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发表社评对印度强硬表态是完全必要的。当追本溯源时发现:中印洞郎对峙发生与缅甸军头敏昂莱有关,与中缅外交中方未表现出强势有关。随着对印度强硬表态,也要顺势改变对缅甸的弱势外交。
长期以来,对于中缅外交中方本着平等、互利对待缅甸军方,中方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强势。缅甸军方经过多次交往和试探,以为中方只想发展经济,不想打仗,甚至比较软弱。便逐渐狂妄起来!在对民地武发动的战争中,谁跟中国好就打谁,特别是围剿果敢军的战争期间,炮弹炸弹落在中国土地上也没关系。敏昂莱在一次军事会议上说:你们放心打,炮弹落在中国无非是赔偿点钱。军头们自以为是,野心暴露,长期以来与中方的政策对着干,造成成了中方的各种努力至今没有得到结果。在人们看来:中方外交在缅甸处于弱势状态。
这一切,印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就在中印洞郎对峙发生之后,军头敏昂莱访印,支持印度。正当中国密集的63次抗议期间,印度外交部长提出可能撤军的情况下,总理莫迪8月5日在出席仰光“防止冲突及环境意识的全球倡议”会议,会见敏昂莱之后,印度不再提撤军之事,态度反而强硬起来,提出决不单方撤军,要双方撤军的无理要求!由此可见,正是敏昂莱从中鼓动“中印对峙”,才造成了今天的后果。
中印洞郎对峙的前因后果在于中方对缅的弱势外交,根源在缅甸而不在印度。只有把缅甸收拾的顺顺当当,印度自然也会规规距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