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果梦 于 2020-10-21 12:05 编辑
“田间稻谷黄,秋收正当时”!天气渐凉,转眼又是一年秋收季。如果没有战事,果敢各地如今想必又是一副农忙的秋收景象了吧,地里田间稻谷的清香四处可闻。
记得小时候,最喜爱的便是这稻谷成熟时秋收时节,因为这时候不仅能摆脱吃了大半个雨季的玉米饭,转而吃上香甜可口的新米饭,还能吃到平时轻易吃不到的火烧鱼。 在我们果敢,每到稻谷成熟之时人们都会选择先放干田水再进行收割,因为这样能使田里的泥变得坚硬一些,收割稻谷时脚就不会轻易陷入田里,进而工作效率也能提高。当田水被放干田里只剩下泥巴后,田里的草鱼也会显现出来并且极易捕捉,而我们一大帮无所事事的小孩子最大的乐趣便在于此,人手拿着一个竹篾编制的箩筐,看着在泥里挣扎的小鱼儿,捡得是不亦乐乎。有时还会因为太兴奋不小心碰倒稻谷,却又在大人们来不及责骂之前消失在一片金黄的稻谷丛中。
在将田鱼捡回家后,我们还要缠着大人们将一些做菜之后剩余的小鱼烤来吃,我们称之称为——火烧鱼。
因为不是专门喂养,稻田里捉到的田鱼并不会很大,最大不过成年人的三指宽,一指二指宽者为多数。而能让一我们一帮孩子烤来解馋的鱼一般都是最小的,一指来宽的田鱼在清除内脏后,洒上盐再用筷子套住放入烧得通红的火炭堆里烤,不出一分钟便香味弥漫,引得一众孩子直咽口水。记得我小时候,还总爱坐着小草蹲把住火笼旁最有利的位置,保证鱼一熟就能第一个入口。
不知道是纯天然无公害的原因,还是回忆总是自带滤镜,明明只是简单洒了盐,但总觉得那时候火烧鱼吃起来美味极了,以至于现在回想起来还会口齿生津。
除了能吃以外,“火烧鱼”一词在我们果敢的语境中还是拒绝和否定的代名词,这个词在人们吵架或相互赌气时出镜率特别高,意思等于“没门”、“想得美”或“不可能”等,说的同时手上还要配上一个不怎么雅观的模拟火烧鱼的动作。
至于那么好吃的火烧鱼为什么会被派上这样一个用途,具体原因我一直都没能弄明白,私下里觉得最靠谱的原因可能还与火烧鱼得来容易有关,因为我们在用到“火烧鱼”一词时,还隐隐带有一丝“又不像火烧鱼那么简单”的意思。既能解馋饱肚,还能被用在人们的日常交流用语中,这火烧鱼倒也算是为果敢人做了出不小的贡献了,你们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