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更多的军官都不愿意说他们是怎么来特区当兵的,一般就是顾左而言他转移话题了,我们也很知趣,不追问了,谁知道,这里面有多少秘密呢?
特区军队很多时候是不会呆在营房专心搞训练的,有的时候去打扫村镇的垃圾,有时候去修修路,他们也有自己的土地,更多的是自己种田解决自己的吃的问题.
只有少部分经常整天训练,前面我说的那个连长,从班长干到连长,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工资从最初的800元人民币涨到2500元.他的出色表现就是伏击过几次贩运毒品的土匪武装,几次交手,每次都是大获全胜,他所带的伏击小组只有一个被打死,其余的完好无损,当地的毒贩子恨死他了,多次扬言要买他的脑袋,他都是不在乎,特区领导非常赏识他,想继续重用他,我们云南边防的很多警察和武警军官也知道这个人.因为伏击的毒犯所贩运的毒品都是流向中国的,所以每次伏击成功后,云南公安边防都会根据缴获的毒品数量向特区政府颁发奖金,他个人也获得不少.
但也因为他的名声太大,后来云南公安边防要求特区政府将他放回,说要重用,因为他已经很了解毒犯的规律,之后再也没有见到他了.
后来我们在聊天的时候,说到他,我们的武警军官说,根本就不相信他只是来特区军队打工的,或许他就是个现役军人,根据工作需要被派过来的,任务完成了,也该回去了.
类似这样的人在特区军队里又有多少?天晓得........
在那段日子里,有幸遇到了一次第*特区成立暨特区军队成立*周年的阅兵仪式,当天,参加阅兵的各个部队都离开自己的营房,向阅兵地点进发,每个部队前面都有两个鼓手,士兵就跟着自己部队前面鼓手所敲出的鼓点走,还有自己的队旗,所经过之处,灰尘飞扬,因为当地的道路几乎都是泥巴路,而且刚好又是在旱季,我们在旁边看热闹的都已经受不了这样的漫天灰尘,戴上口罩和墨镜都没有什么效果,但特区参加阅兵的方队依然步伐整齐地向阅兵场地进发,只不过不喊口号。
我们也跟随到了阅兵场地,主席台上除了特区各个领导人之外,还有缅甸中央政府的代表,缅甸政府军东北军区的将军等等,以及当地的贤达人士代表,除了这些,我还看见我国与他们特区接壤的临沧市政府代表和接壤的县政府代表也在主席台上就坐,现场上大幅的标语牌全部都是中文。我们施工部队出于保密的原因,没有派代表去参加,但当天我看到施工部队的几个领导还是便装来参观了阅兵式的。
阅兵式踢的正步就是解放军的正步,喊的口号也是解放军的口号,如特区主席喊出:“同志们辛苦了!”检阅部队就响亮回答“为人民服务”,搞得我们几个参观的武警战士都觉得怎么看都是中国军队,没有了新鲜感。
阅兵场是临时在一个空旷地方搭建出来的,主席台都是建在泥巴地上,只有踢正步走过检阅台的路是水泥路,所以,阅兵场上也照样是灰尘漫天,但参加阅兵式的特区士兵士气还是非常高昂的,有一种强烈的锐不可当的气势,缅甸东北军区的将军始终是站立着,对正步走过检阅台的方队行标准的军礼,虽然政府军与特区军队是死对头,但也可以看得出,这个将军还是很尊重这些特区士兵的,正是这些士兵,缅甸中央政府与他们打了几十年也没有消灭掉,是真正的对手,对真正的对手表示尊敬并不代表屈服。
阅兵开始的时候,特区主席的长篇讲话中,大讲民族平等,大讲捍卫缅甸国土统一,大讲民主团结。博得了缅甸中央政府代表的热烈掌声,我估计也不过是表面文章而已,私底下,还不都是还在使诡计。整个阅兵都只是方队阅兵,没有什么武器装备方队,虽然装备简陋,就是这样盛大的阅兵也没有办法凑足各类武器装备方队,但本人感觉他们的精神面貌是缅甸政府军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特别是女兵方队,头戴红色贝雷帽,铿锵的步伐,嘹亮的口号,英姿飒爽地正步走过检阅台,使阅兵场上的情绪达到了高潮,因为特区很少看到女兵,出现在阅兵方队中的女兵让人们都非常兴奋。阅兵式后,我看到有很多人要求与女兵合影,都被女兵们一概拒绝,本来我们几个也想过去提出这个要求的,但看到前面那么多被拒绝的,就只好放弃了。 中缅边境纪事5 进入缅甸之前,媒体的宣传报道经过自己的综合后,感觉是军政府是非常残忍的,言论不自由,迁徙不自由,贫穷落后,封闭.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印象? 进入缅甸后,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与缅甸民众和政府层层隔离,我们是很难与当地政府进行直接面对面的打交道的,但是,再怎么严密,毕竟要在别人的领土上生活,所以,通过一些小事也是可以得出自己的一些印象的. 缅甸是军政府性质,在各级政府中,一般有两种政府官员,凡各个部门各个机构的正职一般就是现役军官,技术性\业务性的职位应该是普通公务员,很多机构中也有后勤部门,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就是士兵们干的了,所以,只要有村镇的地方,必然就能看到穿军装的缅甸军人. 有限的几次交道中,不知道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的关系,还是他们本身效率的关系,与我们相关的事情处理是非常快速的,效率感觉比我们国内的一些部门处理还要高.比如涉及到一些村庄的居民要暂时迁移的事情,通常没有要我们操心过,每进驻一个新工地的时候,周边的居民早就被当地政府和军队给清理的干干净净,集中搭建的临时茅草房或者是五言六色的帐篷按照井子型规划的非常整齐,一看就知道是军队出面搭建的,不然不会有这么整齐. 缅甸的民族众多,百十里地的地方,有时可以从衣着上就看出有上十个民族,回国后翻了一下关于缅甸民族方面的书籍,发现缅甸的民族比我们中国的还要多,有100多个呢. 从村庄可以看出,缅甸的民众还是非常贫穷的,卫生条件更差,蚊虫乱飞.通常下面一层就是喂养牲畜的,上面一层就是住人的,进入村庄,有的可以用臭气熏天来形容,但就是这样的条件,我看到他们也好象非常开心,晚上,大家都聚在一起跳舞唱歌,给我们来这里施工的人的感觉就是苦中作乐. 刚开始我们施工完后,武警施工部队还帮助经过的村子搞搞修路,挖沟,清理牲畜粪便垃圾什么的,改善一下村子的卫生条件,但遭到担任警戒任务的政府军制止,不允许我们这样,有些经过特别允许的村中长者回来看到武警在大搞卫生,也表示强烈抗议,不允许我们动他们房子周围的和房子一楼的那些垃圾粪便,但对整修道路他们还是赞成,由于是现代化的施工机械,有时他们还主动要求我们动用机械帮他们开一些新路出来. 因为这样的缘故,后来在施工经过的一些村庄时,我们的武警施工部队就再也没有搞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不过道路几乎都修了,一是施工的需要,另外,一些村庄的对外交通也实在太闭塞落后了. 缅甸农村山区的贫穷落后,不在于没有什么资源,相反,按照我们的眼光来看,简直是资源天堂,落后的原因在体制上我们无法感受,但交通确实是个大问题,那么多的好东西都无法运送出去,另外,田间很少有像中国那样精耕细作和管理的,山民基本是靠天吃饭,山上有什么吃什么,上天给了缅甸一个这么好的地盘,但却没有给这里的人民一个像中国那样的智慧脑袋。 这里可以说随便开垦一块田,撒上种子,就可以等着收获了,但就是这么好的资源条件,当地山民都不愿意,满山的藤蔓任由疯长,我们都感叹,要是中国人来这里开垦,保证就不会还这么贫穷了. 不过也可以看出,缅甸政府对山区的开发和投入几乎是没有的,有限的几条交通主干道是由政府修建的外,村庄的规划建设,对外交通等等,都没有投入,而当地的山民也没有能力来搞什么道路建设,所以,通往乡村的道路一般就是羊肠小道,汽车是没有办法开进去的,所以,我们在那里的施工,倒是为沿途的村庄修建了好多可以走汽车的道路. 村庄的卫生条件虽然特别差,但几乎每个村庄都修建有佛教寺庙,寺庙的周围和里面干干净净,进入寺庙是必须先净脚,然后赤脚进去,不允许穿鞋进去的.寺庙也兼学校的功能,小和尚多,8~14岁的男性儿童少年一边当和尚,一边在这里学习文化知识,只有集镇上寺庙的学校功能才取消,有专门的学校. 但通常超过14岁就不会再读书了,要么继续当和尚,要么还俗去结婚了,但目前更多的还是向往去当兵,因为现在国内已经没有仗打,和平了,在部队吃饭有保障,同时,如果能混个一官半职,就可以被安排到哪个政府机构中去当个小头头也是不错的. 军队与政府的这种紧密型的机构,我们的一个武警上校就分析说,这样一是造成军队编制异常庞大,但真正能调用的部队并不多,现在是和平时代,虽然在国际上面临巨大的压力,但还没有达到战争边缘的这种程度,所以,庞大而臃肿的军队编制,但大多数军人被派到各级政府机构去任职了. 2008年的缅甸飓风造成的大量平民伤亡,而缅甸军队救灾的迟缓和不力,我觉得也正印证了我们的武警上校的这种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