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由于发生在若开邦的人道主义危机在国际上已经饱受质疑,但似乎这黑锅却由民盟政府背了,缅甸军方则我行我素,继续其武力征服其他少数民族的道路。在缅北的战火持续激烈之际,缅军在伊洛瓦底省的勃生地区举行了陆海空三军联合军事演习,此次演习规模不小,出动了缅军武器库中的许多先进装备,还邀请了众多媒体前去造势。当然缅军近年来经常都会举行各种演习,此次演习也算是其“例行性”的演习之一,不过仔细观察演习的内容就会发现,此次缅军军演可以说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一般来说举行军事演习或重大军事行动都会有一个代号,此次演习也不例外,但这次军演的名称却颇有意思,英文名称用了“辛标信”,而缅文名称则用了“白象王”。这倒不是缅军不会翻译英文,恰恰是缅军故意为之,要知道历史上缅甸贡榜王朝的第三任君主就是辛标信,而其因为对大清和暹罗的战功有“白象王”的称号。在东南亚的文化中,白象文化犹如中国的鼎文化,其涵义绝不仅仅是一件物品那么简单,而辛标信对缅甸周边强国用兵获得的战功让其当之无愧成为了“白象”的所有者,使得缅甸的侵略扩张再次到达了巅峰,成就了今天缅甸版图的原型。缅甸海军在2015年底下水弦号为F14的大型护卫舰就命名为辛标信号,在此次代号为“辛标信”的演习中自然也参加并作为海上的主力。
缅军本次演习选择了沿海的勃生地区以便开展海军演练部分,不过其演习内容却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陆空配合的阵地夺取和海军单独实施的抢滩登陆,其中都穿插了特种部队的运用。缅军由于具有装备上的优势,因此攻击其他少数民族武装一般都沿公路线进行,在双方不对称作战的情况下,少数民族武装唯有选择依托山区复杂地形与之斗争,于是长期以来缅甸大多数的武装冲突都是在山地展开的。近年来缅军在缅北地区的军事行动中经常遇到阵地战,而缅军最后几乎都是依靠绝对火力优势才夺取了阵地,不过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就让拥有众多现代化装备的缅军开始重新审视这种一战时期就有的作战方式。在此次演习中,模拟的阵地仿造目前在缅北地区常见的工事来构筑,缅军空军多种战机对模拟阵地进行了轰炸,之后再由炮兵进行覆盖炮击,最后才出动步兵进行占领,中间还穿插了特种部队的机降作战。这些手段其实在缅军攻打少数民族武装阵地时都使用过,缅军对阵地战的方式就是杀鸡用牛刀,使用像美军那样的火力推进战术,而背后所需的大量费用则自有人买单。
在海上演习部分的抢滩登陆就简单得多,毕竟在缅甸目前的内战大多在内陆地区,纵观缅甸周边只有孟加拉国这位战略竞争对手才值得当假想敌,不过在目前的形势下双方还只是以军备竞赛为主。本次缅军演习是在国际社会因若开邦人道主义危机的谴责声中、在缅北地区的炮火声中展开的,在军演结束后的第二天,在仰光就举行了一场由支持缅军的数千名民众“自发”开展的集会,缅军缔造的巩发党和其他附庸小政党以及一些政治和尚都参加并演讲,此外一些在缅甸内战中致残的缅军退役军人也有参加。在这次集会上这些人高喊支持缅军的口号,甚至直接挑明诋毁犯下反人类罪行的缅军就是他们的敌人,当然这种颠倒黑白的只是一小撮既得利益者,但也说明缅军集团在目前饱受国际压力,而军事行动又没有太大突破的情况下只能再次高举“大缅族主义”的旗帜,获得右翼分子的支持。
第三次“21世纪彬龙会议”因缅军阻挠还迟迟未能召开,缅军在若开邦的“反恐”又是照猫画虎,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对手来配合,只能时不时弄些破铜烂铁来制造新闻保持热度。但缅军想要的是政治上的超然地位,这就使得这台战争机器不能停下来,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功亏一篑,几十年军政府的成果全部丧失,因此缅军必须制造军事热点。从此次军演中的假想目标来看,缅军的众多先进武器既不是防御来自假想敌的空中打击,也不是抵抗假想敌的地面部队进攻,而是对由简易工事构筑的固定阵地出动飞机、坦克、大炮,甚至还动用特种兵搭乘直升机进行机降作战。由此不难看出,此次缅军军演完全就不是为了防范可能的外部入侵,其挥舞的利剑所指的依然是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内战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