骠国
在公元1世纪到10世纪之间,缅甸境内产生过许多由不同民族建立的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是骠国。
骠国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公元1-5世纪)骠国以毗湿奴城(遗址在今马圭县东敦枝镇西约二十公里处)为中心,后期(公元6-9世纪)骠国则以室利差咀罗城(今卑谬东南8公里处)为其国都,作为前后期骠国的联系环节,是汗林(遗址在实阶省瑞波县委勒镇区)。在这漫长的九个世纪中,骠国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关于前期骠国的情况,中国古籍已有一些记载,但十分简单。缅甸考古工作者已经发掘了毗湿奴和汗林古城,这些考古发掘大大丰富了我们对早期骠国的认识。关于后期骠国,缅甸的考古材料和中国古籍的记载都十分丰富。根据这些材料,我们已能勾勒出骠国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
公元前后,缅甸已进入金石并用时代。优越的自然条件,使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地区在金石并用时代就产生了早期国家。骠国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
关于骠国的称号,《新唐书》卷223、列传147下《南蛮阁传》中说,“骠,古朱波也,自号突罗朱,婆国人日徒里拙”。英国著名的缅甸史学家卢斯指出,“骠”是当时骠国以北的中国人(包括南诏)对骠国人的称谓,而突罗朱(徒里拙即突罗朱的变音称谓)则是骠国人的自称,也是骠国国界以南的人们,如孟人和爪哇人对骠国人的称谓。
有关骠国历史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中国史籍。公元4世纪时,晋人常璩的《华阳国志》第四卷已提到“傈”(或“傈越”)。该书中的“傈”即“骠”。晋代魏宏的《南中八郡志》,则已明确提到骠国,说“传闻永昌西南三千里,有骠国。”《后汉书•哀牢夷传》的注文引用晋代郭义恭的《广志》说,“骠国有桐木”。唐代僧道世所撰的《法苑珠林》第36卷也引《广志》说,“艾纳香出漂国(漂、骠同音)”。从这些记载看,至晚在公元4世纪时,中国人已知道缅甸有个骠国。
晋代中国人所知道的骠国很可能就是以毗湿奴城为中心的早期骠国。缅甸考古工作者认为,毗湿奴城的年代是公元1到5世纪。
毗湿奴时期,骠人已经建立了城市。毗湿奴可能是东南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出土文物的碳测定表明,这一遗址大约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城市很大,每边的城墙的建筑材料是砖和泥土,没有明显的护城河遗迹。从这些方面来看,毗湿奴城还是较为原始的早期城市。
在毗湿奴城内发现约有100个古建筑遗址。在城中心稍靠西北的地方,有一个南北长100米,东西宽80米的高地,周围有古砖墙环绕,很可能是当时王官的所在地。在王宫南部,有一个长20米,宽10多米的大砖房,里面设有小房间,很可能是当时大会议厅的遗址。从这一发现看,毗湿奴时期的骠国,可能还没有最后脱离原始部落联盟阶段。
在毗湿奴城还没有发现一件与宗教有关的实物,很可能毗湿奴时期的骠人还没有受到来自印度的宗教影响。与文字有关的实物,也仅找到一颗印章。从印章上的字迹来看,估计是由印度文字演化而来,据此还很难断定骠人是否已经使用文字。这些文化现象也表明,毗湿奴还处于国家发展的最初阶段。
在毗湿奴城也很少发现生产工具。在一座建筑中发现大量陶器残片,说明当时制陶业和农业都已有较高发展水平。其他的出土文物,有与建筑物有关的圆钉、铁条、灰泥块,还有土珠、石珠、料珠等饰物。由此可见,当时的骠人已知道使用铁器,但其饰物还是很原始的。此外,还发现了少量小银币,但尚不清楚是当地铸造的,还是后来从室利差呾罗传入的。
骠人盛行瓮葬,人死后将尸体火化,骨灰装入瓮、罐中。在毗湿奴发现了大量的骨灰瓮、罐。毗湿奴骠人的墓葬习俗,同后来汗林、室利差咀罗时期的骠人,是完全相同的,反映了骠人共同的文化形态。
到汗林时期,骠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缅甸考古学家认为,汗林时期的骠国文化,既与毗湿奴时期有相似之处,又与室利差咀罗时期有密切关系,是联系这两个时期的中介或过渡时期的文化。
汗林时期,骠国的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汗林遗址出土的铁器更多,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铁工具,如铁凿子、扁斧、钳子、刮刀、铁铲、铁链和铁钉等,另一类是武器,有刀、剑、矛头、斧头、箭簇等。出土的铜器有铜镜、铜匕首等。在汗林遗址很少发现金属农具,也许在当时金属还较为珍贵,还没有广泛地使用。相反,在汗林发掘出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石工具,其中有石斧、石环等。可见,石农具在生产活动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汗林时期的商业,也比毗湿奴时期发达,主要反映在出土的货币较毗湿奴时期的更多。汗林周围一带,在耕田犁地时,也往往有骠钱币出土。出土的不仅有汗林当地的钱币,还有来自室利差咀罗的。在室利差咀罗也多次发现汗林钱币。这说明两地有较多的贸易交往。
汗林时期骠文化分布的范围大致为:以汗林为中心,东边越过伊洛瓦底江到达新固、马达牙一带,西边越过钦敦江到阿亚多镇区,南边到达伊洛瓦底江与模河汇流之处的敏巫镇区。
汗林骠人肯定已开始使用文字。早在1904年,就在汗林古城墙外东南角发现一块石碑,上面有两种文字的碑文,一种是骠文,其文字与室利差咀罗石质骨灰罐上的骠文字母形状相似,共两行。每行骠文文字的下面,都用梵文刻着几个字。据考证,其年代为公元4世纪,这是最早的骠文之一。第二块石碑是1929年在第一块石碑出土处的南边发掘到的,碑文共八行字。缅甸考古学家认为,其年代为公元7-8世纪。
在汗林也没有发现能够确凿证明当时居民宗教信仰的出土文物。但出土的一块碑铭,上下两端有浮雕人像,中间刻有骠文,上端雕刻的似乎是神像,很可能佛教或印度教已传入缅甸。
汗林的骠文化,一直延续到公元9世纪。
在室利差哩罗时期,骠国进入了全盛时期。这一时期大约始于公元4世纪。之所以称为室利差咀罗时期,是因为这一时期的骠人在室利差咀罗建立了他们的首都,以此为中心,统治着疆域辽阔的骠国。
室利差咀罗这一名称,始见于中国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该书第十卷三摩咀吒国条说:“从此(三摩咀吒国)东北大海滨山谷中有室利差咀罗”。唐代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第一卷“东裔诸国”注也提到室利差咀罗国。《新唐书》和《旧唐书》则称其为骠国。
根据考古发掘的资料看,室利差咀罗的始建年代,最早不会超过公元2世纪,而其鼎盛时期,则为公元5世纪到公元8世纪。公元9世纪南诏军队侵入,室利差咀罗走向衰落。本书所说的作为骠国发展后期的室利差咀罗时期,为公元5、6世纪之交,到公元9世纪中叶(832年)南诏军队攻陷室利差咀罗。
至少到公元7世纪时,骠国已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旧唐书》第197卷骠国条说:其国境,东西3000里,南北3500里。东邻真腊国(今柬埔寨),西接东天竺(今孟加拉),南尽溟海,北通南诏些乐城(又称乐城、磨些乐城,在今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方国瑜先生认为即在麓川,即今瑞丽)。《新唐书》则说骠国“地长三千里,广五千里”,比《旧唐书》所说的要更大些。综合中国史籍资料中的有关记载,室利差咀罗时期,骠国的疆域东起萨尔温江流域,西接阿拉干和今印度曼尼坡,北与南诏境相邻,南临孟加拉湾。但从缅甸的考古发掘看,骠文化还传播到了今缅甸南端的丹那沙林,和西部的阿拉干地区。在这两个地方都发现骠文化遗迹,在阿拉干还发现了骠文碑铭。
室利差咀罗时期的骠国虽然幅员辽阔,但它似乎并不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而很可能是以室利差咀罗为中心、为霸主的,包括各属国和臣族部落的松散的国家。《新唐书》和《骠国传》说,骠国有18个属国、9座城镇和298个部落。但是,所列举的属国、部落,只有极少数的还能考证出来。
公元8世纪以后,中国云南地方政权南诏的势力向南发展。公元832年(南诏保和九年),南诏攻伐骠国,掠其民3000余人,迁到拓东(今云南昆明)。公元835年,南诏军队又攻入骠国的属国弥臣。此后,骠国的情况很少见于中国的记载。但直到12世纪中叶,骠国的文字仍然为当地居民使用。13世纪中国史籍中还有关于骠人的记载。这很可能因为骠国是一个结构松散的、保持着部落联盟特点的国家。因此,一旦国都被攻破,这个地域辽阔的大国就陷于分裂,各属国和各部落在其自己的地域范围内活动。在此后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骠族逐渐与一些民族融合。
|