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几根柴火,一个“小憨锅”便成为了同盟军做饭的灶炉,有时“小憨锅”都省了,直接用竹子做饭吃。 2、生活太苦了,没菜就用方便面来当菜吧,哈哈,要不要一起啊。这东西,在战场上很奢侈的。 3、“细苦子果”、“苦菜”,全是原生态的绿色食品,味美!有时没有菜,辣子蘸盐巴就是一顿。 4、呀,这位同志太不小心了,米饭都差点煮糊了,下次用点心。哈哈! 5、太饿了,饭菜一扫而空。
在艰苦的前线生活中,同盟军官兵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有时为了躲避缅军的追击,可能几天吃不上一口饭菜,唯一可以下肚的只有压缩饼干。有时出于情况紧急,来不及搭建一个简易的帐篷便只能露天为营。或许还会得到上天的“眷顾”,雨水陪伴一整夜。
军营的生活很苦,但是为了民族的生存,同盟军官兵毫无怨言。因为他们肩负重任,一个当代果敢青年必须承担起来的责任——恢复掸邦第一特区政府的施政权,争取民族的高度自治与民族平等。
在民族民主革命进程中,同盟军官兵并不孤独。在大缅族主义的压迫下,各武装组织纷纷与缅军进行武装斗争。在与缅军的武装斗争中,这些武装组织无形之中站在了一条线上。若开军、德昂军更是成为了同盟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战略盟友。所以,在这场极不对称的革命斗争中虽然同盟军处于弱势,但同盟军并不孤独。
革命生涯虽然艰苦,但同盟军官兵要坚信,只要坚持就会获得成功。同盟军并不是孤独的在战斗,他还有很多的兄弟——与缅军进行军事、政治斗争的民地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