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战事持续,然而寻求和平之路也探索之中。就在前几天,缅北联军以及佤邦代表与中国亚洲事务特使孙国祥在昆明会面,共同面对缅北和平困局。在会上,孙国祥特使表示愿意协助缅北联军各家参加彬龙会议,而缅北联军则希望中国正式参与彬龙大会,而非以观察员身份列席参加。--心系果敢 21世纪彬龙会议的积极倡导者昂山素季女士(资料图) 在笔者看来,中国应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缅北和平事务,以恰当、合理的正式身份参加第二次21世纪彬龙大会,既能维护自身利益,又为缅北和平进程贡献力量。中国正式参与21世纪彬龙大会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总结如下,并给予相关建议: 1.从历史和地缘角度上来讲,缅北地区一直处于中国的强大影响之下,在1960年中缅正式划界以前,缅北一直是中英(缅)的战略缓冲地带,生活在滇缅地区的人民,在民族构成、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和生活习惯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滇缅边境生活着许多跨境民族,由于中国的长期持续影响,这些民族均对历代中原王朝、政权有极高的认同,许多民众甚至对自己的华夏血统毫不讳言。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缅北各个特区搭上中国云南发展的顺风车,对中国的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缅军(资料图) 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对该地区也展开全方位的帮助,包括派遣医疗人员、教师、工程师、农业专家帮助缅北数个华人政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而目前来看,缅北战事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一旦波及更广大范围,可能会引起较大破坏,使缅北苦心发展几十年的成果毁于一旦,这也是中国不愿看到的,如果发生更大规模战事,破坏比建设更容易,而恢复的过程又将是漫长而曲折的,必将劳民伤财,所以应该在此时,及时出手干预,劝说一意孤行的缅军改变以往对待少数民族的方式。以中国对缅甸的影响力,缅甸军方会认真考虑中国的建议。那么第二次21世纪彬龙大会,无疑是比较好的舞台。 2.从一带一路的实施上来讲,中国需要一个稳定的缅甸,更需要一个稳定的缅北。“一带一路”只有区区四个字,然而要真正落实,不仅需要中国进行战略顶层设计,也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研究各个国别情况,研讨各个路径存在的风险。对于缅甸来讲,中国不仅有巨量的投资,而且存在已经建成的中缅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这对中国来讲是一条战略生命线,关系到中国的能源安全,由于油气的特殊化学属性,这两条管线出现任何重大问题,都会引起严重后果。在缅甸完成这两条管线已属不易,运行和维护也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然而,保证地区安全,是要多方共同参与,尽最大努力包容该地区所有政治力量,包括目前已经团结在一起的缅北联军。虽然缅甸已经战乱70年,但在这期间仍然有相对和平的时期,即在1989年缅共解体以后,2009年88事件以前,缅北地区相继成立数个特区,从而逐渐稳定了局势,保持了地区的长期稳定。自2009年以来,缅北战略平衡被打破,缅军想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复制88事件,达到“急统”的目的。然而8年以来,各家民族武装的顽强抵抗,抵消了缅军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缅北民族武装--同盟军(资料图) 中国应当通过正式参加第二次21世纪彬龙大会,劝告缅甸联邦高层,在缅北少数民族和缅甸联邦尚存在巨大分歧的情况下,应当保持缅北地区民族的相对自主性,如果一味采取武力进攻,不仅缅甸联邦背负高额的军费开支,就连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也会缺乏稳定的和平环境,无法进行重大、长期项目的投资。近年以来,战事已经多次在滇缅边境上演,有炮弹落入中国境内,甚至有中国居民死伤,但为了中缅关系大局着想,中国都保持了相当大的克制。但是,如果缅军一意孤行,这样的事情可能会多次发生,甚至会酿成更严重损失。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一个事实,即在中缅边境缅方一侧,受到损失的是缅北华人和中国商人,在中国一侧仍然是中国公民受到战争威胁。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一次次重演,应当是中国正式参加21世纪彬龙大会的正当性之一。 第一次21世纪彬龙大会会场(资料图) 3.从维护中缅关系的角度出发,中国需要重新制定对缅政策。维护和改善与一个国家的正常关系,不是一味的采取一边倒的策略,容忍对方采取一些不利于两国关系的举动。中缅之间虽然自1960年代以来,被老一辈领导人和外交家定义为“胞波关系”,但胞波关系不是一味的忍让,而是要在必要时候出手干预,出面制止对方的鲁莽行为。2011年,缅甸方面单方面宣布无限期推迟密松大坝的事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各类智库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对缅研究也卓有成效。友邦举行这么高规格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缅甸的友好邻邦,应当积极响应。中国应当借此机会,组成强大代表团,正式参加21世纪彬龙大会,制定几套切实可行的备选方案,同时借机观察缅方的态度,养人千日,用人一时,我们中国对缅智库人才济济,是该出手的时候了。建议这个代表团由中方外交部或国防部牵头,向缅方正式提出中国版的缅北和平路线图。 对外关系,要随着时代和时局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近来来的朝鲜半岛危机,一再证明了同志加兄弟的关系,也需要进行相关政策转变,如果这些国家违反了国际公理,威胁地区和平与稳定,就要采取一定的制裁措施,防止发出错误信号。而缅甸方面,和中国的关系远未到同志加兄弟的程度,而在是历史上也发生过大规模的排华事件,所以更应该树立警惕意识,防止中缅关系的大起大落。 4.从缅北长久和平角度考虑,需要设立必要的缅北事务机构。中国已经任命中国亚洲事务特使,取得一定成效。但在目前缅北局势发展来看,仍然略显不足。笔者曾多次建议,待时机成熟时,可在外交部内部成立司局级的“缅北事务办公室”,统筹规划中国对缅北政策和战略部署。缅北事务固然是缅甸的内政,作为缅甸的最大邻国,中国一贯支持缅甸的国家统一,但相比武力统一,中国更支持缅甸的和平统一进程。在目前缅北各家政权和缅甸联邦分歧较大的情况下,最好回到谈判桌上来。另外,缅北生活着大量的华人同胞,几十年的和平局面来之不易,一旦战事范围扩大,无疑最终将波及中缅边境,进而可能造成人道主义灾难,这也是中国政府不愿看到的。 缅北民族武装--北掸军(资料图) 纵观中国周边国家,缅甸北部事务最为复杂、最为微妙,既是中国外事的一部分,又和中国家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对待缅北事务,要摒弃死板的、一刀切式的“不干预”政策,以恰当的方式扩大、丰富缅北政策的内涵,将缅北作为中国外交领域的一个特殊事务对待,方能打开缅北和平之门。缅北事务离不开中国的参与,而缅北的和平和安危又是缅甸和平进程的关键一环,如果缅北多家组织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那将是是各方不愿看到的结果,也会影响到中国多年以来在缅北地区的和平努力。笔者认为,中国对缅事务部门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认真听取真正了解缅甸事务人士,包括长期在缅人士的建议,发现缅北问题的症结,进而提出针对缅北事务的合理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