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过客 于 2017-11-23 17:54 编辑
附:中方提出三阶段解决缅甸若开邦问题设想(新华社) 第一阶段是实现现地停火,恢复稳定秩序,使民众得享安宁,不再流离。目前这一阶段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关键是不要再发生反复,尤其是不能重燃战火。
第二阶段是各方及国际社会共同鼓励缅甸和孟加拉国双方保持和加强沟通,通过平等友好协商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途径。目前双方已就遣返协议初步达成一致,希望能够尽快签署并付诸实施,取得可视成果。
第三阶段是直面问题根源,探讨治本之策。贫困是产生动荡和冲突的根源,若开邦虽有着丰富资源,但发展仍然滞后。国际社会应加大对该地区摆脱贫困的支持和投入,以脱贫带动发展,以发展实现稳定。
中国最新对缅政策原则分析
一、对王毅提出的分三阶段解决若开邦问题的设想解读: 第一阶段,不论是缅军,还是缅政府,还是缅民众,就很难答应,实现停火,那就不等于是承认了若开救世军了吗?退一步,就是实现停火,也只能是口头上,而不会与罗兴亚救世军签订任何停火协议的。
第三阶段,中国看问题的关键与缅方实际上是天昂之别,中国认为贫困是根源,而缅方认为罗兴亚是鸠占鹊巢才是根源,所以必须将罗兴亚人全部赶走。好在中国没有明确表述要求罗兴亚难民全部返回若开,这点缅甸方面可以勉强接受。
中国关于若开解决三阶段,现在从外交层面上,已经明确得到了孟加拉和缅甸两个当事国的一致支持,等于是两国承认中国介入若开问题,而美国、欧盟、日本、印度、世界伊斯兰联盟等方案,因为完全无法统一孟缅两国的立场,所以,无法解决若开问题。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将域外势力和周边势力(印度)挤出若开邦,以确保中国在若开邦投资项目的安全和未来中缅孟大通道建设的安全。
二、对王毅关于缅甸和平进程的提法解读: 1.不提“统一”这个词。
2.强调“彬龙精神”。
3.提“联邦宪法”,而不是现在的“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从讲话的前后含义来分析,王毅外长提到的“联邦宪法”实际上就是今后缅政府与民地武达成联邦政治和平协议后而新起草的宪法,也事实上认识到,缅甸不能搞“共和制”和“联邦共和制”,只能搞“联邦制”才能较好地解决民族矛盾。
4.中缅外交国防 2+2,不提执法部门合作,即边境执法合作还是保持目前的状态,边境两国地方政府执法合作模式。
5.完全不提 NCA 这个字眼。这也说明,中国方面已经弄清“全国全面停火协议”与“全国全面停火”两个概念的区别,王毅表态是支持缅甸的和平进程,而至于和平进程的路线选择,则是希望缅甸政府与民地武进行协商。这也意味着,中国今后要求我们去谈判和协商,达成双方认可的新的全国停火协议,而不是再要求缅北民地武去签目前的缅版 NCA。
三、王毅外长与敏昂莱会谈的解读: 1.中国重视与缅甸的关系(但为什么在越南时,中国与与会的 20多个国家举行了单独双边会谈,与昂山素季却没有单独双边会谈?这从侧面也说明缅甸前一时期的表现,中国很是不满意的。)
2.中国重视与缅军的关系,认为缅军是目前缅甸的政治力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极。这也意味着,中国今后在与缅甸的交往中,会在缅甸政府(执政党)与缅军之间,会搞平衡制约,通过对双方的打拉来确保缅甸在政治上不能再像前一时期那样离心中国,去中国化。
3.中国的这个策略,对目前正处于被西方集体封杀不接受其访问交流的焦头烂耳的政治火山上的敏昂莱来说,无疑是个有力的支持,中国的这个态度让敏昂莱很是满意,高兴坏了。
4.王毅外长用“希望缅军成为新时代推动中缅关系发展的生力军”的说法,意思也很清楚,那就是,前一时期及当前,你敏昂莱是中缅关系的阻力军了,得改弦更张。
5.为此,敏昂莱的回应实际上是在对王毅外长表态,a.感谢中国对他不计前嫌的继续支持。b.保证改弦更张。c.答应中国解决解决若开局势问题的三阶段主张。
四、小结: 王毅外长在中国十九大后出访孟加拉和缅甸,从他的讲话可以看出,实际上就是中国目前的对缅政策最新原则,着重在三个方面,一个是若开邦局势问题,二个是缅北和平进程问题,三个是用缅甸军方势力制约缅政府并反过来用缅政府势力制约缅军以确保缅甸不倒向西方。这三个方面的背后,中国对缅的新原则主要是围绕以下 5 点:
1.严防域外势力(包括 ysl)和周边势力(包括印度)进入若开邦和缅北;
2.不支持一些民地武的独立建国政治诉求;
3.不支持缅军通过武力消灭民地武的政策;
4.平衡制约缅甸内部各方势力(缅政府、缅军、民地武、各政党团体),不让任何一方势力再有脱离中国的有效实际动作;
5.加快一带一路在缅甸的全面推进。
2017年11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