁),王(安娜)。原404:殷昆生,金群英。原107:谭,张,董,孙,共约十七人。四条冲锋枪,其余多为半自动步枪,无马匹,一切行装自负)

    次日中午后,全队抵达果敢县地方政府所在地大水塘。这完全是汉族聚居地,在404部队开进前,是果敢山地最繁华的街区之一。约有上千户居家,和中国云南省边区的某些乡镇类似。那时正值果敢县召开地方三级会议,在这里宣传队第一次认识了缅共在当地的主要领导干部余建政委和本地干部杨忠喜付县长。根据余建的安排,宣传队将去七个区进行文艺宣传。

    二月十八日,十九日在大水塘,二十日下到果敢坝区的又一大街:老街。这里有关帝庙。庙前是街市,但已破落。缅甸政府接管果敢后,开辟了新街,曾有千把户人家,而老街已冷落。404部队的军事行动迫使缅甸政府弃果敢而退,撤走前一把大火把新街全数毁尽。二十一日由老街径南虎塘到扣塘。果敢境内的山下是狭长的干草坝和小岳陵,旱季时节,干燥而多风,一路上尽见黄草枯树。这是一大片干坝子,是无法耕作的。充当向导的本地干部说果敢不是没有水,而是水很多,但都是地下水。果敢的地下是空的,有许多黑河黑水,有时还能听到流水在地面下的轰鸣声。“如果找到水脉,用机器打水,干草坝就可以种谷子了。”这位区政府干部憧憬道。从地图上看,果敢是萨尔温江(怒江)以东,中缅国境线以西,南定河以北的这么一个南北走向,偏东北,西南走向的狭小地域,象一颗米的形状。果敢境内绝大部分是沿江的横断山脉和山地,在北端有大片的陡坡,如墨泰坡,红岩坡,荷花塘坡,贡章大山等等。在滚龙方向还有地势更险要的山峰和隘关亚口,只是在境内偏东南有一条狭长的低地。而这低地也不是常说的坝子,事实上大部分是起伏不平的小土丘地。这低地一直与中国地南伞小坝接壤,向西南方向则从一些山口通往滚龙。

    滚龙悬肩式混凝土大吊桥是中国援助缅甸的一项很大的工程。以前就有风闻的,当时投入了不少专家技术力量,中方的民工运输工具和大批材料。通过大桥便进入南萨拉公路,至登尼,由登尼下腊戍则几个小时的路程。

    到过果敢的人,无不为它的纯汉族传统生活习俗(在中国内地已是绝少见的了)所吸引。在这样峻峭的山地,在如此高的大山上,居然存在着有条有理的汉人生活秩序。大水塘街子的规模,老街的关帝庙,某地富裕农人极厚极厚的茅草屋顶(茅草越厚,象征越富足),崇岗山顶上的小街子,龙塘区政府座落在陡坡上,在此可以了望极远处,惊人的红岩坡,在山风凛凛的坡上有放山牛的牧农,墨泰四周山景的无限壮丽,红岩农民的社团活动,小学校,球场,分散的民居,会堂,都极有意思。当地老百姓有聚众玩乐的风俗。如打郭,是一种青年男女的圆圈舞。这种舞必须是在夜晚举行,必须要有两三个弦子手(即弹拨乐手)打调子,必须要有人哼唱民间的小调。大家一步一顿的,有章法地跳着,踱着,这是汉族的"通嗄"。只不过它是忧郁的,多愁善感的。带有呻吟呜咽的。它是果敢青年男女的社交,是男女求爱的仪式。不过,张没有发现有粗俗的迹象,打郭的气氛令人压抑。这很象一个被忽略的幽闭的小地方民族。

    果敢话很好听,多ONG和ANG音,即后鼻音。语言中有许多当地土语,也有历史上遗留下的官话,搞什么——搞SHONG;去哪里?——克那道?没有——不有;去了——克了(LIAO);吃饭——摆饭,看饭。在说话前,总喜欢带一个前语音:呵,啊,如“啊克那道?”“啊格看饭?”在日后的时光里,果敢话是“缅东北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从二月十八日到三月七日,这支小队到了大水塘,老街,南虎塘,扣塘,印信,大旺地,南郭,油榨坊,龙塘,均台,螃蟹河,岩坊,叉路寨,崇冈街,明安乡,墨寨,红岩等地和村寨。这些地方大都是汉族聚居区,也是404部队的发祥地,有关这块根据地的详情,来耘是陆续知道的。

    二月十七日在大水塘,余建,苏克明,杨忠义和孙某某和宣传队全体人员见面,简要介绍了果敢地区革命的发展和现状。余建对着一块果敢地形模型不快不慢地说着(这块地形模型做得十分考究,是当地学校教学用的吧,给张很深印象,余建是果敢根据地的付政委,政委是杨光,余留守果敢主管地方工作):

    ……果敢根据地最早是五个同志,两条破枪干起来的,为了推翻奈温反动派进行了英勇斗争,至今有了党的领导,很快地发展壮大,已解放了95%的土地....(摘自张笔记)

    杨忠义的谈话也被张记录下来了:

    ……果敢这个地方历史上有一两百年的封建土司的统治。土司垮台以后,奈温政府的压迫更加深重,当地人民没有主权,没有生活自由。彭家声同志带起了一些人(与政府对抗)得到了地方百姓的支持,由五六个人,几条枪,发展到三百多人,七,八十条枪;苏文像同志又带两,三条枪合并;政府军加紧了围剿,部队分到各个村子,六六,六七年是困难年头。不久听到了付主席号召(指缅共付主席德钦巴登顶),开始还抱怀疑态度,不知中国支持不支持?彭说想办法去中国找到柯付主席(柯明,巴登顶的中国化名),找缅共。进入中国的共一百六十人,学习半年后,又回到缅甸。果敢境内大部分解放后,成立了县人民政府。这是才不久前的事。从经济上看,除了红岩等两个区增产外,大部分地区是减产。(因为不少本地居民逃离了,土地也荒芜了)果敢主要大宗经济作物是大烟和茶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1217

帖子

4882

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488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7-18 15:10: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拂尘 于 2016-7-18 15:11 编辑

    虽然离开了大部队,但张和他的队员们还是十分牵挂江西地区。张走在果敢山地狭窄的干草坝间,内心却十分动荡。他写道……我一点都不愿清闲,清闲悠然对我来说是腐蚀剂,鸦片。宁愿一天八小时行军,宁愿累得不可开交。我十分想念前线的伙伴,也许又有战斗了吧?……也许这次巡回演出后,部队已经前推几十公里了吧?汀尼?(登尼)贵概?南萨拉?这三个地方都叫人向往……

    贵概——汀尼(登尼)——南萨拉——滚弄成一线。

    便直接威胁腊戍,缅甸的革命战争会不会很有意思?由一些聪明人搞出一些奇迹来?事实上,从军事地理的角度来看,缅共的领导人乃至缅东北的党军负责人包含808访问组在内,早已经在考虑这个重要问题了。一九六九年底离开勐既举行“铁拳行动”向南萨拉,滚弄方向运动就已经显示了这个思想。张在七0年二月二十一日日记上画下的这个图是他对军事地理初步认识的一部分,却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在大旺地,宣传队还慰问了军烈属。已故果敢革命部队领袖苏文像出生于斯。他在关键时刻,投向彭家声,壮大了果敢的反政府力量。一九六八不慎阵亡。当时他是付支队长职务,相当于营级干部。大旺地多为商人,生活宽绰,许多子弟从军入伍,可以说是果敢部队中一支有影响的势力。苏氏是当地首富,门户颇阔,俨然是“财主大院”。苏的遗族中有一些女眷,端庄秀丽,大家闺秀,其中有苏的妻子和女儿,还有的说不上干系。她们冷冷地打量来自江西的缅共正统派的政工人员(至少她们这样看待宣传队),很明显地保持某种距离。在无法避免的场合,也只是敷衍几句。这的确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下的人的相处。张,阎以及其他队员都有异样感受。他们私下就这类问题也谈得很多,张认为这是不同阶级阶层人员成分加入革命队伍最有力的证明。“——任何一场革命都容纳接受了不同历史背景,不同社会政治地位的人。”

    张还记下了另一段内容。他认为“有的人物仅在他的那个集团中(甚至于在这个集团的某些人中)有其一定威信,在他的那个阶层中有他的朋友,但在这个集团之下的群众中却往往没有威信。他在(群众中)各种各样的人中吃不开,诚然他在一定的比较高级的集团中,是引起众人敬慕和仰望的。余建就是这样的人物。”余建身材高大硕壮,脸膛宽阔,说起话来慢悠悠的,连举动也是不慌不忙的。他仪容庄重,与众不同,具有一种高贵的气概,他是所有缅共干部中,最可被称为仪表堂堂者的一个。但这种庄严的外表是否与他私下的行为相吻合呢?人们一直有着不少闲话。另外,有一部分裤脚兵知道余建在四十年代后期是人民同志党即人民志愿军的干部。这是一个被缅共称为“小资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后来余建才转向缅共,并与中央代表团一起进入华南开始流亡生活。其妻是一四川籍,名叫杨毅,也是一身材高大丰满的女性。六八,六九年杨毅留在四川没有随夫入缅,直到后来才在缅东北定居。这已是后事。张对余建的初步印象颇有意味,余建是一个奇怪人物,他在缅共最高领油中并不得宠,但他有好几次在危机中显示了才能和个人威严。事后却又隐入幕闻,有人领略了他的凌厉和威猛。

    从萨尔温江西岸来的这批缅共政工人员眼前的果敢民众,是名副其实的革命群众。因为从一九六五年六六年开始的反政府武装斗争把全体果敢人民推入大动荡,而从一九六八年元月开始的由缅共领导的404部队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更使当地民众发生了大分化,以致将近半数的居民弃家离散,余下的都是缅共,彭氏联盟的基础力量。他们为这场革命战争提供了人力(兵源),物力(纳税和分担战争勤务,如运输,后勤。修筑道路,村寨民兵自卫等等);而404部队也可以称作名副其实的果敢人民子弟兵。部队中既有原先的土司官家兵,也有旧政府的民兵,既有职业的老军人,也有六八年后新入伍的青少年,既有出身当地富户的弟子,也有一贫如洗的男丁,有各种职业,从大兵伍头到旧政府的官员,从商人到教师,从农民到大烟商,从长工到手工业者,甚至还有无业游民,昔日的土匪地痞。

    革命时期的果敢社会人文景观比果敢旱季的自然景观更能引起来耘的兴趣。他隐约感到,作为“同志“,作为”同族”,却难以与果敢认同。不过今后将更多地与果敢人打交道,会更加了解果敢的历史和社会,以及果敢的人民。(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1687

帖子

5163

积分

版主

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

积分
5163
5#
发表于 2016-7-18 17:17:31 | 只看该作者
写的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积分
27152

活跃会员灌水标兵热心网友

QQ
6#
发表于 2016-7-18 17:35:38 | 只看该作者
这篇看完了,感触良多呀。
一别经年去日多,狼烟肆虐旧山河。吾胸但有英雄剑,潋潋寒光镇鬼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果敢资讯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2-23 22:56 , Processed in 0.128724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