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缅甸官方承认的6个民族是:
华人、 印度人、 孟加拉人、 罗兴亚人、缅甸-英格兰人及缅甸-廓尔喀人。
Many unrecognised ethnic groups exist, the largest being the Burmese Chinese and Panthay (who together form 3% of the population), Burmese Indians (who form 2% of the population),Anglo-Burmese and Gurkha.
There are no official statistics regarding the population of the latter two groups, although unofficial estimates place around 52,000 Anglo-Burmese in Burma with around 1.6 million outside of the country.
缅甸华人中,果敢族还是被缅甸官方承认的,虽然果敢人的地位根本不能与缅族人相比。
缅甸的华人中,有一类人是来自中国的回族人,在缅甸北叫做潘泰人(Panthays):
潘泰人是缅甸对居住在缅甸境内的中国穆斯林及其后裔的称呼,属于缅甸华人的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哈乃斐派。
潘泰人主要是清代因经商或者云南穆斯林叛乱等原因迁移到缅甸境内的云南回族穆斯林。
主要居住在缅甸(曼德勒、当阳、东枝、佤邦班弄)、老挝和泰国北部地区。
元、明两代时,回族人陆续开始进入云南。他们多居坝区,由于人多地少,所以云南回族人多以经商为业,从事起云南澜沧江与缅甸之间的马帮贸易活动。于是渐渐有回族人开始在缅甸定居。
19世纪中叶,云南爆发了杜文秀领导的回族穆斯林反清叛乱。
反叛失败后,有大批回族穆斯林逃亡缅甸。
台湾学者林长宽认为“潘泰”一词即源于汉语“叛贼”(也有人说是波斯人)。
但是潘泰人本身不用这一称呼,他们自称为“回族”或“回回”。
缅甸-英格兰人
缅甸-盎格鲁人
Anglo-Burmese people
Anglo-Burmese,
也被称为Anglo-Burmans是一个社区欧亚混血缅甸和欧洲血统,成为一个独特的社区通过混合关系(有时是永久性的,有时是临时)在英国和其他欧洲移民和原住民从1826年直到1948年缅甸缅甸从英国获得独立。
大多数1962后仍采用缅甸名字,并转换为佛教为了保护他们的家庭,工作和资产。
那些不能适应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未来的军事统治独立后分散在世界各地,用很少的准确估计有多少仍在军政府统治的缅甸。
Anglo-Burmese这个词也指欧亚混血的缅甸少数民族(如欧洲和其他。掸, 克伦, 孟, 缅)的后裔。 1937年之后,它也包括在内英居民在缅甸。
总的来说,在缅甸语言,欧亚混血是专门被称为 bo kabya这个词;kabya是指混合血统的人或双种族。
缅甸廓尔喀
缅甸廓尔喀,英国统治时期从尼泊尔来到缅甸的移民,他们大部分最初是军人。
他们现在大多数生活在仰光,曼德勒、曼德勒省,克钦邦,钦邦,掸邦。
历史和人口
他们最初是英国驻军,不少廓尔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英国后卫单位。
缅甸1948年独立后,廓尔喀人加入新成立缅甸政府军。不少廓尔喀参加新共和国的各种战役,反对民族叛乱分子和国民党李弥残军入侵。
廓尔喀被认为是缅甸军队在20世纪50年代的主要资产。
文化
许多廓尔喀仍然信仰印度教但亦信佛教。
语言
他们仍以尼泊尔语作为他们的母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讲英语。
教育
他们对教育高度重视,他们在缅甸担任专业人士的人口高得不成比例。
华人在缅甸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高,却在律师、医生、工程师、大学教师、银行家,以及政府公务员等职位上占有极高的比例。
缅甸政府支持的反华浪潮曾经在1967年达到最高峰,仰光的华人商店被砸、被抢、被烧,超过10万名华人不得不离开缅甸,远走他乡。
而眼下在缅甸,新一波对华人新移民的牴触情绪,看似正在酝酿之中。
缅甸官方承认的民族有136个,却不承认包括缅甸华人在内的六个族群,而这六个族群的人们,却都可以在彬乌伦(眉谬)见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